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文言文成语故事 |
范文 | 文言文成语故事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事。或者想象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言文成语故事11、执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翻译: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 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2、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翻译: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 捞了半天,仍不见宝剑的影子。其实他又怎么找得到宝剑呢?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3、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室中雕文尽以为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 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神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夫似龙而非龙也。 翻译: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盖的上面都绣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 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 4、自相矛盾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翻译: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文言文成语故事21、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智伯消灭范氏的时候,有一个人就趁机偷了一口钟,正准备背着它逃跑。可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就非常害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胡涂了。 2、望梅止渴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曹操率领队伍行军时一时没有找到水源,士兵们都干渴难忍。于是曹操传下命令说:“前面有一大梅林,梅子结满枝头,既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们听了这话,都流出口水,靠这种办法,使队伍坚持走到前边有水源的地方。 3、爱屋及乌 纣死,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日:‘入般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何如?’ 纣王死后,武王心中并不安定。他召见姜太公,问道:“进了殷都,对旧王朝的士众应该如何处置呢?”姜太公说“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同他屋上的乌鸦也喜爱;如果不喜欢那个人,就连他家的墙壁篱笆也厌恶。大王你看怎么样?” 文言文成语故事3【叶公好龙】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经,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今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诗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 这个成语讲的是春秋时期楚国叶(今河南叶县)的叶公子高很喜欢龙,家里到处都画着龙。天上的龙知道了,就来到他家,龙从窗户上向里看。叶公一看见龙,吓得面无人色,失魂落魄。以后,人们就讽刺那些只是口头上说喜欢,言行却不一致的人为“叶公好龙”。 拓展资料: 语文文言文成语精选 《<论语>十则》 1、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在常用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 2、三省吾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3、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现也常指吸收历史经验,从而更好地认识现在。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指要老老实实,不要不懂装懂。 5、见贤思齐:见到品德和才能比自己高强的就想着向人家学习。 6、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几个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7、择善而从:选择好的跟着做。指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学习这些优点。 8、任重道远:担子重,路途又长。比喻责任重大,并要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 9、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10、岁寒(知)松柏:严寒之时,才知道松柏寒而不凋。比喻在艰难困苦的逆境里才能够看出一个人坚持节操的品格。 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 《桃花源记》 12、落英缤纷: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的样子。形容鲜花盛开的美好景色。 13、豁然开朗: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也形容一下子领悟了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14、怡然自乐:形容安于悠闲自在而自得其乐。 15、不足为外人道:不值得对外人说。 16、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十分冷落。 17、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18、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听到鸡鸣狗叫之声,形容一派祥和景象。 19、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脱离现实的美好场所或环境优美的地方。 《爱莲说》 20、不蔓不枝:比喻言谈或文章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 《三峡》 21、重岩叠嶂: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 《送东阳马生序》 22、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现指道德高尚,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声望。 《岳阳楼记》 23、浩浩荡荡(原作浩浩汤汤):本指水势广阔浩大,后形容规模很大,气势雄壮。 24、心旷神怡:形容一个人心情开阔,精神愉快。 25、先忧后乐:形容对人民疾苦的关心。 26、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形容国泰民安。 27、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28、百废俱兴:各种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2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担忧抢在人们前头,快乐享受退到人们后边。 30、迁客骚人:贬谪流放的官吏和多愁善感的诗人。旧泛指失意的文人。 31、忧谗畏讥:担心别人饿死、讥讽。 32、薄暮冥冥:傍晚时天色昏暗。形容黑夜降临的时刻。 33、宠辱皆忘:得宠和受辱都不计较,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 《醉翁亭记》 34、山肴野蔌:指野味野菜。 35、觥筹交错:酒杯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欢乐的场景。 36、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37、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38、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 《出师表》 39、妄自菲薄:过分的.看轻自己。 40、作奸犯科:作奸邪事情,触犯法律。 41、三顾茅庐:形容礼贤下士的诚意。也指诚心诚意地拜访和邀请。 42、计日而待:数着日子等待,指马上就要实现。 43、不知所云:不知道说些什么。现在泛指思想混乱,说的话叫人摸不着头脑。 44、苟全性命:苟且保住性命。形容在大难中侥幸活命。 45、斟酌损益:原指考虑事情、措施的利弊得失。后多指考虑事情、办法、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而加以增减改动。 46、优劣得所:好的坏的分别得到其所应当得到的。指好坏处置得当。 47、亲贤远佞: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鱼我所欲也》 49、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50、嗟来之食: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曹刿论战》 51、一鼓作气:擂第一通鼓,以振作勇气。