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淬火技术是哪个朝代的? |
范文 | 淬火技术是哪个朝代的? 淬火技术是哪个朝代的?淬火是把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突然浸在水或油中使其冷却,以增加硬度,如下为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淬火技术是哪个朝代的? 我国早在战国时代就使用了淬火技术,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般都是用水作为淬火的冷却介质。綦毋怀文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冶金家,据《北史》和《北齐书》记载,他曾使用“灌钢法”冶炼钢刀及利用两种淬火介质进行淬火以制作刀具。 綦毋怀文实现了这一突破,他在制作“宿铁刀”时,使用了动物尿和动物油脂作为冷却介质。动物尿中含有盐分,冷却速度比水快,用它作淬火冷却介质,淬火后的钢比用水淬火的钢坚硬;而动物油脂冷却速度则比水慢,淬火后的钢比用水淬火的钢具有韧性。 这是对钢铁淬火工艺的重大改进,一方面扩大了淬火介质的范围,另一方面可以获得不同的冷却速度,以使钢得到不同的性能。 綦毋怀文还可能使用了双液淬火法,即先在冷却速度大的.动物尿中淬火,然后再在冷却速度小的动物油脂中淬火,这样可以得到性能比较好的钢,避免单纯使用一种淬火介质淬火(即单液淬火)的局限。 仅仅使用一种淬火介质毕竟难以达到最佳的冷却效果:如果使用的淬火介质冷却速度比较快,就容易引起工件淬火开裂、变形等缺陷;如果淬火介质冷却速度缓慢,就会使工件韧性有余,硬度不足,难以满足使用性能要求,这样就需要使用双液淬火法。即在工件的温度比较高的时候,选用冷却速度比较快的淬火介质,以保证工件的硬度;而在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则选用冷却速度比较小的淬火介质,以防止工件开裂和变形,使其有一定的韧性。 双液淬火法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淬火工艺,掌握起来并非易事,它需要操作者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经验。既要掌握好开始淬火的温度(温度过高,淬火后工件发脆,温度过低,则硬度不够),又要掌握好从第一种介质取出的时机(实际也是工件温度);这在当时没有测温、控温设备的条件下,需要完全依赖操作者的感观把握和操作技巧。 綦毋怀文在1400多年前,在钢铁冶炼、淬火冷却工艺等方面作出了如此杰出的成就。 淬火技术简介 淬火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进行冷却,从而获得以马氏体为主的不平衡组织(也有根据需要获得贝氏体或保持单相奥氏体)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方法。淬火是钢热处理工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工种工艺方法。[1] 钢铁热处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种基本工艺。 退火 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根据材料和工件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温时间,然后进行缓慢冷却(冷却速度最慢)目的是使金属内部组织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为进一步淬火作组织准备。 正火 将工件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组织更细,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时用于对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为最终热处理。 回火 为了降低钢件的脆性,将淬火后的钢件在高于室温而低于710℃的某一适当温度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再进行冷却,这种工艺称为回火。 淬火 工件加热奥氏体化后以适当方式冷却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最常见的有水冷淬火、油冷淬火、空冷淬火等。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体热处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与回火关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