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学设计方案 |
范文 |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6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1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学生的学习参与面,减小差距。努力作好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中,下文将准备了初中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数学教研提倡严谨、科学、务实,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教材目标及要求: 1、因式分解的重点是因式分解的四种基本方法,难点是灵活应用这四种方法。 2、分式的重点是分式的四则运算,难点是分式四则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3、数的开方的重点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要领及求法,难点是算术根与实数的概念。 4、二次根式的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难点是正确理解和运用公式 5、三角形的重点是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难点是推理入门。 6、四边形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中心对称。 7、相似形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及平行线段之间比的相等关系。 三、教学措施: 1、加强教学技能,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等不尽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2、主动理性学习洋思教学经验,打造高效课堂。 3、改革作业结构减轻学生负担。将学生按学习能力分成几个层次,使每类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4、课后辅导实行动态分层,及时辅导。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约13课时2。23—3。8 第二章《分解因式》约6课时3。9————3。16 第三章《分式》分式约10课时3。17———3。30 第四章《相似图形》期中考试约20课时3。31———5。12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约7课时5。12———5。26 第六章《证明一》你能肯定吗约9课时5。26———6。15。 期末复习约9课时6。16———7月 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读拼音写出汉字。 2、能区别同音字、形近字,并组成词语。 3、根据例句把句子写具体,会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能看图把每幅图意补写完整。 重点: 音近字、形近字的比较练习,懂得如何把句子写具体以及怎样修改错句。 难点: 修改错句和看图补写句子。 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教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读拼音写出汉字。 2、能区别同音字、形近字,并组成词语。 3、根据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读拼音写字 1、自己拼读音节,指名拼,评议正音 2、填写, 3、指名板书,校对 4、同桌批改 二、区别形近字、同音字 1、自由说说每组两个字在音形义上有哪些不同,哪些相同或相近。 2、给每个字口头组词 3、划去不能搭配的字 4、校对 三、比一比,在组词 1、自己比较每组字的相同点、不同点 2、反馈,得出结论: 下面一行字是上面一行字加偏旁而来的,说说这个偏旁与字的意思有什么联系? 3、口头组词 4、书面完成,同桌交换批改。 四、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1、读例句,比较句子,你认为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具体在哪里?。 2、指名说, 3、口头填空,自由说——指名说,评议 4、书面完成 5、小结:我们把句子写具体可以在“什么”的前面加上“怎么样”的词语。 五、作业: 作业1——4 第二教时 课时目标: 1、会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2、能看图把每幅图意补写完整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写本单元词语 二、读一读,把句子写下来 1、读第一句,理解题意 明白每一行都是按字——词——句的顺序排列的 2、学习第一句 a、读一读 b、说说“明亮”是有哪几个字组成的,“明亮”是什么意思?它在句子中说明什么? c、抄写第一句。 3、按学习第一句的方法学习二、三句。 三、说说下面几句话错在哪里,改正后写下来 1、读三句话,想想错在哪里 2、指名说,错在哪里,为什么是错的,正确的应该怎么说? 3、反馈: 第一句:把“春天”改成“夏天”,或把“荷花”改成“桃花” 第二句:删去“和白杨树”,在“梨树”前加个“和” 第三句:删去“月亮和” 4、书面完成 四、看图,把每幅图下面的话补写完整 1、读题,了解题意,明确要求 2、仔细看图,看懂图意 3、想想每句话应补写什么,才能连成一段完整的话。 4、补写 地方飞过海酿母菌,没,那么点忐忑后飞过海发挥 5、交流反馈 五、作业: 作业本作业5——7 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生活环境中的鸟类的不同形态结构特点,从而理解鸟类的多样性。 2.