标题 | 北京教案 |
范文 | 【热门】北京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京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北京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学会“者、宋”等8个字,会认“范、仲”等8个字,学习多音字“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知道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知道文学创作的实质是要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验诗人创作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者、宋”等8个字,会认“范、仲”等8个字,学习多音字“没”。 2、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图画导入,激起共鸣。 1、多媒体出示图画(波涛汹涌的江面上一叶扁舟起伏)。学生观察图画,说说看到了什么? 2、这是一只在风浪中捕鱼的小船,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生议) 3、宋朝大诗人范仲淹看到这种情景也有许多感触。他把自己的感受通过一首诗表达了出来,这就是——《江上渔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诗人写的这首诗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己读课文,勾画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3、四人小组合作识字,互相检查读生字的情况。 4、指名认读生字,师生共同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5、学生练习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6、学生自己再读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那些地方不太明白? 三、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者、宋、酒、南”,学生观察。 重点指导 “酒”注意第九笔是什么?。 2、学生练习描红,教师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味、鲜、危、险、舟“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的创作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指名读《江上渔者》这首古诗。 3、质疑: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4、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再读读课文吧! 二、读懂文章内容,朗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思考:文章的哪些内容可以解释诗句的意思 2、学生边读边勾画有关句子。 3、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江山往来者,但爱舻鱼美。“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的肉嫩味鲜。”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渔船像一片树叶,随风浪起伏。一会儿被打入浪尖,一会儿被卷入浪谷。人们都知道,这些渔民是多么艰辛,捕鱼是多么危险啊!” 4、由此范仲淹想到什么,你想到什么? 5、带着自己的体会练习吟诵古诗《江上渔者》。 6、练习背诵古诗。 三、从课文中,你还读懂了什么? 1、渔民捕鱼的艰辛和危险。 2、诗人对捕鱼的人的同情。 四、练习书写。 1、出示生字“客、涛、汹、君”,学生观察字形,想一想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重点指导:“涛”的笔顺 3、学生练习描红,写字,教师个别辅导。 4、作业练习。 (一)抄写背诵古诗,用书中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说说本体和喻体各是什么?在仿写一个比喻句。 (三)用下面的词语写句子。 一会儿……一会儿…… 一边……一边…… 北京教案 篇2【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在了解北大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⑵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⑶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材料的展示,让学生了解蔡元培的生平和思想。 ⑵通过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⑶组织学生分组研讨,深入体会作者所提三点期望的现实意义。 ⑷通过知识拓展和课外延伸,激励学生了解北大、向往北大,树立远大理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 ⑴引导学生体味蔡元培先生在演讲中洋溢的强烈情感,品读其对学子们的谆谆教诲,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⑵通过参与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树立正确人生观。 【教学重点】 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图片引入 (今日北京大学校门图。) 二、演讲辞的文体特点 三、作者简介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先号民友,后号孑民,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家,中国近代学术与教育的奠基者。 四、创作背景 1、蔡元培就任校长前的北京大学概况 2、蔡元培的改革措施 五、课文 FLASH 动画朗读 要求学生注意字词,理顺课文思路 六、课文讲解 1、字词梳理。 2、课文讲解: ⑴开场白导读。 在本段中作者讲了些什么?此种开场白具有什么特点? ⑵三点期望: ①抱定宗旨: A、学生自读并思考:第二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希望? B、当时北京大学的现状如何?请找出相关语句。 C、请大家读一读文中作者的谆谆教诲,体会作者的感情。 ②砥砺德行: A、蔡先生在第二点希望中着眼于学生的哪一方面? B、先生为何要求北大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品读相关语句) ③敬师爱友: A、学生齐读 B、找出文中描写当时北大师生关系的句子。 C、在演讲中,蔡先生还强调同学间应怎样?他还举了一个什么例子,有何目的? ④结束语: 在结束语中,蔡先生还讲了什么? ⑷课文小结: ①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②在结构上,这篇演讲辞思路非常清晰 ③在语言上,本文用浅显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 ⑸课堂讨论: 在这篇演讲中,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子提出了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的期望,请结合我们自身实际,谈谈这三点期望对你的启发。 