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趵突泉》两个课时的教学设计 |
范文 | 《趵突泉》两个课时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美。 2.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大泉和小泉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的。 3.学习生字并理解:“幽静、妩媚、晶莹、疲倦”在文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大泉和小泉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本文的图是一幅国画,要使学生从图中欣赏美,从语言文字中感受美,起到图文互补的作用。本文只从图中是感受不到趵突泉自身的整体美的;这也是与其他看图学文的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趵突泉》的教学软件。 2.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网上查找有关趵突泉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看教学软件,听课文朗读,欣赏自然美;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划出文章介绍了趵突泉的哪些景物。 教学过程 一、整体观图,了解图画的基本内容:看教学软件,听课文朗读,欣赏自然美。 (一)图中石碑上写着什么?引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趵突泉。 (二)简介文章作者老舍先生。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一)第一遍读课文,读准字音,同时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划出文章介绍了趵突泉的哪些景物?(教师范读,使学生感受美。)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读第1段你知道了什么? (二)理解“现在单讲趵突泉”是什么意思? (首先理解“单”是什么意思,随后引导学生理解由这句话引出下文。) (三)学习第2段,理解第2段内容。 1、读第2段,有几句话? 2、四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请小组讨论后,在全班发表意见。 (这里图文对照理解柳、泉是济南的特色,而趵突泉又为“第一泉”照应了图中石碑上的“第一泉”。重点理解第四句“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说明趵突泉的地位。“妩媚”一词要理解。) 四、 朗读第1、2自然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了解到大泉眼是怎样的,想象句子描写的景象,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了解小泉眼的不同姿态,想想小泉眼美丽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结合课后作业理解第3段。 1.读第3段并说说了解到大泉眼是怎样的? 形状:差不多见方。 大小:占了大半个公园。 水清:清极了,清到“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程度。 位置:泉池中央偏西。 大泉眼的特点:水量大,永不停歇。 以上内容学生说不全,要通过指导阅读弄清上述问题。 2.读句子,想象句子描写的景象,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出示投影胶片: (1)指导朗读,帮助理解。 (2)说说读了这句话后你的感受。 提问: (1)“要是冬天来了就更好了”,为什么?请同学说说、读读。 (2)想象一下这句话描写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3)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4段。 1.读第4段。(请学生自由读) 2.学生自学。读一读、画一画众多小泉眼的不同姿态,想一想小泉眼美丽的景象。 3.讨论自学收获。 (1)向同学们介绍一种小泉眼的姿态。 (2)到黑板前画一画小泉眼的姿态。 (3)阳光下的小泉眼哪里美? 4.大泉眼、小泉眼的美不同点在哪? 5.指导朗读描写小泉眼美的姿态的句子。 三、朗读全文,指导背诵 本文叙述的线索由三大名胜之一引出趵突泉,由溪水引出趵突泉公园;由大泉眼讲到小泉眼。教师可依此指导分段背诵。 1.指导朗读,激发情感。 2.背诵课文。 四、作业: 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再挑选几句抄写下来。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泉 水 清洁美 活泼美 趵突泉 大泉眼 妩媚美 神秘美 小泉眼 变化美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