后比喻一口气把事情做完,不间断。 52、再衰三竭:形容力量一再消耗,已经衰竭。 53、彼竭我盈:对方的勇气已尽,我们的勇气正盛。 54、辙乱旗靡:车辙错乱,旗子倒下。形容战士溃败时的情状。 55、肉食者鄙:居高位、享厚禄的人鄙陋无知,目光短浅。 《邹忌讽齐王纳谏》 56、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初中文言文的成语汇编 1、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3、闻鸡起舞:形容有志之士及时奋发,刻苦自立。(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祖逖北伐》4、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桃花源记》) 5、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 6、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7、落英缤纷:花瓣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桃花源记》) 8、百废俱兴:指任事振作有为,凡有荒废者,皆整理兴举起来。(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9、气象万千:谓景象宏伟绚丽,非常壮观。(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0、心旷神怡:心胸旷达,精神愉快。(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1、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12、水落石出《醉翁亭记》)7、见贤思齐:看见有道德,有才学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向他看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别人。《论语十则》9、任重道远:担子重,路途远。比喻肩负的责任重大且经过长期艰苦努力。《论语十则》10、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或帮助别人做成好事。《论语十则》11、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13、无可奈何花落去:奈何:如何,怎么办。意为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泛指无法挽留逝去的事物而感到惆怅。宋。晏殊《浣溪纱》 文言文教学与成语积累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劳无功:白白地。 2、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束之高阁、束手无策:捆缚。 3、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十恶不赦:赦免。 4、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忍辱负重:承担。 5、璧有瑕,请指示王──瑕不掩瑜、白璧微瑕:玉石上的斑点。 6、秦贪,负其强──负隅顽抗:倚仗。 7、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前倨后恭:傲慢。 8、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予赵城──审时度势、度德量力:揣度,估计。 9、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忘恩负义:背弃。 10、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不负众望:辜负,对不起。与不负众望意义相反。 11、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罪不容诛:杀死。 12、赵王畏秦,欲毋行──宁缺毋滥:不要。 13、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家徒四壁:只,仅仅。 14、而草菅其命者哉──草菅人命:一种野草。 15、出自本课的成语有: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刎颈之交。 16、沃野千里,士民殷富──民殷财阜:富足。 17、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深恶痛绝、好逸恶劳:厌恶。 18、如有离违,宜别图之──励精图治、发愤图强:谋求,图谋。 19、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慰问。 20、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克勤克俭、克尽厥(他的)职:能够。 21、肃宣权旨──心照不宣:说明。 22、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咸与维新:都。 23、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微不足道、不足挂齿、不足为训:值得。 24、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夷为平地:削平。 25、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略见一斑:大致。 26、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按兵不动:压抑,止住。 27、(刘豫州)英才盖世──盖世无双:超过。 28、吾不能举全吴之地──举棋不定:拿。 29、故兵法忌之──讳疾忌医、百无禁忌:忌讳。 30、必蹶上将军──一蹶不振:挫败。 31、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剑拔弩张:一种利用机械发箭的弓。 32、兼仗父兄之烈──仗势欺人、狗仗人势:凭借,依靠。 33、请为将军筹之──一筹莫展、运筹帷幄:谋划。 34、将军禽操,宜在今日──擒贼擒王、擒龙缚虎:捉拿。 35、此天以君授孤也──临危授命、授人以柄:交给,给予。 36、船、粮、战具俱办──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声色俱厉、心胆俱裂:全,都。 37、出自本文的成语有:英雄无用武之地。 38、邹忌修八尺有余──熟语茂林修竹、俊眼修眉:长。 39、徐公来,孰(通熟)视之──深思熟虑:细致,审慎。 40、暮寝而思之──寝不安席、寝食不安:睡觉。 41、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望而生畏、畏缩不前:畏惧。 4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耳提面命:当面。 43、上书谏寡人者──拒谏饰非: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 44、出自本文的成语有:门庭若市。 45、每迎女,婿固不遣──固执己见:坚决。 46、取案上器击伤夫人──拍案叫绝:桌子。 47、公固辞──义不容辞:推托。 48、是非贿得之──贿赂公行:因请托而送人钱财。 49、予左尔贾──尔虞(欺骗)我诈:你。 50、皆阳应曰:诺。──阳奉阴违:表面上。 51、公屡促之,必如约──如法炮制:按照。 52、乃伪为屋券──稳操胜券:契据。 53、列贾五百金──直言贾祸:前一贾通价,钱;后一贾读(gǔ),买,引申为招致。 54、公拆袄,出珠授之──授受不亲:给予。 55、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三顾茅庐、初出茅庐:房屋。 56、有碑仆道──前仆后继:倒,倒下。 57、盖音谬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错误。 58、其下平旷──地旷人稀:广大,空阔。 59、有泉侧出──旁敲侧击:从旁边。 60、遂与之俱出──泥沙俱下、声泪俱下、玉石俱焚:一起、一同。 61、则或咎其欲出者──既往不咎:责怪,责备。 6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食其力、自食其言:自己 (的)。 6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履险如夷:平坦,平地。 6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蔚为大观:景象。 6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吉人天相:帮助。 66、其孰能讥之乎──舍我其谁:岂,难道。 67、何可胜道也哉──不胜枚举:尽。 68、是说也,人常疑之──是可忍,孰不可忍:这。 69、虽大风不能鸣也──孤掌难鸣:使发声。 70、枹(即桴)止响腾──桴鼓相应:鼓槌。 71、余方心动欲还──欲速则不达;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想要。 72、则山下皆石穴罅──补苴罅漏:缝隙。 73、空中而多窍──七窍生烟:窟窿。 74、汝识之乎──博闻强识:记,记住。 75、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运斤成风:斧头。 76、而笑李渤之陋也──孤陋寡闻:见闻少,知识浅薄。 77、而袭成说于前人也──袭以成俗:因袭 78、皆属过而不问之秋也──多事之秋:时候。 79、娇姿欲滴──摇摇欲坠:将要。 80、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停止。 81、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感激涕零:落下。 82、有备经年裹物之用──常备不懈:准备。 83、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