七、图片展 1、北京大学图书馆 2、百年纪念堂 3、莘莘学子图 4、未名湖畔 5、北大操场之一 八、课外延伸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意义上的大学,你了解它的历史以及蔡元培先生的办学方针了吗?请同学们课外搜集有关资料,由语文兴趣小组主持,以我所了解的北大为主题,办一期墙报。 北京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会认幕、临等15个生字,会写烁、煌、辉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重点词句感受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运用。 2、感受北京夜景的美。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我爱北京天安门》。 一、联系旧知识,导入新课 1、播放白天北京风光。 2、当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北京就亮起来。(板题)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 1、师范读全文,课件同步展示相关画面。 2、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是啊,北京的夜是迷人的!课文《北京亮起来了》就是我们描述了这样的景象,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4、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 5、同学人们都读得很认真,生字词都会读了吗?谁来当小老师带读? 小老师读对了,我们跟着他读一遍。 6、如果老师把音节去掉,你们还能准确地读出它们来吗? 7、现在只剩下生字了,我们来玩个点灯游戏吧。请小组开火车读,每读对一个生字就能点亮一盏灯,想玩吗? 三、初读课文,感知美 1、生字读准确了,相信能把课文读得更流畅: 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老师有个要求,请同学边读边思考:你发现北京哪些地方亮起来了,用笔在课文里作上记号。 2、同学们读书的时候,能动口、动脑又动手,这真是读书的好习惯。 细心的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课文用了一个词,很形象地告诉我们,这时候的北京城天已经黑了? 3、句式: 每当夜幕降临,北京的( )亮起来了。 每当夜幕降临,北京的哪些地方亮起来了?你能象这样说一说吗? 4、这么多的地方都亮起来了,让我们感受到整个北京城变成了? ──(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5、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你来到这个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你会说什么呢? 6、请你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全班齐读) 四、精读课文,感悟美 1、北京亮起来了,你想先去哪个地方看夜景呢? 2、老师有个建议,长安街是北京的心脏,我们先去长安街看看,好吗? 3、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从哪些词语看出长安街亮起来了? 4、感受描写亮的词语,相机指导朗读。 5、带着新的发现新的感受再读第二自然段。 五、写字 1、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长安街明亮的夜景,还学了到和明亮有关的词语,现在我们来写写和明亮有关的字。(烁、辉、煌) 2、写字之前得先仔细观察,你们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还有什么地方是你们特别想提醒的吗? 3、有哪个字,你认为很难写,想让老师在黑板上写一写? 4、请同学们注意刚才的提醒,把这些字在四字格各写一遍。 六、拓展练习 1、结合一两个城市的夜景图片,用以下词语说话,看谁说得多: 词语:夜幕降临、华灯高照、川流不息、从天而降 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2、师小结。 北京教案 篇4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和略写的好处。 重点难点: 1、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2、难点:学习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师准备老北京过春节的有关图片,资料等 2、学生搜集、整理并熟悉春节的来历、传说、习俗等图片,资料 3、生认真预习并完成好本课的导学稿 4、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难忘的寒假生活 二、学习“单元导读”,导入新课 1、组织学习“单元导读”,了解本组主题、学习目标。 2、师谈话导入:“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那么,关于春节的来历、传说、习俗,你又知道多少呢? 3、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春节的资料。 4、师小结学生发言导入、揭示并板书课题。 三、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文中重难点词语(含生字表中要掌握的生字新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重点引导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理解新词的方法。) 2、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并说说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北京的春节的“热闹、忙碌、喜庆、团圆……”) 四、合作探究,品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生默读课文,完善导学稿,做好小组内交流的准备。 (自学内容以导学稿为蓝本,要求学生课前充分自学完成) 2、小组内讨论、交流,确定中心发言人和汇报形式。 3、小组代表全班展示交流: (1)、课文按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过春节的?重点写了哪些日子人们的活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引导归纳:点面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2)、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描写,展示朗读。 (重在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五、拓展对比,感受写作特点 1、认真阅读文后“阅读链接”,思考在写法上与《北京的春节》与何不同。 2、小组内交流后全班汇报,相机点拨学生从文章的结构、表达的情感、语言的特色等方面来体会。 3、师小结并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 课堂小练笔:运用自己学到的表达方法,写一写自己过春节的情景。 (若时间充足可展示部分学生已完成的练笔作业) 布置作业: 1、继续完成小练笔的作业 2、读《理想的风筝》中第51到65页文章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 ——独特的民俗文化 热闹、忙碌、喜庆、团圆…… 点面结合 重点突出 详略得当 主次分明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