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燕子》教学设计 |
范文 | 小学语文《燕子》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燕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燕子》教学设计 1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写的是在春天,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来的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有的停在了远处的电线上歇息。燕子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机,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光,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自然段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第三自然段讲在飞行中的燕子的各种姿态;第四自然段讲燕子停歇在电线上,形成了美丽的图景。 课文以燕子为线索,按燕子的外形特点、燕子从南方赶来、燕子飞行和停歇的顺序记叙。全文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明快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象,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激发学生对充满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热爱的感情;二是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丰富的想象及一些表达方法。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准备,要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春天的特点。可以启发学生对春天景物特点的了解,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或者组织学生到野外去观察春天的景色;还可以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让学生对春天有一个切身的感受。 本课所描写的画面生动,语言优美,构成生动、感人的意境,教学时要把学生引入情境。可以结合课文插图来学习课文,加深对课文描写的意境的直观感受;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对春天的了解;也可以用媒体等其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比如,青草、柳叶、鲜花、小溪流水、青山绿水、燕子等,让学生体会春天的特征和美丽;教师还要重视指导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感受光彩夺目的春天,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同时,教师要善于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比如,理解春天的特点和燕子的活泼可爱这一重点,可以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从“斜着身子”感受到燕子的飞行姿势,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通过“掠过”,体会燕子飞行之快速;通过“唧的一声”感受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 本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还要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 学习目标 1、会认“伶、俐、增”等10个生字,会写“杆、痕、偶”等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朗读背景音乐、收集有关春天的图片 教学预设: (本课教学可用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描述给大家听。 2、师小结导入: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燕子》。(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3)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借助工具书学习。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讨论识记难记的生字、不懂的词语。 集体点拨:“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这篇文章的确写得很美。下面请仔细读第一自然段,简要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可爱) 2、再读读这一段,说说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作者是怎样写出燕子的可爱的? 3、画燕子,互相介绍。 4、反馈、总结:引领学生体会抓住特点、语言简洁的好处。 5、小练笔:选择一种小动物,写好它的样子。 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9个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自己观察识记,集体点拨: “伶”右边是“令”不要写成“今”;“增”左边是提土旁,要书写到位;“斜”第五画是竖钩;“痕”是病字框,不要写成“厂”。 3、师根据需要范写,学生书写练习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配乐自由读这段,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春天的美丽、生机……) 2、你又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呢? 随机学习: a.“黄绿眉眼”指什么? b.“赶集”是什么意思?请说说你见到的赶集的情况?这一自然段描写的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把你脑中的画面描述一下。 3、指导朗读 师:你能把这种充满生机的美读出来吗? 随机朗读指导: 定准轻松欢快的基调,语速根据内容的变化时缓时急。“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语调要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语速加快,要有赶集、聚拢之意。“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要读出欣喜之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4、指名朗读,生生互相点评。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是啊,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三段,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2、生朗读,反馈:燕子活泼、可爱、机灵、飞行快…… 过渡:那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3、抓重点词句,读中感悟。 随机学习: a.从“斜着身子”感受到燕子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通过“掠过”,体会到燕子飞行之快速,理解“掠”;通过“‘唧’的一声”感受到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 b.“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理解“小圆晕”,画一画感受美。 4、朗读。大家把第三自然段读一读,看谁读得能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又感受到了怎样的美? 2、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3、“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联系上文和书上的插图来理解。 4、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5、拓展: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朗读指导 四、作业 1、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在课外再摘抄一些描写春光的句子。 教学链接 知识拓展: 燕子一种候鸟,体小、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背部黑色,肚皮白色。常在人家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是益鸟。在我国,燕子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去。 郑振铎(1898—1958)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生于浙江永嘉县,原籍福建长乐县。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同茅盾、叶圣陶等人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3年主编“小说月报”,1931年任燕京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创办《民立》周刊。解放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文物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1958年在出国访问途中,不幸因飞机失事遇难。