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范文

精选小学语文课文教案集合五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课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能区别多音字“哄”、“吗”的读音,理解11个新词的意思,能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2、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

3、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4、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样子的,懂得遇事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教学点与难点

1、让学生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理解老人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推理的过程;能用因果倒装句式正确地把老人的推理过程说出来。

2、培养学生预习课文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平时多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

三、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区别多音字“哄”、“吗”的读音。

3、能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4、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1)投影骆驼图后问:这是什么动物?谁能说说骆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2)投影“从前有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问:“走失”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丢失”吗?

(3)商人走失了骆驼,于是就发生了一个“找骆驼”的故事,出示:13找骆驼

(4)看了课题,你想知道那些问题?

2、引导质疑

(1)听课文录音,想想刚才提的问题,那些听了录音就解决了。

(2)今天老师还要教给大家一种新的预习课文的本领。出示“阅读提示”,通过学习“提示”,明确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课文,学会提出不懂的问题”。

(3)指导预习课文的方法与步骤。

①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的音;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分析生字的形,记住字形。

②划出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想想新词的意思。把不理解的词语写在作业本上。

③再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句子和内容下划上“—”线,打上“?”。

3、反馈交流,评析学生提出的问题。

(1)认读生字卡片。

(2)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对有价值的问题要及时表扬肯定,对“偏题”要妥善处理

,正确引导。

(3)紧扣阅读训练重点及学生预习前、后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结。

4、完成作业。

(1)《作业本》题2。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并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式补充完整。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检查生字,听写生字。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2)这段主要讲什么?从那里看出商人的心理很着急?用着急的语气读读商人的话。

3、学习2—9自然段。

(1)布置自学。要求:①轻声朗读2—9自然段。②同桌讨论:老人知道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有那些特征?老人说得对吗?你从哪儿看出来?

(2)反馈

①让学生用“老人知道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

”的句式说出骆驼的三个特征,先分三句说,后综合起来说。

②商人三次回答老人的话是怎样说的?

③比较“是的”、“不错”、“对极了”的异同,说说商人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④“忿忿”是什么意思?商人的心情为什么会转喜为怒?该怎样读出“忿忿”的语气来?

(3)分角色朗读2—9自然段。

4、学习第10自然段。

(1)默读第10自然段

,思考:老人并没见过商人的骆驼,可却能那么准确地说出骆驼的特征,这是为什么?请把老人得出结论的依据找出来。

(2)“不紧不慢”是什么意思?

(3)请用“不紧不慢”的语气说说老人的话。

(4)练习用因果句式说写句子。

5、作业:(1)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2)抄写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遇事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继续进行因果句式的说话训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复习。

(1)听写词语。

(2)分角色朗读1—9自然段。

(3)请你用不紧不慢的语气,仿照例句回答商人的疑问。

2、继续学习第10自然段。

(1)齐读“至于……顺着它的脚印去找”句。

(2)理解“至于”的意思。

(3)仿照例句说话。

3、学习第11自然段。

(1)齐读第11自然段,看看商人找到骆驼了没有。

(2)“果然”是什么意思?“果然”说明了什么?

4、总结。

(1)老人为什么能帮助商人找到骆驼,你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2)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还知道了什么?

5、课堂练习:《作业本》3、4、5题。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培养想象能力,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样子、游人的感触和话语,写一段话详细描述。

4.引导学生领悟保持生态平衡、保护地球的意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揭示课题。

板书:葬礼

讲述:一般指人死亡后所举行的一种殡。

葬仪式.叫“葬礼”。用彩笔在“葬礼”前加“特殊(sho)的”

问:看到这一题目,大家会提出哪些问题?

(1)为谁举行葬礼?(2)为什么要为它举行葬礼?(3)为什么说这是特殊(不同于一般)的葬礼?

2.教师指定:这些问题问得有道理。我们研究课文之后就能弄明白。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画出文中含生字的`词语,根据所注拼音读准字音。

(2)查字典、问典弄清下列词语的意思。

枯竭:(水源)干涸。垂危:病很重将要死去不辞而别:辞:告别。

奄奄一息: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一息,一口气。只剩下口气,形容临近死亡。课文中指瀑布即将完全消失,下旬:十天为一句。每月21日到月底的日子。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晤的意思。

水帘、预测、骄傲、唤起。

(4)指导书写下列几个字:垂、竭、葬。

2.各自渎课文,思考:如果按“举行葬礼——瀑布今昔——决心保护”分段:

[一(1)二(2-5)三(6-8)]

三、精读训练

1.默读第一段。

思考:这一次葬礼“特殊”在哪里?[地点特殊:在……河上;主持人特殊:巴西(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总统;对象特殊特殊垂危枯竭:一条瀑布]

2.指名朗读第二段。

(1)“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指什么?(第1自然段中总统为瀑布举行葬礼)哪几个自然段回答厂这个问题;(第3—5自然段)

(2)读“但这雄伟的景观,竟然不辞而别”。

①“竟然”是什么意思?(有点出乎意料)“不辞而别”呢?(课文中指瀑布的消失)

②“这雄伟的景观”指什么?(默渎第3自然段,指名描述,用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雄伟壮观”)

③为什么会不辞而别?(两个原因:用水毫无节制,森林被乱砍乱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

(3)“见到这样的情景”指的是怎样的情景?(逐渐枯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

(4)小结要点:

①学习课文上下衔接、呼应的写法。

②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由于人为的破坏,将要完全消失。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3