了解鸟类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本地区当前鸟类资源的现状,从而能够自觉地保护鸟类。 3.学习观察鸟类,保护鸟类的方法,从而培养自觉保护鸟类的情感和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理解鸟类的多样性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今生物教育和解决当今环保等难题的世界性问题,使学生从小树立保护物种多样性的观点是生物教师在自己教学工作中义不容辞的责任。本节鸟类多样性是学习、理解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典型材料,是学生获得生物多样性观点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应该提高认识,认真研究教材,并注意收集本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材料,丰富深化本节课的教学。 然而,尤其在城区,很多地方鸟类活动少,而且它们远离人群,学生难以真切、全面地观察、了解鸟类,使学生缺乏感性经验。使之又成为难点。 本节选择了鸟类中猛禽的代表猫头鹰、鸣禽的代表大山雀、游禽的代表野鸭、走禽的代表鸵鸟、涉禽的代表丹顶鹤展开学习,是较全面了解鸟类多样性的材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结合看录像、参观动物园中的鸟馆、参观百鸟园、组织野外观鸟等活动,让学生真正去亲近鸟、观察鸟、研究鸟,在此基础上,开展关于鸟类多样性中一些问题的讨论,才能完成这一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设计 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1课时 二、教学过程 千百万年来,人类与鸟类共同在地球上生活,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关系,鸟类卓越的飞翔能力、艳丽的色彩、动听的歌喉、奇妙的本能行为,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科学的启示。 我国鸟类资源丰富,鸟类种数在世界上居于第4位。巴西有20xx种,秘鲁有1678种,哥伦比亚有1567种,我国有1253种。 本节课是用更大的视角研究不同种类的鸟类。 1.对几类生态类群鸟类代表的研究 本节课前,组织学生参观百鸟园、参观动物园中的鸟馆,有条件的学校组织野外观鸟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在参观前,教师应准备观察报告,以指导学生在参观中的观察活动。进行野外观鸟前,教师应向学生讲解野外观鸟方法。 本节课在课前观察的基础上,可采用师生共同探讨鸟类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特点相适应的问题,尤其注意各生态类群鸟类的喙和足的特点。课前还可以播映几种典型鸟类的录像。 2.保护和招引益鸟 研究鸟是为了保护鸟、利用鸟,在学习益鸟的保护和招引一节之前,教师应尽可能掌握本地区鸟类资源的现状、本地区当前保护鸟类的措施等资料,也可组织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调查,与本地区鸟类专家座谈,查找有关的鸟类资料等。 课上师生共同讨论保护鸟类的若干问题,如本地区鸟类资源现状,本地区为保护鸟类做了什么工作?还应做哪些工作等。 最后可以组织全班写一个给全校或给附近社区居民的倡议书,进一步宣传爱鸟、护鸟知识,动员更多的人行动起来。 小资料 野外观鸟 观鸟前的准备 一架筒望远镜(6×——10×),有条件还可准备一架高倍望远镜(20×左右);一本本地区的鸟类图鉴;一个小笔记本和铅笔。 衣服、鞋帽要得体,穿着舒适便于活动,要穿长衣、长裤和高帮鞋。另外,在自然界观鸟时,穿戴的颜色应与环境相适应,特别是不要穿戴红、黄、橙、粉红和白色的衣帽,因为大多数鸟类对这样鲜亮的颜色非常敏感,不愿靠近,这就影响了观鸟的效果。 观鸟的时间 应与鸟类的活动规律相适应。从一天看,多数鸟类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比较活跃,鸣叫、取食等活动频繁,所以一天中最佳观鸟时间在清晨和傍晚。 在不同的季节里,秋季和春季能看到更多种类和更大数量的鸟,因为在我国,特别是东部地区,是许多候鸟迁徙所经过的路线。留鸟在一年四季中都可观察;观察当地的夏候鸟就应在夏季观察,冬候鸟则应在冬季。 观鸟地点 每种鸟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适应各自所需的环境条件。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就会观察到下同种类的鸟,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住所附近、学校、工作单位及城市公园都可以观察到鸟。 你如果想观察雁、鸭和鹭类等游禽和涉禽,就应选择到湿地去,也就是到海滨、滩涂、湖泊、河流、沼泽、稻田等环境中去观察。 若要观察林鸟就要到林区去,特别是山地林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和植被类型的不同,可以看到不同种类的鸟。 观鸟的方式 一般在野外观鸟,有行进中观鸟和静止在某一地点观鸟两种方式。 鸟类的野外识别 1.根据形态特征识别鸟类 (1)身体的大小和形状 包括体长、体重、形体特点等。 (2)嘴和后肢的形态 许多鸟类的嘴型有明显的特征,如鹤、鹳、鹭、啄木鸟等,嘴长而直;戴胜、太阳鸟等的嘴长而弯曲;夜鹰、雨燕、家燕类等的嘴型扁而阔等。后肢的形态对于鉴别鸟类也十分重要,但在野外观察时往往受到限制。 (3)翅型和尾型 翅大致分为尖形、圆形、方形等类型;尾的形态可分为平尾、圆尾、凸尾、尖尾、凹尾、叉尾等 (4)羽色 首先要注意鸟体的主要颜色,然后尽量快速准确地注意头、颈、尾、翅、胸、腹、腰等部位的颜色,并注意抓住一两点最突出的特征。 2.根据行为特征识别鸟类 (1)根据飞翔与停落时的姿态(如图)。 (2)根据叫声; (3)根据生活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鸟类保护名单(草案) 一类保护鸟:白鹳、黑鹳、朱鹳、彩鹮、黑鹮、白鹮、中华沙秋鸭、白肩雕、白尾海雕、褐马鸡、棕尾虹雉、绿尾虹雉、白尾梢虹雉、蓝鹇、白颈长尾雉、黑颈长尾雉、黑长尾雉、灰腹角雉、黄腹角雉、黑头角雉、赤颈鹤、丹顶鹤、白鹤、白头鹤、黑颈鹤、棕颈无盔犀鸟、冠斑犀鸟、双角犀鸟。 二类保护鸟:白额雁、红胸黑雁、白琵鹭、鸳鸯、天鹅、瘤鸭、白冠长尾雉、红胸角雉、红腹角雉、小杓鹬、小青脚鹬、松鸡、铜鸡(白腹锦鸡)、金鸡(红腹锦鸡)、蓝马鸡、棕头鸥、遗鸥、白鹇、绿孔雀、孔雀雉、高山雪鸡、蓑羽鹤、蓝翅八色鸫、黑琴鸡、花尾楱鸡、血雉、勺鸡、灰鹤、大鸨、小鸨、鹦鹉(国内所有种)、猛禽(国内隼形目、鸮形目所有种)。 世界各国已选定的国鸟 澳大利亚-琴鸟、奥地利-家燕、比利时-红隼、斯里兰卡-黑尾原鸡、丹麦-云雀、爱沙尼亚-家燕、德国-白鹳、英国-欧亚鸲、危地马拉-凤尾绿咬鹃、冰岛-白隼、印度-蓝孔雀、萨尔瓦多-砺鹬、日本-绿雉、卢森堡-戴胜、荷兰-白琵鹭、挪威-河鸟、南非(阿扎尼亚)-蓝鹤、瑞典-乌鸫、美国-白头海雕、委内瑞拉-拟椋鸟、缅甸-孔雀、毛里求斯-多多鸟、乌干达-皇冠鸟、伊拉克-雄鹰、新西兰-天翼鸟、爱尔兰-砺鹬、墨西哥-长脚鹰、法国-公鸡、巴哈马-红鹤、多米尼加-鹦鹉、巴巴多斯-鹈鹕、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蜂鸟、厄瓜多尔-大秃鹰、智利-山鹰、波兰-雄鹰、赞比亚-雄鹰、津巴布韦-津巴布韦鸟、肯尼亚-雄鹰、阿根廷-棕灶鸟、巴布亚新几内亚-极乐鸟。 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5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以及预习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关于老舍养花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花草能装点自然,美化生活。人们都爱赏花,有的人更爱养花。哪些同学自己养过花,把你养花的'感受说一说。养花是件非常有乐趣的事,今天,我们学习《养花》,看看老舍先生对养花有哪些独到的感受。 二、介绍写作背景。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 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老舍旅美时得了“腰脊骨软组织粘连”,动了手术。后来在回国途中,病情加重,到香港已不能走动,只好留在香港。到北京后,一直留下了“坐骨神经痛”症——即课文中说的“腿病”。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兴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别爱养菊花,经常与爱养花的朋友互相交谈,致使花的品种达到100多种。大风、暴雨来临,全家就抢救花草。到了群花盛开的时候,老舍先生总是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的。 三、验收预习第一项,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出示预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勾画出生词及其他不理解的地方,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把易读错的字音和难写的生字记在预习本上,并想办法记住它。 (2)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搜集有关老舍及老舍养花的资料。 1、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验收预习第一项。 过程:4人小组学习,由小组长负责组织轮读课文,互相倾听,汇集预习中读音、生字词问题,并互助解决,解决不了的由组长负责记录在预习本中。 2、全班交流自学成果与遗留问题。 a、教师出示整理的本课生字词和易读错的词语 计较、门道、昙花、菊秧、大雨倾盆、狂风暴雨、奇花异草、三年五载、秉烛夜游、有益身心、胜于吃药、置之不理、自生自灭 (注意矫正计较的“较”、昙花的“昙”倾盆大雨的“倾”的读音。) b.说说自己弄懂了哪些词语。 (注意弄懂“计较、门道、秉烛夜游、置之不理、三年五载”的意思。) 四、验收预习第二项,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大意。 1.指生按自然段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给每一自然段列一个小标题。)思考:作者围绕养花讲了哪些内容? (为什么养花;养什么花;养花要摸门道;养花有益身心;养花使人喜悦;养花使人伤心;养花的乐趣。) 2.谈谈自己已经读懂了什么? 预设: (1)老舍先生养的都是好种易活的花。 (2)养花很辛苦。 (3)养花能增长知识。 3.提出不懂的问题。 预设: (1)“花草自己会奋斗”是什么意思? (2)养花其实很辛苦,而老舍先生为什么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养花到底有哪些乐趣?) 五、布置作业 1.摘抄体现作者爱花的句子。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瞄准感觉。 从课文中,我们感觉到,花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缤纷的色彩,给了我们丰富而敏锐的感受。自古以来,诗人作家写花的很多,不同的诗人和作家对花的感觉也不一样。我们已经初读了《养花》这篇课文,知道著名作家老舍正因为爱花,所以才养花。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大作家的业余生活,去尽情体味一下老舍先生养花到底有哪些乐趣?(板书:养花 ——乐趣 ) 二、深入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出示中心话题: 老舍从养花中获得了哪些乐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结合中心话题自己默读、感悟。 2.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讨论疑点。 