郑振铎毕生从事文学创作、文学研究和考古研究,致力于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建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佝偻集》《山中杂记》《泰戈尔传》等;主要译作有《沙宁》《血痕》《灰色马》《新月集》《飞鸟集》等。1959年出版《郑振铎文集》。他的作品《鸬鹚》(由《鹈鹕与鱼》改编)等,曾编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 小学语文《燕子》教学设计 2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俊俏、聚拢、增添、五线谱、音符”等词语。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小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在农村,在城市,在树林,随处可以看到一种从遥远的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生机的小动物,你们知道是谁吗?(燕子)谁见过燕子?它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几张燕子的图片。)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打扮着春天。你想进一步了解它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燕子的文章。 (板书课题:1 燕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 (1) 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2) 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3、小组内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 读生字组词,说说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重点注意“倦”、“添”两个字。通过组词,巩固生字的掌握。 俊( ) 骏( ) 俏( ) 悄( ) 拢( ) 竣( ) 峻( ) 哨( ) 梢( ) 笼( ) 添( ) 沾( ) 倦( ) 谱( ) 符( ) 填( ) 粘( ) 圈( ) 普( ) 附( ) (2) 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 交流不理解的语句,有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解决,组长归纳组内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4) 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全班交流并质疑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1)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课文是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2) 可让学生谈一谈你最喜欢燕子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学生提到哪个方面的特点教师就引导学生理解相应的段落。 2、交流对第1自然段的理解 (1) 抓住“凑”字理解燕子外形上的特点。 (2) 教师提供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及理解“凑”字的意思。 (3) 指导感情朗读。 (4) 背诵第1自然段。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2~4自然段,继续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分自然段指读全文,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背诵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3、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细雨、微风、柳丝、青草、绿叶、鲜花→增添生机 4、指导感情朗读。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段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飞行),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着重理解“掠”、“沾”这两个动词。 2、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上→下) 3、指导感情朗读。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 (1) 辨析“几痕”和“几根”: (“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2) 体会为什么说“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教师利用板画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因讲解难说清楚。) (3) 理解“春天的赞歌”,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充满生机,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爱护鸟──人类的朋友,保护大自然……)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试着背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小学语文《燕子》教学设计 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本课的8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挂图,表现欢快情绪的音乐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本课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本课的8个生字。 教学难点 生字“捷”“瞬”“漾”的记忆和书写。 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流程 一、听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小燕子》。说说歌中唱的是谁呀? 2.是呀,小燕子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喜欢它,歌唱它。今天我们再去学习一篇关于小燕子的文章。 3.齐读课题。读完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引导生对课题质疑,如:小燕子为什么快乐?它有多快乐?) 4.这些问题的答案藏在哪里?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二、初读感知,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读完后把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词,展示你读得最好的,其他孩子觉得他读得准确就跟他读,读得不够好就教他读一读。 3.强调重点要读好的生字:“敏”“瞬”“盐”是前鼻音;“漾”是后鼻音;“瞬”“啁”是翘舌音,“醋”是平舌音;“掠”是边音;“啁啾”“叽咕”“唧”都是表示声音的词语。 4.齐读生字词语。 5.师:刚刚自己去读了课文,你哪一段读得最正确、流利?展示读给大家看看。(生读课文,相机纠正字音) 6.再次去读课文,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7.师小结:这篇课文描绘了美丽的春景,着重描绘了春天的使者——小燕子,它快乐地用自己的辛劳打扮春天、保护春天,表达了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三、书写生字 1.自由认读本课的8个生字,读准字音并记一记。 2.开火车检查生字读音。 3.师:在这些生字当中,你觉得哪个生字不太好记?提出让我们大家来记一记。(重点记一记“捷”“瞬”“漾”。) 4.师:你能给生字组词吗?开火车组词,合适的词语练习造句。 5.师:接下来我们就要写字了,在写之前,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强调“捷”右边的笔顺;“瞬”右边分开来书写记忆;“漾”的右边分为上下两部分,没有连在一起。) 6.在课堂书写本上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小燕子的快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体会醉人的春景,学习作者的习作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小燕子的快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体会醉人的春景,学习作者的习作方法。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小燕子的快乐。 【教学准备】 配合课文内容的春景插图。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师: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孩子都是顶聪明的孩子,因此,今天老师特意准备了一个谜语让孩子们来猜猜: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向南去,春天还来早。猜猜这是什么动物?为什么?(生回答后板书:小燕子) 二、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一)外形特征 1.