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奥尔夫音乐教案 |
范文 | 奥尔夫音乐教案(精选4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奥尔夫音乐教案(精选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奥尔夫音乐教案(精选4篇)1活动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蜻蜓纸偶及教师范唱,熟悉歌曲的旋律和理解记忆歌词。 1、情感态度目标:愿意大声跟唱,体验飞行游戏带来的快乐,通过飞行游戏(咻~停)感受节奏及音乐中的进行和停止。 (三)能力目标:通过反复的欣赏和吟唱,能基本的学会歌唱《花花绿绿的蜻蜓》通过观察和模仿老师的动作知道每句歌词相对应的动作,在进行歌唱时能够根据动作想起歌词。 重点难点 重点:熟悉旋律和歌词,并学会歌唱歌曲。 难点:能用飞行游戏,较好的去表现音乐的进行和停止(咻~停)。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知道蜻蜓是一种能够飞行的昆虫。 (二)物质准备: 1、教具:较大蜻蜓纸偶(1个);老鼠按钟(三个:mi、sol、la);hello歌、花花绿绿的蜻蜓、收发乐器、再见歌音乐。 2、学具:蜻蜓手偶(数量大于幼儿人数);蜻蜓翅膀(3个);手摇铃(数量大于幼儿人数)。 3、环境准备:奥尔夫音乐教室;坐垫围圆圈(幼儿与教师盘腿围圈而坐);音响。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hello歌(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二)音感练耳(老鼠按钟)。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个好朋友,它们会是谁呢?(出示三个老鼠按钟)它的名字叫做老鼠按钟(教师有节奏的说出,再用手势示意幼儿说出)。 幼:它的名字叫做老鼠按钟。 师:听听它的声音(教师按照mi sol la的顺序按响老鼠按钟)它要教小朋友们几个动作,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教师一一展示每一个老鼠按钟相对应的动作并带领幼儿练习,边唱边做出相应动作mi:小手摸眉毛sol:小手举起来la:小手拉一拉)现在呀,我们的小朋友都学会了,老鼠按钟告诉老师说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了(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带领幼儿进行音感练耳游戏: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并且不发出声音,听到哪一个老鼠按钟的声音便做出相应的动作,教师从mi到la的顺序按一次再从la到mi的顺序按一次,幼儿做动作,在两次中按最后一个音时让幼儿保持动作不变,睁开眼睛看着老师再按一次,进行动作确认)好了,老鼠按钟说它玩累了需要回去休息,我们一起跟它说再见吧。 幼:老鼠按钟再见(教师收回老鼠按钟)。 (三)倾听音乐 1、导入:故事导入,介绍朋友蜻蜓,通过蜻蜓纸偶让幼儿观察蜻蜓的外貌特征,教师用歌词语言进行总结,幼儿熟悉歌词内容初步理解记忆歌词。 师:老师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里边老师来到了一条小河边,老师正在玩耍的时候啊,身边来了一位朋友,老师一看!诶,这个朋友长着长尾巴、圆圆的眼睛还有一双好长的翅膀!它会是谁呢? 幼1:小鸟!幼2:蝴蝶! 师:(教师出示蜻蜓纸偶)有没有认识的(幼:蜻蜓!)原来是我们美丽的蜻蜓呀,你们看它有什么?(教师根据歌词内容利用蜻蜓纸偶,引导幼儿说出蜻蜓的外貌特征)。 幼:长尾巴!。 师:还有?(用手在蜻蜓纸偶的眼睛上画圆)幼:圆圆的眼睛! (用以上相同办法,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 师:它呀对老师说想跟老师一起玩,带老师去它的蜻蜓世界飞一飞,你们想知道蜻蜓是带着老师怎样飞到它的蜻蜓世界的`吗? 幼:坐在蜻蜓身上飞的! 师:那到底怎样飞的呢,我们跟着好听的音乐一起来飞一次吧! 2、播放音乐:幼儿欣赏音乐,熟悉旋律和律动,加深对歌词的记忆。 