3.全班汇报。 采取一人发言,其他人补充及教师点拨的形式。 预设:着重理解以下内容: (l)“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可以体会出作者爱花,确实把养花当成了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情感。) (2)作者养的花没有奇花异草,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这句话中“自己会奋斗”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指有些花草不怎么选择天气,不怎么需要养花技术,就能自己生长。作者爱花,养花,不是为了研究和试验,而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乐趣。所以作者“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 (3)作者养花,不是对花“置之不理”,而是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地关心它们。(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花有感情。作者在照管花的过程中,摸出了一些规律,增长了知识,从中得到了乐趣。) (4)“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这是作者学会养花后的自豪之情的流露,这就是乐趣。) (5)如此循环,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如此循环”指“像这样循环”。指作者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这句话是说养花付出的劳动可以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调节,对身体和精神都有好处,比吃药效果还要好。在辛苦中了解了劳动的意义,得到了乐趣。表达了作者热爱劳动的感情。) 这里有两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a.作者为什么说得感谢它们?(因为养花,作者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了调节,消除了久坐或久站带来的腿部不适,代替了吃药,自然身体好,心里更高兴,这就是“有益身心”的意思。) b.作者两次使用“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你认为作者是在抱怨养花劳累吗?为什么?(作者不但没有抱怨养花的劳累,反而从辛苦中体会到了乐趣。“这多么有意思呀!”这就是作者劳累后的感受,这是苦中有乐,是劳动带来的快乐。) (6)、投影出示句子: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a.让学生不改变意思,换一种说法:(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b.这句话说明什么道理?(劳动可以创造一切;幸福生活是劳动创造出来的;人活着,就应该劳动。) c.补充空白,强化感觉。 师:a、老舍在劳动中发现了真理,其实我们还可以从他的文中 发现不少真理,继续读下去,你也会发现不少真理的。 不劳动,就( ),这也是真理。 b、你的生活中也有不少真理,联系你的生活说说: 不劳动,就( ),这也是真理。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7)作者养花能得到别人的赞赏,并与朋友分享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这也是养花给作者带来的乐趣。 (8)菊秧遭灾,不怪暴雨,也不抱怨邻家,只是自己默默承受。说明作者宽厚待人。当花受到摧残时,养花的人难免忧伤,这说明作者对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伤心中表现了作者爱花、惜花之情。 (9)从小猫上房看出了院子里的花草很多。菊秧有“三百棵”,“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棵”。 还养着昙花…… 说明:老舍养的花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种多。“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些都说明老舍的花养得很好。对养花充满了乐趣。 (10)养花的乐趣,归结起来就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 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作者从养花中得到这些乐趣。正说明作者爱劳动、爱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此段并随机板书: 有喜有忧 有笑有泪 有花有果 有香有色 热爱劳动 热爱生活 即须劳动 又长见识 小结:作者通过养花,掌握了养花的门道,在他眼里,花草就像孩子一样需要呵护,这足以看出他对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热爱。走近自然,珍惜自然,关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正是我们所提倡的。 三、回顾全篇,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养花的乐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向生活延展。 a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养花的新认识。 b、从《养花》中,你对老舍有什么了解? (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探求知识,积极奋斗。) 3、 向课外拓展。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