《珍珠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精心撰写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描写了人鸟相亲的动人历程,揭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道理,情文并茂,寓理于事。我班的孩子比较喜欢动物,对动物有爱心,所以我选择这篇课文进行教学。从上课的情况看,我的教学有以下亮点:

一、创设情境,注重激发学生情感。开课伊始,优美的钢琴曲在学生的耳畔萦绕,各种美丽的鸟儿图片一张张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姿态万千的鸟儿,清新、幽静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让人看了有种和谐的感觉。这不仅触发了学生心底深处的感情,也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巧妙地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重视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而实施探究性、创造性阅读,关键在于我们要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方能引导他们去搭建自主探究和发现的平台。设计这堂课时,我没从头开始,而是叫学生找找“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由此引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中心。指导学生读这句后,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针对这句话提出问题。学生毫不犹豫地道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团:“作者是如何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谁信赖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将四个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了黑板上,接着抓住第一个问题:“作者是怎样照顾和呵护珍珠鸟的?”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词、字探究。问题是孩子们自己提出来的,所以无论是自学,还是小组合作学习,他们都非常的投入,交流时也妙语连珠。

三、结合学生的感悟,随机指导朗读。在交流“作者是怎样照顾和呵护珍珠鸟”时,有一个学生谈到作者称呼珍珠鸟为“小家伙”,突出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还结合父母平时称他为“小家伙”进一步说明。我觉得他体会得很独特,随机让学生找到出现了“小家伙”这个词的句子,自己反复朗读体会。学生自由读完后,我又指名读、部分读、齐读,在一遍遍朗读中,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鸟深深的爱。

四、对教材的合理拓展,为课堂增添了精彩。教学快结束时,我设计了两个很有创意的环节:一是“给文中插图起名”。在学生读完第13自然段后,我出示书中的插图,并深情地配上话语:“在作者眼里,珍珠鸟太可爱了。小鸟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呀!你能试着这幅图起个名字吗?请写在插图的旁边。”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扩散思维,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概括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起的名字五花八门:“爱”、“信赖”、“特殊的父子”、“温馨的一家人”……二是“自行编写信赖格言”。这一环节的精心设计,从学生的精彩发言(如,“信赖是阶梯,让我们走向成功”、“信赖是一双紧握的手,我给你力量,你给我力量”、“信赖是一座彩虹,让我们心相连”……)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学生在编写格言的时候,对自身健康品质的形成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当然,教学中我也觉得有遗憾,最主要的是朗读指导还少了些。这也是阅读课文一直困惑我的一个问题。我们的阅读课文篇幅比较长,但要求一节课完成,容量可想而之,因此,很多时候是匆匆而过。在以后的阅读课文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如果各位同仁有好的建议请赐教。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文中出现的四个字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感受钱塘江大潮来时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光秀丽,你一定去过许多旅游胜地、大山名川,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一起去欣赏一下自古以来被誉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

板书:

观潮

(齐读课题)

二、预习入手,了解学情

1、昨天回家都预习了吗?读课文了吗?老师把检查的权力交给大家:

⑴ 同桌互读互查:

同桌互相读课文,每人读一段,合作将这篇文章读完,看是否读正确、流利了;如果你的同桌读得好,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扬他,如果你的同桌在朗读时遇到了困难,也请你帮帮他,好吗?

(反馈情况:获得表扬的同学请举手。)

⑵ 检查生字读音情况:

课文读过了,生字词语一定难不倒大家。

课件依次出示词语:

据说 笼罩 薄雾 犹如 霎时 余波 恢复 涨高

闷雷滚动 人声鼎沸 踮着脚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风号浪吼

(开火车读,齐读。)

⑶ 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吗?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委、补”等8个生字,会写“员、青”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愿意为他人服务。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教学设想】

本课识字量不大,可以在指导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采用交流读与评价读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识字。“我选我”,这是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小学生,“我选我”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选劳动委员这件事情本身。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对自己要有信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课题导入

1、板书课题,学生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畅所欲言。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小组分自然段朗读。

4、全班齐读。

三、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想一想,“我选我”这句话是谁说的?我选我干什么?

2、再自由读课文,告诉大家自己读懂了什么?

3、指导有感情朗读。

4、讨论交流:

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⑴自由发言。

⑵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进一步体会。

四、创造性的演读课文

1、师生表演。

2、小组内表演。

3、各组推选优秀“老师”、“王宁”上台表演。

五、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已经和生字成为好朋友的大声叫出朋友的名字。

2、找一找:

师出示生字卡片,生从文中找出它的朋友,并叫出他们的名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带有生字的短文,引导学生读一读,巩固生字。

二、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

1、齐读课文。

2、发表见解:你认为王宁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三、找优点

1、小组内互相说说同学的优点。

2、集体交流。

3、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优点。

4、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因此,我们对自己要有信心。

四、句子训练

1、课件出示:

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

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是李小青。

2、学生练习读。

3、仿照例子说句子:

课件出示:

刘爽是我的好朋友。

小明是我的同桌。

4、学生练习。

五、学写生字

1、小组讨论课后“我会写”中的生字,应该怎样写才能写得漂亮一些。

2、集体交流,互相提醒,教师范写点拨。

3、学生描红仿写。

【板书设计】

爱劳动

王宁有礼貌我选我

关心集体

【教学后记】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较感兴趣。识字放在熟读课文之后,学生掌握较好。在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时,也是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从效果上看,二年级的孩子对课文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还应适当进行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从课文延伸到实际生活,让学生发现自己以及别人的优点,增强自信心。课后的读读说说,在读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有的同学有时会出错,应多加练习。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6:4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