师:是呀,春天来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带着春光向我们飞来,飞进了我们校园,飞进了我们课堂,飞到了我们课本中。打开书,自己去读课文,看看文中描写的那只小燕子是什么样子的? 2.师:你能给大家说说你看到的小燕子的样子吗?把文中描写小燕子样子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追问:从这些描写小燕子样子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燕子活泼、可爱……)谁能读出小燕子的活泼、可爱?(抽读、赛读、齐读) (二)感悟快乐 师:小燕子不仅活泼可爱,还很快乐呢!(板书:快乐的)作者把小燕子的快乐变成了一段段流畅优美的文字。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去找找小燕子的快乐,找到了你就做一些勾画。 1.春雨中的快乐。 (播放下雨的声音)师:听!沙沙沙,下起了一阵阵春雨,你从这些雨中找到了小燕子的快乐了吗?(找到了)(板书:春雨中)究竟是怎样的春雨、怎样的春光让咱们的小燕子如此快乐呢?(抽生说)是啊!一阵春雨把整个世界变得鲜活起来,一个春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眼前(点击春景图)看到这样明媚的春光,你想说些什么?(抽生说)孩子们都被这么美的春光陶醉了,我们的小燕子也在这美好的春光里快乐地欢叫着,穿来穿去。(板书:欢叫)谁想来读读,感受感受这明媚的春光?(抽生读,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真是美啊!在这么美的春光里,一只只小燕子欢叫着,穿来穿去。 2.阳光下的快乐。 师:你还在哪里找到了小燕子的快乐?(在阳光下)(板书:阳光下)你从哪里体会出小燕子在阳光下很快乐?(它飞的动作)小燕子在阳光下是怎么飞的?读出文中的句子。(……)从他的朗读中(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飞翔的快乐,飞得很快)哪些词语能说明它飞得很快?(引导生理解“窜”“掠”“跃”“射”这些动词)小燕子飞得很快,用文中第一段中的一个词语来说,那就是——轻悠敏捷。(板书:轻悠敏捷) 谁能读出小燕子飞翔的轻悠敏捷?(抽读,评一评,再读,齐读:师读第1、2句话,生接着齐读小燕子飞翔的句子) 3.筑窝的快乐。 师:除了这两处的快乐,你还找到了哪里的快乐?(筑窝)(板书:房梁上筑窝)小燕子是怎么筑窝的?请你读出文中的句子。(……)筑窝时的小燕子哪儿最让你喜欢?(小黑豆般的眼睛调皮地朝我们滴溜溜地转)你能学学吗?真可爱!你也挺让我喜欢的!可爱的孩子们,一起来读读筑窝的小燕子吧! 4.春天里的小燕子。 (1)师:小燕子轻声细语地叽咕叽咕地说,它在说什么呀?你是怎么知道的?读读奶奶的话。 (2)文中还写了奶奶说了些什么话呢?默读课文,勾画出奶奶的话并读读,看看你能从奶奶的话里知道些什么? ①抽生读出奶奶的话。 ②从这些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可抽其他生补充说,理解闹春、剪春、益虫) ③文中是通过“我”和奶奶的对话来叙述的,请孩子们分角色来读一读。 5.小结。 师:这一只只快乐的小燕子的到来,标志着春天已经来到了,万物都换上了新装;也是这一只只小燕子快乐的叽咕声,让我们的春天更加的热闹;还是因为它们把害虫都吃掉了,农民伯伯的庄稼才长得更绿,春天才更美! 三、情感升华,背诵课文 1.师:课文学到这里,你想说些什么? 2.师:如果要把题目中的“快乐”另换一个词,你会换什么?为什么? 3.师:你最喜欢哪里的小燕子,练习把那个段背诵下来吧。 小学语文《燕子》教学设计 4教学目标 1、欣赏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结合文中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3、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文中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2、了解春天的特点和燕子的活动情况,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心情和使人感到的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准备 课件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好,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从今天起,我们要来学习第一组课文,在这一组课文中,我们将感受到大自然迷人的景物。(出示课件:导读语。)谁来读一读? 好,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拜访一下春天的使者吧!(出示课件:课题。)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吧。 同学们一定都见到过小燕子吧,谁来说一说燕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出示课件:燕子图片。) 二、初读感悟 说得没错,燕子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那课文又是怎样描写燕子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要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了吗?谁愿意读给大家来听听?(出示词语:俊俏,吹拂,增添,掠过,偶尔,荡漾,五线谱,沾) 那“偶尔”是什么意思呢? 你说的不太对,我们来看看课文中带有“偶尔”这个词语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一想,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出示课件: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现在明白了吗?偶尔是什么意思呀?(偶尔就是有时候的意思。) 你说得很对,我们再来看一看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吗? 什么是五线谱? 同学们,你们看到过五线谱吗? 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件:五线谱。)这就是五线谱,现在明白了吧。 那还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呢? 俊俏是什么意思? 谁能帮助她呢?(俊俏就是指长得很好看。) 在课文中,俊俏到底用来形容什么?你能不能找到句子来读一读呢?(俊俏:形容燕子的尾巴很漂亮。) 你能结合着句子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同学们,你们也找到这句话了吗?(出示课件:第一自然段。)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好,我们把这些词语再来读一读吧。(出示词语:俊俏,吹拂,增添,掠过,偶尔,荡漾,五线谱,沾) 刚才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觉得有比较难读的'句子呀?(出示课件:“微风……”) 这个句子确实比较长,也怪不得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还不够流利,没关系,听老师试着读一读这句话吧。师范读这句话。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试着读一读这一句话吧。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柳丝,是怎样的柳丝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好,我们把这些词语再来读一读吧。 那还有没有觉得比较难读的句子呢?(出示课件:停着的音符……春天的赞歌)让我们一起来试着读一读吧。 这句话能不能读懂?是讲什么的?(是说停着的燕子谱成了一曲春天的赞歌。) 说得可真好,这篇课文一共有四段,我们就请四位同学来读一读。 同学们,我们仔细地来听一听,听听他们是否读得正确? 他们读得正确吗?谁来评价一下? 同学们,让我们也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课文都读正确了,那每一段都写了些什么呢?让我们边欣赏课文朗读边想一想,好吗?(出示课件:课文朗读。) 课文的每一段都写了些什么?谁来说说?(课文的第一段向我们介绍了小燕子活泼可爱,写出了它外形的特点;第二段主要讲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第三段写了燕子飞起来动作十分轻快;第四段写了燕子休息时的样子,它落在电线上,就像五线谱上的音符,很可爱。) 说得真不错,那现在能不能把这四段的内容连在一起说一说呢?请你们四人一小组先准备一下吧。四人一小组讨论。 谁来说说?(课文先写了燕子长得活泼可爱,它的到来,为春天增添了生机。再写了燕子飞行时动作十分地轻快,停在电线上休息,好像五线谱上的音符。) 你说得又清楚,又完整,真不错。 三、指导写字 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会写十四个生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带有生字的词语,(出示课件:燕子,聚拢,荡漾,增添,稻田,尾尖,偶尔,一圈,音符,演奏,掠过,飞倦了,沾,赞歌。) 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请大家看仔细了,这些用红色标出的词语,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谁来提醒提醒大家? 同学们,请你们拿出笔来,把每个生字在生字本上抄写两遍。 写好了吗?那谁愿意把自己写的字展示给大家看看呢?(展台出示) 他写得怎么样?谁愿意来评价一下? 同学们,让我们也来看看自己写的字吧!看看是不是写得端正整齐。 四、总结 五、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再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抄写一下课后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燕子》,(出示课件:课题)通过学习,仔细体会,看看燕子到底给我们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它又是怎样给春天增添勃勃生机的? 