师:(播放音乐,音乐分两段,先放A段,教师跟着音乐坐着边唱边做动作,音乐无歌词时开始飞停(老师自己配音“咻~停”)前两次飞停到自己身上,后两次站起来飞停到小朋友身上与小朋友互动,再站着边唱边做动作一次结束)。 (四)感受音乐。 1、分发蜻蜓手偶,请幼儿站立,播放整首音乐,引导幼儿一起边唱边做相应动作,音乐A段中无歌词部分(“咻~停”)站在原位停到自己身上或其他小朋友的身上,B段中无歌词部分(“咻~停”)开始在教室自由飞停。 师:蜻蜓是带着老师怎样飞到蜻蜓世界的呀(引导幼儿说出“咻~停”并做出相应动作)飞到目的地之后呀!老师都被花花绿绿的蜻蜓世界美的惊呆了!(教师反问幼儿什么样的蜻蜓世界?引导幼儿说出“花花绿绿的蜻蜓世界”)小朋友已经知道蜻蜓是怎么飞的的了,那你们想去花花绿绿的蜻蜓世界看一看吗?。 幼:想! 师:老师邀请了蜻蜓来和我们的小朋友一起玩(分发手偶,让幼儿把手偶戴到手指上,请幼儿站立,播放整首音乐,引导幼儿一起边唱边做相应动作,音乐第一段中的“咻~停”停到自己身上或其他小朋友的身上,第二段中的“咻~停”开始在教室自由飞停)让我们张开翅膀翩翩飞舞吧! 2、分组进行飞行游戏:将幼儿分为三组,每组由队长来带领飞和停,队长怎么飞停,队员就怎么飞停(队长需带上蜻蜓翅膀) 师:我们有太多的小朋友和蜻蜓了,老师怕你们飞丢了!想要安全的飞到我们花花绿绿的蜻蜓世界呀,需要有队长来带着我们飞(请三名幼儿戴上蜻蜓翅膀当队长)请我们的小朋友飞到队长身后去吧!(幼儿自主选择队长) 师:待会呀,你们的队长是怎么飞的,后面的队员就要跟着怎么飞(教师做动作进行示范)你们的队长怎么停的,后面的队员就跟着怎么停(教师示范)我们看看是哪一队先飞到我们的蜻蜓世界!(播放整首音乐,幼儿边唱边做动作,飞停时跟着队长) (五)表现音乐:利用乐器手摇铃(飞时进行,造型停止) 师:(引导幼儿放好手偶和翅膀)今天还有一位朋友想要和我们一起飞一飞(出示手摇铃并向幼儿介绍)它的名字叫做手摇铃(用手势示意幼儿重复) 幼:它的名字叫做手摇铃 师:你们看它像什么呀?(让幼儿观察手摇铃)。 幼1:皇冠! 幼2:项链! 师:(播放收发乐器音乐,幼儿传递乐器)现在我们跟着好听的音乐,带着乐器朋友一起飞一次吧(播放音乐,幼儿带着乐器自由飞,结束后播放收发乐器音乐引导幼儿收乐器)。 (六)再见歌(幼儿调整位置、坐姿,跟随老师一起边唱边做律动)。 师:我们今天跟着蜻蜓朋友飞了那么久!还去参观了漂亮的花花绿绿的蜻蜓世界!现在到了该和它们说再见的时候啦!(播放再见歌,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律动)。 活动总结 (一)整个活动过程中,都是紧紧围绕活动目标来的,活动过程的环节从并列关系再到递进关系,比较适合中班幼儿。 (二)通过此次活动,幼儿基本能达到目标,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基本能歌唱《花花绿绿的蜻蜓》,在老师的语言提示下,能较好地去表现音乐中的进行和停止。 (三)整个活动幼幼互动(飞停游戏)比较多,让幼儿体验到了与同伴交流玩耍的快乐。 (四)教室空间有限,幼儿飞停游戏玩的不尽兴,如果活动实施当天天气较好,还可带领幼儿去操场进行飞停游戏。 (五)在飞停时,幼儿比较依赖教师的语言提醒(教师配音“咻~停”)应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感知音乐中无歌词部分的长短,以及可以“咻~停”几次,让幼儿在飞停游戏过程中能够自己独立表现进行和停止。 奥尔夫音乐教案(精选4篇)2活动目标: 1、感受ABACA的回旋曲曲式; 2、在情境中感受、辨认主题音乐,感受古典音乐的优美旋律; 3、尝试多种乐器合奏,感知多种乐器的音效。 活动准备: 农夫、小鸟、小鱼流水、雷电图片;响棒、手摇铃、沙锤、铃鼓、三角铁;配套音乐CD和挂图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春天来了,所有的小动物都来迎接春天的到来!(教师出示图片,根据图片讲故事,感受春天的情境) 二、感受回旋曲曲式 1、初步感受音乐 师:春天的到来大家都很开心,连森林里都想起来春天的声音……(教师播放音乐,随音乐出示不同动物的图片) 师:刚才有哪些小动物来庆祝春天的到来了? 2、随故事情景感受音乐曲式 (1)肢体动作创编 师:小动物们看到春天来了都做了点什么漂亮的动作?你们来做一下试试…… (2)教师播放音乐,随音乐讲故事,伴随肢体动作。 3、角色扮演——辨别主题、感受情境 (1)教师和幼儿合作扮演 农夫:学农夫耕田和播种 小鸟:学小鸟捉虫、戏水、梳理羽毛、飞翔、玩耍 小鱼流水:学流水中的小鱼戏水 打雷闪电:用手抱住头或两人相拥 (2)幼儿自主扮演 三、乐器合奏——分析曲式 1、感受乐器音响效果 师:今天哪些乐器宝宝来了? (教师分别演奏各种乐器,让幼儿感受不同乐器的音响效果,了解乐器音响之间的区别) 师:你们来听一听,今天来的乐器宝宝像什么声音? (教师一一演奏乐器,请幼儿猜想乐器和动物形象的配对) 2、教师示范乐器操作 教师播放音乐,随音乐变化操作各种乐器。