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年级《画鸡》教学设计 |
范文 | 一年级《画鸡》教学设计 一年级《画鸡》教学设计1一、设计理念 《20xx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课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创造条件教学生逐渐学会拼读音节外,还应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渐懂得归纳识字的方法,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文内容是一首古诗《画鸡》,作者唐寅。全诗描绘了一只红冠白羽、漂亮威严的雄鸡。古诗不用讲解,学生反复朗读,看看插图大致领会就行了。重点是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在反复朗读、背诵中增加语言积累。朗读仍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出诗句的节奏感。 三、教学目标: 1.学会“平、生、千、门、万、户”六个生字,认识部首“? 2.认识“鸡、满、雪、轻、言、语”六个字 3.朗读、背诵课文 4.观察说话能力 5.学习公鸡的勤劳,不懒惰 四、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句子意思,练习说话。 五、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六、教学策略 替代式教学策略。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具准备: PPT 九、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学习拼音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下面老师像考考大家拼音学的怎么样,老师呀,想和同学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猜”。 (圆圆脸蛋梳小辫a 一根小棍l 一把椅子h左上半圆q 右上半圆p 左下半圆d 右下半圆b) 生反馈。 2.师:同学们真棒!(出示字母卡片j)同学们认识这个拼音吗?(出示生字卡片鸡),认识这个字吗?今天,有一只大公鸡也走进我们的课堂,要和我们一起学习呢!(点击PPT出公鸡的图片) 3.师:你们认识它吗?它平时有哪些生活习惯呢? 生反馈。 4.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画鸡》就是写大公鸡的。(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5.师:(过渡)下面我们就正式走进这首古诗,大家想知道课文写了大公鸡的什么吗?(想)好,请大家打开书本47页,边指着课文的生字边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每个字的读音。 (二)简介作者 1.师:同学们听了老师的朗读课文后,你们觉得大公鸡漂亮吗?你们知道是谁把大公鸡描写得这么漂亮吗?大家刚才还表现得不错,老师就告诉大家吧。 2.简介作者:明代时候,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唐寅,也就是唐伯虎,写字、画画、做诗样样都很棒,他很喜欢大公鸡,有一次,他看到一只漂亮的大公鸡,就把它画下来(PPT出示课本插图),还写了一首诗,(ppt出示诗)题目叫《画鸡》。 (三)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师:你们想不想自己感受下唐伯虎笔下的公鸡呢?(想)那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怎么办呢?生反馈。(1.问别人;2.用拼读拼读音节) 2.师:老师知道好多同学都已经会读了,现在请几同学来读读这篇古诗。 (注意:你们的眼睛紧盯书本,右手紧紧指读生字)。 3.师:这位小老师读得怎么样呢?(同学们个个都是小小评委家。)。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想参与朗读了,现在请大家一起把这篇古诗齐读一遍。(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4.听到同学们的朗读,生字词宝宝都从文中跑了出来,大家请看。 (点击:雪白 满身 红冠 平生 走将来 千门万户) (1)师:请位同学来读读这些词语。你来当小老师,你读一个词一遍,同学们跟读三遍。 (2)师:同学们可真厉害,把所有的词语宝宝都安抚了,可调皮的生字宝宝还是想和你们一绝高下。(出示生字:画 鸡 雪 生 千 平 户 开)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a. 那请位同学来读一读。b.你们挑选自己喜欢的生字来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呢?(1.猜字谜。平:一字五笔,有些出奇,六十又差,八十有余;千:一个字,有十撇。2.编故事。生(牛一):它是牛小壮,在跑道上奔跑。3.看实物。门:观察教室的门框,学习“门”字。) C.现在同桌互相读一读,你认为读得好的,你就给他画个大笑脸,奖励他;你认为读不好的,你就帮帮他。开始----- (3)师:老师看见同学们都很仔细地认读每个生字,我可想听听。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些生字宝宝。 (4)师:在拼音王国里,我们已经和声母结交为好朋友。你能找出这些生字宝宝的声母吗?请个同学来找找。(点击红色),你们和他找的一样吗?(一样。)给自己来点掌声。 师:书本中还有哪些生字的音节带有红色的呢?请把它们圈出来。(出示古诗的音节,请位同学带着书本上来,和同学们分享。) 师小结:每个生字宝宝都有它自己的音节,每个音节中都有属于它的声母,这就是拼音王国的妙趣所在! (5)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捉迷藏”的游戏。一起把字宝宝送回古诗中,由老师随意读出本课生字,你们听到后迅速用笔在文中找到,并用圆圈圈出来。(评价:你们的耳朵可真灵敏。动作可真迅速。) (四)整体感知 1.出示第一句诗句 师:同学们齐读这句话,你知道诗中的公鸡是什么样子的吗? 生反馈,师板书(头上红冠、满身雪白) 2.出示图片,让学生看一看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理解“头上红冠”和“满身雪白”(边看图边讲解:头上鲜红的鸡冠,不必裁剪,天生就像一顶将军帽) 师: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公鸡呢?(生:漂亮) 3.师:你见过平时走路的大公鸡吗?你能来走走给大家看看嘛? 师:这又是一只怎样的大公鸡? 生回答:威武、神气的大公鸡。(师板书) 4.指导朗读第一句诗句。 (1)师: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一句话。看看谁读出的大公鸡最漂亮、最神气。 (2)师:一二组齐读,三四组齐读。 小结: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觉得你们都能成为一只只漂亮和神气的大公鸡。 5.学习第二句诗句。 (1)出示句子: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只大公鸡,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见过大公鸡的叫声吗?有谁知道它一般在什么时候叫?大公鸡怎样叫? (生反馈:我见过大公鸡一大早太阳升起就站在山坡上大叫。我听过过大公鸡“喔喔喔”地叫。) (2)师:为什么这么神气的大公鸡平时不会喔喔地叫呢? 生反馈:怕吵醒熟睡中的人们。 (3)师:我们轻轻地读读这半句诗句。 师:在现代的社会里,我们有会报时的时钟,提醒人们时间。(点击图片)可在诗人唐寅生活的那个古代里,是没有时钟这一类物品,每天早晨,太阳升起来,只能靠大公鸡的叫声叫醒晨睡中的人们。因此,大公鸡的这么一句“喔喔喔”叫,千家万户的人们都醒了,(出示句子:一叫千门万户开。我们来读读这句话。)人们会去干些什么呢? 生:农村里的农民伯伯起床干活了,人们从被窝里爬起来,开始一天的工作。 生:小朋友们都会背着书包到私塾里读书。 生:妈妈会起来煮香喷喷的早饭。 师:是呀,天刚一亮,大公鸡就叫醒农民伯伯起床干活了,农民伯伯很勤劳,大公鸡起得比农民伯伯还要早,大公鸡勤劳吗?你喜欢这只勤劳的大公鸡吗? 师:请喜欢这只公鸡的学生齐读古诗。 师:大公鸡除了叫醒农民伯伯,还会叫醒睡懒觉的小朋友呢,不信,你听——(师播放课前准备好的动画课件) 师总结:是呀,大公鸡天一亮就起床了,叫醒了睡懒觉的小朋友,帮助了他们,大公鸡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向大公鸡学习,每天早早起床不睡懒觉。 (五)师生齐读古诗,会背的试着背一背。 (六)总结全诗,激发兴趣 唐寅看到大公鸡很喜欢,就为大公鸡做了一首诗。老师呀,也很喜欢这个大公鸡,可是老师不会作诗,老师就把它拼下来了,(出示图片),那么同学们,你们喜欢公鸡吗?那让我们也动手画一画吧! (七)作业布置 1.画一只公鸡。 2.背诵《画鸡》这首诗。 板书设计: 画鸡 头上红冠 漂亮 神气 满身雪白 勤劳 教学反思: 《画鸡》是明代唐寅用诗歌赞美鸡的古诗。在单元中,学生能通过这首古诗直观感受字与拼音的关系。 低年级学生对于古诗的内容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在备课的时候,没能全面的深入研究低年段的语文课程目标,导致诗歌内容挖掘得较深,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课件当中现代时钟的报时和古代公鸡报时的环节须进行调换放映顺序,先让学生感受现代是由时钟的报时,而古代由公鸡随太阳的升起报时,感受公鸡的起得早,进而体会它的勤劳精神。但这一环节,我花费的时间过长,导致教学效果重难点无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初读课文时,全班的朗读效果不佳,我应当及时地进行范读,不要马上进入让他们自己在读诗歌,这样会浪费时间。认读生字环节,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认读,加强学生的记忆。最后画鸡的环节可以删除,可把动笔写的环节加进随文识字中,教学流程会更流畅。 一年级《画鸡》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认识最少5个以上的字体。 2、顺畅地朗读古诗,进一步体会拼音识字的乐趣。 3、理解诗意,背诵古诗。学习公鸡勤劳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公鸡与人们的关系,并能学习公鸡勤劳的好品质。