二、品读感悟 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段吧。 燕子的外形是怎么样的?谁来试着填一填呀?(出示课件:( )的羽 )的翅膀,( )的尾巴。) 你填得很正确,谁能连起来说一说燕子的外形呢? 是啊,羽我觉得凑字用得很好,“凑”字是说燕子把这些优点都集中起来了,它写出了燕子的活泼可爱,感觉特别有生命力。如果换成“变成、组成”,听起来好像是在形容机器,没有活力。 你说得真好,在这一段当中,燕子到底给你们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呢?(我觉得燕子长得活泼机灵,惹人喜爱。 ) 好,那让我们看着这些提示来背一背课文的第一段吧。(出示课件:提示:(乌黑发亮)的羽燕子是在怎样的环境中活动的呢?(出示课件: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二段,一边读一边想象一下,花呀,草呀,叶呀,赶集似的聚拢来,到底是怎样的一番场景? 读了这一段,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什么叫赶集?谁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是呀,那花呀,草呀,叶呀,赶集似的聚拢来,到底是怎样的一番场景呢?大家来谈一谈吧。(我仿佛看到小草争先恐后地从地面钻出来,草地从过去的光秃秃的景象,成了一片绿油油的景象。花儿这里开了一朵,那里又开了一簇,惟恐自己落后,也来争春。柳叶也来凑这个热闹,张开一个个嫩绿的叶子。) 对,这就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 春天的景色是那么的美丽,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来读一读这句话吧。(出示课件:“青的草……光彩夺目的春天。”) 就在这大好的春光中,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它的到来,给春天增添了勃勃生机。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开始它快乐的旅行。它横掠过湖面,这个“掠”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查一查字典吧。 谁来说说?(掠是轻轻擦过的意思。) 他说的对吗? 好,在这里,这个掠字用得好吗?大家都来谈谈自己的体会吧!(我觉得用了掠字可以体现出燕子飞行时轻快,姿势优美,就像蜻蜓点水一样,一下子就飞过去了,看不见了。) 你们都体会得很好,除了“掠”字,在第三段中,还有哪些词语用得也特别好呢?请大家来读一读,圈一圈。(“沾”用得很好,它的意思就是轻轻地碰,说明燕子的动作十分灵活,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又飞远去了。 你体会得很好。还有谁来说吗?(“荡漾”这个词语用得很美,我仿佛看见水上的波纹一圈一圈开去。) 是啊,这一段写了燕子飞行时特别美。谁能说一说学了这一段,燕子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吗?(燕子飞行时非常灵巧,动作轻快,姿态优美,可以用课文中的活泼机灵来形容。) 是啊,课文的第二第三段写得特别美,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段来背一背吧。 谁来背背第二段? 谁愿意来背背第三段,向她发起挑战呢? 你们背得可真好呀!(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请同学们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学习伙伴提的问题(课件出示: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 课文把燕子停在电线杆上的样子比作了五线谱。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上节课看过了五线谱的图片,我觉得电线细细长长的,好几根挂起来,就像五线谱中的线,而燕子黑黑的,很像是小小的音符。) 除了在形状上比较相似之处,还有别的吗?(我觉得燕子的到来代表春天的到来,它在为人们唱着一首春天的赞歌。) 是啊,燕子在赞美春天的美丽,赞美着春天的生机勃勃,这一段写了燕子静止时的样子,你们能试着背一背吗? 看来大家都准备充分了。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 三、升华体验 还不错,好,课文已经学完了,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看看燕子都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文读完了,那谁来说一说燕子到底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燕子活泼机灵,它的外形很可爱,飞行时动作轻巧,而静止时,停在电线上的样子又像是五线谱上的音符。很有活力。) 原来燕子留给你的印象是活泼机灵,还有补充吗?(学完了课文,我更喜欢小燕子了,因为它给春天增添了生机,是春天的使者。) 是啊,燕子的确是春天的使者。这篇课文写得美,里面一定有很多你喜欢的句子吧。你们能不能把它抄一抄呢? 谁来把自己抄的句子给大家展示一下呢? 让我们一起来把这几句话读一读吧。 四、课后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燕子的活泼可爱,也体会到了燕子给春天带来的勃勃生机。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小学语文《燕子》教学设计 5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色。 教学难点: 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将课文读五遍,家长签字 收集有关春天的成语、优美句子,并抄下来。 画出含有课后生字的词,借助学习工具理解词语的意思。 2、教师: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或幻灯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生字、词语,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并背诵。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并能从中学习一定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词,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学习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愉快的寒假结束了,伴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我们又迎来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生机的春天,(出示教学挂图)你能用你知道的有关春天的成语来描述这幅图吗?(指名说)哪位同学知道“莺歌燕舞”是什么意思? 2、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它为春光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燕子》。(板书课题:燕子) (指导书写“燕”)“廿”是燕头,口是燕身,“北”是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生仿写)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的读音。 (1)抽读生字卡片,纠正读错的音节。提醒学生注意: 拢、掠是边音; 俊、晕是前鼻音; 横是后鼻音; 俏不要读成xiao,拂(fu)不能读成(fo) (2)学生齐读 2、掌握生字的写法: (1)请学生做小老师说说这些字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学生交流,并在习字册上逐个进行描红。(容易出错的可以多写几遍,简单的可以少写几个)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破词破句。 (1)学生读课文。 (2)学生对照要求进行评价。 4、交流:课文主要写了燕子的那些方面?(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外形、飞行、停歇)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出示燕子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燕子的外形。 2、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样写燕子的外形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学生交流。 结合交流板书: 羽毛—乌黑发亮 翅膀—俊俏轻快>先整体后部分 尾巴—剪刀似的 4、指导朗读 (1)激发情感 看多媒体:读到这里,你认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燕子?(美丽、可爱、活泼机灵、俊俏)你能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吗? (2)自由朗读。 (3)指名试读、齐读。 5、指导背诵。 (1)补充填空背诵; 燕子有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的尾巴。 (2)自由背诵; (3)集体背诵。 四、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三遍。 2、抄写课文第一自然段。 3、组词 掠()站()付()偶() 惊()沾()符()遇() juàn()圈 quān() 板书设计: 羽毛—乌黑发亮 外形翅膀—俊俏轻快>先整体后部分 燕子尾巴—剪刀似的 飞行 停歇 小学语文《燕子》教学设计 6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抓住事物主要特点表达的方法,从读中学写,进行练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字词“佛、晕”的两种读音组词。 2、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郑振铎笔下的《燕子》,从哪几个方面写的,还有印象吗?