注重乐器的正确操作姿势。 3、幼儿分组操作 四、导出活动 ——律动结束 奥尔夫音乐教案(精选4篇)3活动目标: 1、听辨声音的长、短。 2、让幼儿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3、会用肢体语言或乐器,表现声音的长短变化,体验声音游戏的乐趣。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1、音乐:《有趣的声音》、《火车开啦》。 2、图谱。 3、乐器。 活动过程: 一、声音游戏。 1、在音乐《火车开啦》中,和幼儿玩"开火车"游戏,让幼儿说说:到站时,听到了什么声音?火车开动时是什么声音?说出哪个声音长(短)? 有哪些小动物来了?让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然后模仿叫声及动作。如:。 (小小猫;喵-小狗:汪汪汪汪)让幼儿说出谁的声音长(短)? 小羊:咩-咩-小鸡:叽叽叽叽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都听到过哪些声音?并模仿,知道谁的声音长(短)? (启发:动物园里、大街上、厨房里、天空中——4——5人) 二、肢体游戏。 1、听音乐《有趣的声音》,鼓励幼儿模仿音效,让幼儿说出听到了哪些声音,哪个声音长?哪个声音短? 2、小结:我们生活中的声音,有长也有短,老师用一根长纸条表示长音,如:喵-;把这根长纸条剪成两段,就变成两个短音,如:汪汪;出示纸条,让幼儿形象理解。 3、启发幼儿用肢体表现长短不同的声音,如:长音,伸长手臂;短音时,握拳手臂收回。 4、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演奏声音的长短节奏。如:拍手、踏脚、摇头——-- 三、节奏游戏。 1、认识乐器:三角铁、木鱼,知道名称和用法。 2、让幼儿用自己手里的乐器敲出声音,说出是长音还是短音。 3、出示节奏谱《不一样的声音》,A组幼儿用三角铁演奏长音,B组幼儿用身体动作(拍手、踏脚——-)演奏短音。然后B组幼儿用木鱼演奏短音,A组幼儿用身体动作(踏脚、开枪、敲鼓——)演奏短音。 4、A、B组看图谱分段演奏。 四、活动小结。 我们周围有许多长短不同的声音,音乐就是由很多长短不同声音组成的。开火车出教室,去寻找外面不一样的声音。 奥尔夫音乐教案(精选4篇)4活动目标: 1、 通过律动游戏,让幼儿探索和发掘身体造型、动作的可能性。 2、 让幼儿在即兴创作中培养幼儿稳定的节奏感觉。 3、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音乐、幼儿已经学会演唱歌曲。 活动过程: 1、 开火车进场,围圆坐下。 师:快乐小火车出发喽。 2、 复习歌曲:火车司机 引导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师:火车到站了,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小司机们,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歌,怎么样? 教师起音。 3、 听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风格。 教师唱前面的部分。 师:我这里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曲子,你们想不想听一下? 幼儿欣赏乐曲。 师:这是一首英文歌曲,说的就是火车司机的故事,也就是我教你们唱的那首歌。 4、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并几名幼儿配合示范。 师:今天,我们要来玩个游戏,怎么玩呢?我要请几个小朋友配合一下。 请几名幼儿到前面,教师指导他们示范。 提问:你们觉得他们表演得怎么样? 师幼共同评价。 5、 请几名幼儿来示范。 师:刚才看明白了没有?那我再请几个小朋友来试一下。 6、 幼儿自由组合,进行练习。 7、 听音乐,完整练习。 引导幼儿根据节奏进行。 指出不足。 8、 组成新的火车再次练习。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