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拼音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学习拼音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老师想和你们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称叫“我说你猜”,师说顺口溜,生接答出声母b p m f d t n l(师:6就像个—— 生接答:b b b) 2、出示拼音卡 j,再出示卡 ji,生齐读,师再出示“鸡”字,利用拼音读准“鸡”的读音,师生总结认字方法:拼拼音(师板书) 3、引出课题“画鸡”,生齐读课题,生说说你知道的公鸡是什么样子的? 二、新课 (1)、初读古诗 1、生自读古诗。要求把你不会读的字圈起来。 2、同桌互读古诗,互相解决问题,看看圈起来的字读什么。(师生一起总结认字方法:问)师板书。 3、听课文录音,学习朗读。(师生一起总结认字方法:听读识字)师板书。 4、抽生读古诗。(师生一起检测抽读同学的字音是否读准了) (2)、学习字词 1、师范读古诗,要求生听清字音。 2、出示生词:雪白 满身 红冠 平生 走将来 千门万户 ①小老师教读词语。 ② 男女生合作读。 3、学习生字,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①出示生字:画 鸡 雪 生 千 平 户 开 ②先请小老师教读,再请生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学生1: “平”字和我们学过的苹果的“苹”读音是一样的,只是比“苹”少了一个“草字头”。(师总结记忆生字的办法:利用熟字对比记忆) 学生2: 我知道“千”字是“十”字头上加一撇。(师总结记忆生字的方法:熟字加一笔) 学生3: 我是这样记“鸡”的,左边一个“又”,右边一个“鸟”,合起来就是“鸡”了。(师总结记忆生字的办法:加一加) 学生4: “雪”字是由“雨”和倒着的“山”组成的,可以这样记:山上总是下雨,天气变冷了,雨就变成了雪花了。(师总结记忆生字的办法:用会意字编故事) ③识字游戏:“好朋友再见”、“捉迷藏” (好朋友再见:生读对黑板上的字卡宝宝,师就把字宝宝从黑板上取下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捉迷藏:师生一起把字宝宝送回古诗中,由老师随意读出本课生字,学生听到后迅速用笔在文中找到,并用圆圈圈出来。) (3)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生翻开书,齐读古诗第一句。 ①师:读了古诗,你知道诗中的公鸡是什么样子的吗? 生回答,师板书(头上红冠、满身雪白) ②出示图片,让学生看一看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理解“头上红冠”和“满身雪白” ③师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大公鸡? 生回答:漂亮的大公鸡、威武的大公鸡。(师板书) 师抽生读第一句,看看谁读出的大公鸡最漂亮,师生评议。 2、学习第二句。 师:大公鸡除了漂亮,它还会喔喔叫呢?你们知道大公鸡都在什么时候叫吗? 生齐读第二句古诗。 师:是呀,天刚一亮,大公鸡就叫醒农民伯伯起床干活了,农民伯伯很勤劳,大公鸡起得比农民伯伯还要早,大公鸡勤劳吗?你喜欢这只勤劳的大公鸡吗? 师请喜欢这只公鸡的学生齐读古诗。 师:大公鸡除了叫醒农民伯伯,还会叫醒睡懒觉的小朋友呢,不信,你听——(师播放课前准备好的动画课件) 师:你刚才看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生回答) 师总结:是呀,大公鸡天一亮就起床了,叫醒了睡懒觉的小朋友,帮助了他们,大公鸡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向大公鸡学习,每天早早起床不睡懒觉。 3、师生齐读古诗,会背的试着背一背。 三、巩固练习 ( )( )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 )走将来。 ( )( )( )敢轻言语, 一叫( )( )( )( )开。 四、板书设计 画鸡 漂亮 威武 (的)大公鸡 (人类的好朋友) 勤劳 教材分析: 《画鸡》是北师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9单元“字与拼音(二)”中的一首古诗。这是明代唐寅的诗,诗人用笔墨画鸡,用诗歌赞美鸡,画与诗形成完美的整体。在学习这首古诗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己拼读音节,通过反复地诵读,体会到拼音识字的乐趣,以及利用熟字巩固拼音的情趣,加深理解字与拼音的关系。在教学识字时,不要脱离语境,孤立识字,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古诗过程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然后再认识单个的汉字。 学生分析: 在学习《画鸡》这首古诗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前8个单元的生字,有了一定的认字基础,并且学习了a o e iu ü 6个单韵母,还学习了“b p m f d t n l”8个声母。所以,《画鸡》这首古诗中,“头上、不用、红、雪白”等生字学生已经认识了,本课的新生字“画、鸡、户”可以让学生用拼音来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教学时,就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到拼音识字的乐趣。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