回顾课文内容并板书:外形为春光增添生机飞行停歇 3、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描写燕子外形的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是怎样描写燕子特点的呢?(抓燕子独有的外形特点,从部分到整体)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感悟写法 1、师:《燕子》是一篇优美的文章,它之所以能够这样经久不衰地受到读者的喜爱,你们知道原因吗?(抓住特点,描写准确)让我们走进第二小节,再来感受一下作者写法上的特点。 2、走进第2小节,交流“抓住事物特点”的描写。 交流出示:“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师:读一读,看看作者从哪里找到了春天?(相机板书:雨、风、柳、草、叶、花) 3、师:雨是什么雨?风是什么风?柳是什么柳?草是什么草?叶是什么叶?花是什么花?强化感受景物的特点。 4、师:再读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赶集”本来是指农民们带着农产品从四面八方赶到一个集市上去卖)。这一自然段描写的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把你脑中的画面描述一下。 引导整体感知,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这种拟人化的描写所表达的效果。 写出了花、草、叶怎样的心情呢?(争先恐后、迫不及待地想去装扮春天) 5、指导朗读 6、过渡: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点来写,把春天写得格外美丽。小燕子看到这样的景色,会怎样赞叹呢?小燕子()地说:“这真是一个()的春天呀!” 7、春天已经被花草树木装扮得五彩缤纷了,那小燕子兴致勃勃地赶来,又为春天做了什么呢?(增添了许多生机) 师:你能把这种充满生机的美读出来吗?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品燕子飞行、停歇时的特点 1、师过渡:刚才从第二小节的.学习中,我们又一次体会了作者郑振铎老先生在描写的时候,处处抓住事物的特点。接下来,请你们自学课文的三、四自然段,郑老先生又分别写出了燕子飞行和停歇时的什么特点呢?拿起笔做好批注。 2、给足自学时间三分钟,然后交流反馈。 预设: 1、飞行动态美: (1)、速度快。 (出示句子)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 点拨:“掠过、一转眼”都让我们感受到燕子飞行速度很快。 “斜着身子”写出了燕子飞行姿态很优美,飞行时的轻快灵活。 “唧唧地叫着”感受燕子飞行时欢快的心情。 指名读,读出燕子的快乐和灵活。 (2)、轻巧。 出示句子: 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老师用双手做燕子张开翅膀的样子,用讲台做湖面,做演示,理解“横掠和沾”的意思。 你看,燕子快乐地在天空中,在稻田上,在柳树下,在湖面上飞行,它还会飞翔在什么地方,怎样飞行呢? 同桌互说——交流 朗读。看谁读得能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 2、停歇静态美 出示: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这里的五线谱和音符各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出示五线谱)图文结合,突破难点,让学生谈谈相似在哪里? 这句话中有个字用得很特别,为什么说是“几痕细线”而不用几根?(这是在远看,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 这些燕子谱成的春天的赞歌会唱些什么呢? 四、关注写法,迁移运用 1、师:这节课,我们不但读懂了课文,也感受了郑振铎老先生用简洁、生动、准确的语言抓住特点描写了燕子。所以说,抓住动物的特点是我们写好小动物文章的好方法! 2、迁移运用 练笔单子:借助课文插图,抓住事物的特点,把春天描写得更美丽一些。试试吧! 五:布置作业: 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小学语文《燕子》教学设计 7教学目标: 1、会认11 个生字,会写14 个生字。正确读写“专列、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列车、启程、站台、特殊、长途、成千上万、麻烦、气温、骤降、风雪、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纷纷、救护、开动、友情、致谢“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受到爱护小动物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找出人们为了寻找、保护燕子做了哪些事情,并明确他们这样做的重大意义,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使学生受到爱护小动物的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 读议法、读思法 教具准备: 燕子图片两张、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思想感情。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专列“吗?(生答:专门护送人或物品的列车)。今天我们这趟列车上的乘客却是一群燕子(师将燕子图粘在黑板上)。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快快打开课文22 页,看清楚老师提出的要求,开始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词语障碍 1、同学们读书真认真,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有哪些词语要和我们交朋友。出示带拼音词语,小老师领读。 2、老师要加大难度了,把新老朋友都请出来,看你们还认识吗?出示词语全班齐读,“开火车”读。 3、把这些词语带进句子里你们还认识他们吗?(师出示3 个句子,男女生读) 4、这些句子中隐藏着我们要会写的两个字,我们把他俩请出来,师指导书写“瑞、士“两个字。并让生练习写! 三、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会学习的你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相信此时的你们,心中一定还在挂念着列车上的燕子吧!请同学们再次打开书,第22 页,背投出示:默读课文,思考问题:瑞士政府为什么决定开设专列,护送燕子去温暖的地方呢?(师板书:将另一张燕子图片贴黑板上) 2、指名汇报,(第二自然段: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 ⑴燕子在瑞士境内遭遇了什么样的麻烦?(在第几自然段?)指名汇报,(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①背投出示句子,从这些语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天气非常寒冷,燕子面临死亡。) ②你是从哪些词中感受到的?(用“—”画出重点词语)(气温骤降、风雪不止、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③你能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这一句吗?(指名感受读,女生来试一试) ⑵得知燕子遭遇困难后都有谁伸出援助之手?(板书:瑞士政府、人民、小贝蒂)。当瑞士政府得知燕子们的情况后是怎样做的?(指名回答: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于是。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把他们送到火车站。) ①瑞士政府的决定怎么样?(真了不起!) ②你来读一读这一句。 ⑶听了政府的呼吁,瑞士人民又是怎样做的?(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①背投出示句子,自由读这句话。 ②从这些加红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人们不畏严寒,到处寻找冻僵的燕子,说明他们救护燕子的心情非常急切,他们十分爱护小动物。) ③指名汇报。男生感受读。 3、是啊,每一位瑞士人民都在冒着严寒,四处寻找着冻僵的燕子,同学们,在这千千万万救护燕子的'人民中,一个小女孩很是引人注目,她就是?(生齐说:贝蒂) ⑴背投出示图片及相关段落,问:看图,此时的贝蒂在干嘛? ⑵她和爸爸妈妈是如何寻找燕子的? ⑶在寻找的过程中她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她退缩了吗? 4、多么善良的小姑娘啊,多么善良的人民们,多么有人情味的政府!于是,那一年的春天,我们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看到了这样一幕: “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特殊的客人──燕子。”“列车开动了……向人类致谢。” 5、千千万万的人把千千万万只燕子送上了列车,在人们关注的目光中,列车开动了。坐在舒适的车厢里,看着外面飞舞的雪花,小燕子们叽叽喳喳的相互诉说着。它们在说什么呢?写一写吧! 四、师小结 是呀,《燕子专列》不仅载着一只只获救的燕子,它还载着人类的友情和对动物的爱。瑞士人民用他们的行动创造了人类和动物最和谐最美妙的一幕情景。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呼吁所有的人都行动起来吧,爱护动物,爱护所有的生灵,尊重所有的生命。(板书:爱) 作业设计: 1、制作“爱心卡”写一句爱护动物的标语。 2、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小学语文《燕子》教学设计 8一、教学目标 (一)会写 9 个一类生字,会认 14 个二类生字;理解并会应用“燕子、赶集、聚拢”等 14 个词语;观察欣赏彩色春景燕子图。 (二)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 (三)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让学生体会“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了解燕子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的感情;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丰富的想象及一些表达方法。 (二)难点。理解课文中两个重点句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和“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 三、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法、巡回指导法、朗读感悟法 四、教学准备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1)(大屏幕显示燕子图片)提问:这是什么? 有什么特点?什么季节可以看到它们? 引入课题《燕子》。 (2)导入: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 ,有一种活泼可爱的小鸟---燕子,便会在田野里、在小河边自由自在地飞翔,为春天增添光彩。 本文所描述的便是这一只只可爱的小燕子。 (3)范读课文,让学生谈初步感知。 (4)学生自读课文,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课文开头用色彩鲜艳的图片引起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兴趣,为全课奠定良好的情绪基础。 范读与自学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感知。 (二)动画剪贴,了解外形 (1)小燕子在空中飞着,一会儿飞到东 ,一会儿飞到西 ,我们看不清楚燕子的模样, 现在就请小朋友看一看燕子的结构。 (课件出示燕子翅膀、尾巴、羽毛的分解图,在闪烁之后,动画演示组成燕子)。 (2)学生回答,说说观察顺序。 (3)在了解的基础上读第一段,结合动画 ,理解 “凑成 ”,结合“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感知小燕子的外形美。 (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课件展示小燕子飞翔的动作。 )课件的动画演示能使学生丰富对燕子外形的感性认识,简单、容易地理解重点词语,更直观的体会和感受燕子外形之美。 感情朗读是训练学生语感,加深体会语言之美和内涵情感的重要方式。 (三)逐层显现,感知春天 (1)这么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在春天里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看到了什么?(屏幕由远及近、从上至下分别出现蓝天、稻草、小河、垂柳、青草、小花--的组合动画图,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光彩夺目”)。 这篇课文是看图学文,利用课件逐层显示图画,有利于学生掌握观察方法,抓住事物特点。 (2)(再次展现组合图)。 现在,我们就是小燕子,我们从南方飞回来了,这么美的景物,我们可得好好欣赏一下!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练习(语言训练):“春天来了,我们从南方飞来了,_________。 ”这里让学生担任角色,把他们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这样,学生的观察伴随着情感,对教材产生亲切感。 同时进行了语言训练。 (3)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些景色的? 读课文,想一想春天里这些景物的特点。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学生自主探究,寻找答案。 (4)(组合图中加入一对飞翔的小燕子),学生观察,发表见解,理解“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以上环节主要交给四人小组自学,然后汇报学习成果。教师充分肯定学生回答,设计中加以预测,合理即可,答案不求唯一。 教师适当引导进行知识迁移。 这个过程,图文结合,加深了学生体会;燕子飞行的动态展示和静态的图画进行对比,形象生动,方便学生理解重点句。 (6)想象情景,指导朗读。 (四)视频导入,观察飞行 (1)导入小燕子飞行姿态的视频,引导观察,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顺序(上下)。 (2)学生讨论其飞行特点(快、美)。 ①哪些词语写出了它飞得快? ②哪一句写出了燕子飞行动作之美?回放视频,引导学生细细体会。 (3)思考:这是一种什么美? (引导-动态美) (4)感情朗读这段课文,结合视频加深感受。 燕子的飞行,城市里的孩子们是不常见的'。通过电教媒体呈现燕子飞行的情景,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能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对燕子飞行速度之快,姿态之美,有一个直观、清楚的认识。 让学生模仿燕子的叫和动作,则体现了人和自然的融合。 (五)图文结合,突破难点 (1)屏幕定格小燕子停歇时的图画。 (2)学生对图读文。 思考:停在电线上的燕子像什么? (3)课件出示一幅相似五线谱图,两图对照 ,图文结合 ,理解:“几痕细线”:为什么用“痕”,不用“根”?“五线谱”:这么比喻好在哪? “正待演奏的”,又会使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音符”:对比观察,燕子像不像音符? (4)讨论:这幅图和课文的描写,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会说感觉美,引导-静态美)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许多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直接看到,或平时经常看到但观察得不够仔细,因此造成课文内容难以理解,成为教学中的难点。采用电教手段,情境再现,类比事物加强对比,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就会变得直观、具化和简单,进而顺利地得到解决。 (5)感情朗读这段课文。 (六) 全景呈现,读写抒情 (1)出示全景。 (画面呈绿色基调,有远山、湖水、稻田,柔柳轻扬,桃花盛开,油菜花遍地,各种颜色的花竟相开放,燕子正在湖上飞行,水面涟漪清晰可见,有的燕子飞到柳枝间,有的落在远处的电线上歇息。 整个画面美丽而充满生机。 ) (2)讨论:为什么谱出的曲子会是春天的赞歌? (3)看到眼前的情景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写。 (4)配上轻快的音乐,感情朗读全文。 呈现全景,抓住关键词“春天的赞歌”,然后写感受或者感情朗读全文。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情感进一步升华。 (七)网上遨游,寻找春天 课外拓展:上网指导,在网上寻找春天的信息。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导探究阅读、促进学生发展性学习。 六、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学习,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语文素养。 并突出重点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燕子的外形、飞行的动作这些片段来学习,借助电教手段直观、形象地表现其特点,突破难点,感悟课文语言美、春天景色美、燕子外形美、飞行动态美、停歇静态美,突出对燕子喜爱感情的朗读和背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七、回顾总结,体验成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语文《燕子》教学设计 9教案背景 《燕子》这篇课文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是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教学课题 《燕子》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选自郑振铎的《海燕》,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燕子活泼机灵的形态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优美姿态。正因为万物复苏、姹紫嫣红的春天降临大地,才招来燕子。而燕子时而轻掠、时而戏水,时而停歇在电线杆上组成正待演奏的乐谱,都使春色更添生趣,将燕子和春天融合起来描写,燕子在春天里活动,春天借燕子而添色,两者相得益彰,这篇散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让读者获得优美感受。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热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课文中有许多处典范性的状物片段,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读写结合,自主探究,感悟作者抓住特点状物地方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引孩子体悟浓浓的“情” 本课所描写的画面生动,语言精妙,构成生动、迷人的意境,教学时要把学生引入情境,可以结合课文插图和,加深对课文描写的意境的直观感受;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对春天的了解;也可以用媒体等其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还可以通过教师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展现情境,轻松优美的音乐渲染情境,入情入境的范读,带入情境。 2、赏读语言——引孩子美美地“品”中积累 课文描绘的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如诗如画的美景和作者的赞美之情都融入字里行间。要引导孩子欣赏语言,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在“品”中培养孩子的语感,熏陶孩子的情感。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再背诵下来。指导背诵要指点背诵方法。 3、自读探究——让孩子真正地“动”中收获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本课教学,应该充分灵活地利用教材,多渠道营造情境,从而多层面唤起学生的体验,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启迪联想……相信孩子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孩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 字组成的词语。 3、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 法。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4、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5、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6、学习抓住外形特征来描写小动物的表达方法,并用此法写一种 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小动物。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2、交给学生通过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会抓住重点句子品读,积累优美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小燕子的外形、飞行、休息时的美感,激发对春天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电子白板课件、小燕子的flash、春天美景的图片、悠扬的乐曲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培养语感,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春天里美的意境, 感悟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学习抓住特点状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课前让学生观察春天,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感受春天的美。 2、让学生搜集关于燕子的图片、文字介绍等,了解燕子。 3、积累赞美春景的诗句。 教师准备: 搜集素材,制作电子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课件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开火车一人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把握。) 三、学习第一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节,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课件中的“学习提示”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设计意图: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分析作者描写燕子外形的写法,让学生在读中积淀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感受作者描写燕子外形的语句的巧妙之处。)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老师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你说得比我画得好!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小结: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再朗读第一小节,试背。 (设计意图:采用边朗读边画画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如何抓住特点来描写物体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 仿照作者描写小燕子外形的写法,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的抓住特点来描写物体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完成练习 谈话: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燕子独特的外形,我请同学们来完成下面的练习。 (1)白板出示: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的尾巴,凑成了()的小燕子。 (2)指名填空。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的抓住特点来描写物体的方法) 二、音乐导入,激趣探究。 1、小燕子是春天的使者,让我们用歌欢迎它的到来。(播放视频) 2、燕子把我们带到美丽春天(板书:春天)请读第二自然段,再对照图,看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用笔勾画出来。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风雨柳草芽花燕 3、(出示白板上的第二段不完整内容)请同学们读一读,再比一比。课文上写的和白板上的这一段哪个更好呢? 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被遮盖的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换词比较,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重点引导: (1)“微风吹拂”的“拂”可以体会出什么? (2)“下过雨”、下过什么样的雨呢?("毛毛细雨""洒落")加上一个"细",一个"洒落"我们就觉得怎么样呢? (这就写出了春雨的特点,学生可能联系到学过的古诗和散文来 回答:如烟如雾;春雨润物细无声;沾衣欲湿杏花雨;像牛毛、像细针) (3)柔柳怎样了嫩叶?“展开了”仿佛看到了什么? 这一句描写的情景和学过的哪首古诗意境是很相似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小草儿,绿叶儿,各种美的花儿,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释:"赶集",本来是指农民们带着各种农副产品,从四面八方集中到一个小镇上来卖,这叫"赶集"。这里的"集"主是指"集市"。是"赶集",注意这个"赶"字,有一种唯恐落后的意思。 你们看这一句运用了几种修辞手法?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我们觉得怎样? 4、教师小结:这样的情景,好像我们也看到了花儿、草儿,一下子都赶到春天里来了。这就写了春天树木的茂盛,花草的繁多,充满了生气。 5、课文是讲燕子的,作者这里为什么要用一大段写春天的美?(引导学生讨论)春天美引来了燕子,燕子又为春天增色。(理解生趣) 释:生趣,很有生气,很有情趣。 6、同学们精彩的回答让小燕子高兴极了,你看我要我们一起欣赏春天的美景呢。 (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白板播放带有背景音乐的美丽的春景。)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春天里美丽的景色。 (2)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自由练读。 7、是啊,春天的美景是人们永恒的话题,有很多文人雅客笔下的春天出神入化,谁来说说你积累到的他们赞美春天的诗句? (设计意图:采用白板“遮盖”的功能引导学生品悟重点词语的巧妙之处,并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从读中理解、感悟、想象美丽的春景。引导学生汇报积累到赞美春天的诗句,丰富语言,内化情感。)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谈话:在美丽的春光里,小燕子们是如何显示他们的活力的呢? 2、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燕子干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板书:飞行) 3、汇报。 重点引导:a.燕子飞得快。(板书:快) 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 师板书:“斜、掠过、唧”,引导学生感受飞行时的快和优美的姿态。) b.燕子飞得轻。(板书:轻) (引导从用剪尾或翼尖沾水也可以看出燕子飞得轻快,抓住“偶尔、沾、小圆晕”等词来感受) 4、这一段描写的情景让我们想起了杜甫的一首诗,白板出示:“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让学生朗读体会。)(见杜甫《水槛道心二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感悟燕子的飞行美。)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谈话:小燕子们飞累了,该歇一歇了,请一名同学读一读相关段落。 2、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好?汇报 重点引导学习打比方的句子。画出课文中两个打比方的句子,并说说把什么比成了什么。 3、比较句子。 白板出示: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根细线…… 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 指名读句子,说说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几痕细线”好在什么地方? 4、从“几痕、五线谱、音符、赞歌”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5、小结:春天的景致美,美在早春二月的拂堤杨柳,美在春花的绚丽多姿,可是若没有燕子,那要少多少灵气,如独独只有燕子,而没有春天的布景,即使有电线杆给它谱曲,也绝奏不出如此美妙的歌。 6、让我们带着对大自然这位伟大的魔术师的赞美,来再现燕子休息时的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比喻句,感受作者的语言准确、优美的特点,利用有感情的朗读,体会燕子休息的美感。) 五、复习巩固,完成练习 白板出示遮盖的练习内容,指名回答。 《燕子》的作者是(),课文从()、( )、 ( )三方面介绍了燕子的外形特点,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燕子的外形:( ) 。燕子飞行时的特点是:( )、( )。作者把休息在电线上的燕子比作( ),把电线比作( ) 。 填空:( )的草,( )的芽,( )的花,都像 ( ),形成了( )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 ),为春光( )了( ) 。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课文重点的掌握情况。) 六、拓展延伸,留足余味。(选做) 1、说话训练。(白板出示) 假如我是诗人,我会——;假如我是画家,我会——;假如我是——,我会——。 2、同学们说的`太精彩了,就让我们用笔把我们心中的春天展示出来吧。指名板画春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对燕子和春天的赞美用通顺、完整、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并用笔描绘出心中的春天,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七、作业园地: 1、积累。分别搜集描写春天和燕子的古诗。 2、文中说“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请同学们想象这会是怎样的一首歌,写出歌词。 3、补充阅读。(分发阅读资料《燕子》全文《海燕》)。读一读,文中的燕子给你带来什么新的印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积累、阅读的好习惯,原文的补充阅读让小燕子坚强的形象在学生心中升华。) 板书设计: 燕子 羽毛乌黑光亮 外形翅膀俊俏轻快活泼机灵 尾巴剪刀似的 春天风雨柳草芽花 飞行快,轻 休息电线五线谱 燕子音符 教学反思 本节课收到的效果不错。在教学中,比较成功的尝试有几处是: 1、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将孩子带到了一个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春天,与“春之使者”小燕子对话。 教学时为了要学生引入情境,我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对春天的印象,结合课文插图加深对课文描写的意境的直观感受;用媒体等其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还通过我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展现情境,轻松优美的音乐渲染情境,入情入境的范读,将学生带入了美的情境。 2、自读探究,让孩子体验动脑的快乐。 我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学的自主性。在本课教学中,能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提供了各种吸引学生个体、学习、自主参与的机会。引导学生欣赏描写生动的语句,抓住重要的词语,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在“品”中培养孩子的语感,熏陶孩子的情感。 3、不断丰富学生想象,链接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如在理解“赶集”一词时,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去赶集时的感受。再想想课文中说谁赶集?为什么这么说呢?学生通过与生活的联系,一下子就明白了春天花开多,给人以赶集、热闹的感觉。我还让学生试着说说课外有关春天的诗句,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在教学的结尾,用排比句式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体现自己对春天的热爱。 4、板画的展示,让孩子放飞想象的心灵。 教学这一课时,我多次用了板画。如学习第一节小燕子的外形,就很熟练地画出一支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学生们立刻被吸引住了;在课文的结束,让学生板画心目中的春天,让他们将自己对纯太难的热爱融入画中,所画的一草一木,无不透露着喜爱。 小学语文《燕子》教学设计 10教材分析 《燕子》是一篇老课文,相信大家对内容比较熟悉。本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感受燕子的快乐。本文没有过多的硬棒棒的字词的讲解,而是从温暖的感受入手,运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来体味小燕子的快乐。 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学生感受春天到来,燕子飞来的景象,激发学生对充满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热爱的情感。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光彩夺目,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仔细阅读文本,并结合视频资料,想象燕子飞翔的舞姿。 三、知识与技能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2、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光彩夺目。 2、学习作者由近及远细致观察的方法及拟人、比喻等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用具: 课件、生字卡片、视频资料(燕子动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没有听过一首歌《小燕子》,看到小燕子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篇课文《燕子》。(出示课题齐读) (一)授新课,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文章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a) 读准字音:开火车读,个个过关。 b) 讨论识记难记的生字、不懂的词语。 c) 出示生字词集体点拨:“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掠”是撮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燕子的? 4)集体交流。(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描写)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什么?(燕子的外形特点) 2、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3、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反复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活泼的基调) 4、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巩固字、词,指导书写6个生字 1、出示本课生词: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沾了一下水面、飞倦了 2、出示生字“燕、聚、增、掠、稻、尖、偶”认读、组词 3、自己观察识记,集体点拨: “燕”的上部分是“廿”,不要错写成“艹”;注意“聚”的下面不要写成“水”;“尖”,上小下大,“稻“右下部第一笔是撇,中间横没有连着。 4、师根据需要范写,学生书写练习。 教学反思 《燕子》这是一篇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一下以下几点: 一、导入自然,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歌曲导入,在激发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注意到小燕子春去冬来的迁徙习惯。 二、注重感悟,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1、在上课文第1自然段时,“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2、我重点抓住了“凑成”和“组成”两个词语进行比较教,同步让学生理解词语用法的不同。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文本当中。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有利条件,更好地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一定的情境,让课堂与生活不再分离。例如:我在将呼呼的风声和小燕子叽叽喳喳的叫声放给学生听,让学生感受当时天气的恶劣以及得救后小燕子的欢快。当学生从语言文学中感受到了小贝蒂不在乎饥饿、寒冷、危险,只在乎燕子,一心想救燕子时,我适时出示课文插图,以此来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看图后结合小贝蒂的动作、神情,想一想小贝蒂仿佛在对小燕子说些什么?此时,学生情感的火花被点燃,思维的火花被激发。因此,她们进入了文本,把自己当成了小贝蒂,学着小贝蒂的动作、神情,深情地对小燕子说着。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