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小学数学《认位置》的教学设计
范文

小学数学《认位置》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8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认位置》的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认位置》的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教材P10—P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使学生初步感知我们生活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难点:使学生准确的分辨左、右两个位置。

2、意识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

教学准备:

教材配套光碟及自制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上、下。

1、(上课之前,老师检查一下小朋友们的课前准备)刚才老师检查了一下,我发现××、××等小朋友的课前准备做得非常好,现在我想请一个小朋友介绍一下,你的书和文具盒是怎样摆放的?

生:文具盒在书的上面,书在文具盒的下面。

2、你们都是这样做的吗?真能干!现在请你们根据教室里物品的摆放情况,用上面、或下面说一句话。

3、想一想,摆一摆:

把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书的上面,把尺子摆在文具盒的上面,把本子摆在书的下面。

想一想,什么东西在最上面?什么东西在最下面?你能试着摆一摆吗?

二、认识前、后、左、右。

1、小朋友们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按要求打手势。

如:上、下、前、后、左、右。

2、真不错,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坐在你前、后、左、右的同学分别是谁?

指名介绍——同桌互相介绍。

3、坐在一起的几个小朋友,你们都互相认识了吗?现在请你们向后转,再介绍一下坐在你前、后、左、右的同学,好吗?你们发现了什么?

4、想一想,站一站。

(1)学生A在学生B前面,学生C在学生B后面。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

(2)学生A在学生B左边,学生C在学生B右边。谁在最左边?谁在最右边?

5、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这节课呀,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呢?

学生总结:

(1)上下、前后、左右这六个方向,会用这六个方位词进行说话。

(2)知道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必须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或谁在谁的下面。”

这些知识你们是否都学会了呢?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我们一起来做有关练习题好吗?

三、巩固练习。

1、教材P13第3题。(出示课件)

瞧,小明的玩具柜上摆了一些什么东西呀?

你看到小飞机的上、下、左、右各是什么东西呢?你还能怎么说呢?

那小熊猫的四周又摆放了哪些玩具呢?

说得真棒!那电话、小兔子、小汽车等等,它们的四周又摆放了什么玩具呢?

2、教材P13第4题。(出示课件)

这是一个小朋友在海边拍摄的照片,现在就请四个小朋友一组观察这张图画,你能用上下、前后、左右来表述画中物体的位置关系吗。比比哪个组说得最好,说得最多。

3、教材P13第5题。

下课铃响了,我们都要到操场上进行课间活动,班主任××老师告诉我们上下楼梯时应该怎么走呀?(靠右走。)为什么呢?

(出示课件)小朋友们看,那这幅图上的小朋友,他们中间谁走错了呢?(小红)

如果只有小红走对了,我们应该怎样规定?这样规定好吗?为什么?

4、下课出教室游戏:

老师站在教室的中间(二大组的第三、四座的位置)

师:我左边的小朋友出教室;

我前面的小朋友出教室;

我后边的小朋友出教室;等等

小学数学《认位置》的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0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在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课堂常规,学会在老师的组织下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教学教程:

一、导入新课

游戏一:说口令做动作

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手摸后脑勺。(感性认识上、下、前、后)

游戏二:说口令做动作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性认识左右)

揭示课题:我们在认识了上、下、前、后、左、右之后,就可以利用它们来认识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例题

出示情境图。

谈话:在图上找到小刚和小芳,小刚会说小芳在他的哪面?小芳会说小刚在她的哪面?你和你的同桌分别扮演小刚和小芳,说说看。

指名回答,要求把话说完整。

谈话:你能说一说小刚和小芳的课桌上,练习本和课本的位置关系吗?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看能不能完整地说两句话。

小组活动后指名回答。

提问:你还能用左、右描述图中其他的人和人或者物体和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到黑板前指着图回答。

提问:你还能看着图用上、下或前、后说一说吗?

同桌互相交流后,指名到黑板前指着图回答。

三、组织练习

谈话:刚才同学们观察课堂上的画面,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了人与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下面我们联系生活实际或者观察画面,用学到的本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1、 做“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说一说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哪一位同学?

指定几人回答,其中包括坐在边上和角落里的学生。

2、 做“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食品橱图。

提问:谁能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一说食品橱里放了哪些食品?

苹果上面是什么?你看着图还能怎样说?

3、 做“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按老师的要求在课桌上摆东西,看谁能都摆对。

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书的右面,把学具盒摆在书的左面,把尺子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同桌互相检查摆得对不对。

4、 做“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插图,让学生观察。

5、 做“想想做做”第6题。

提问:图中有几朵红花?几朵黄花?红花左边有几朵花?右边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四、全课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认识了上、下,还有什么?你能用上、下、说两句话吗?你能用前、后或者左、右说两句话吗?

小学数学《认位置》的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要求: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教具准备:粉笔盒、书本、尺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观察:小朋友们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 到了什么

(黑板、讲台、课桌、小朋友等)

2、设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板书:认位置)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各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

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

2、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

(2)组汇报。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的前面。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3、分组讨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

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如:--在--的前面

--在--的后面

--在--的上面

--在--的下面

指出: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5游戏。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

上 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你拍拍,我拍拍,上、下、前、后认得准。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一题。

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

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

2、"想想做做"第2题。

(1)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

(2)小给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

(3)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3、"想想做做"第3、4、5题。

情景1: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高兴地赶来了。(投影演示动物图)

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讨论后汇报。

情景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队。

上来排队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

情景3:(投影演示冰霜)

小朋友,你能根据冰霜里的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 句话吗?

情景4:最后,小动物们还邀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呢!(投影演示组合家庭影院)

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交流后汇报。

四、总结评价。

1、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哪些本领?

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2、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教学后记:

1 学生对于前后、上下的区分较易掌握,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2 学生对于左右就比较难掌握。精品源自地理科 ..,认位置教案

小学数学《认位置》的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在具体环境里体会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2.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能按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要求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习惯,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能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难点:通过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能按上下.左右.前后方位的要求体会一个物体的位置是与另一个物体相对的。应用所学知识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课件教室挂图。

2.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学具盒。

教法学法:

1.启发诱导,激发求知欲。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促成。

教学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确定物体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小学生就有日常生活中上下、左右、前后方位的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主导作用,抓住儿童年龄特点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以及想一想练一练,开展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领悟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内容,大家猜一猜?{教师在空中指出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激发学生求知欲}

2.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位置,看一看.比一比谁学得最棒。

3.板书:认位置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教室图

(1)a.图上画的是仕么地方?画上画了些仕么?

b.上课时同学们要发言,我们要举哪一边的手?

同学们回答的真棒!现在请大家举起右手,好那另一边的手是……

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课桌上的作业本在书本的哪一面?那么书本又在作业本的哪一面?

c.谁还能像这样看着图说一说呢?

(2).谁能完整的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说一说教室里都有些什么?

(3).教师小结:

今后我们还会经常用到上下、前后、左右等等,希望小朋友们要分析清楚,认清位置。

2.想想做做。

{1}做游戏。

a.教师示范。

b.师生共同游戏。(教师下口令,学生根据口令做一做)

(2)想想做做2

说一说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谁。

(3)想想做做3

分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各种物品摆放的位置。

(4)想想做做4(摆一摆)

a.帮助孩子理解题意。

b.动手摆一摆.同桌交流说一说。

(5)想想做做5

a.教师示范说一说。

b.集体交流,说一说,看其他小朋友可以怎么说。

(6)想想做做6.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位置,今后在日常生活种经常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小朋友们要分清楚。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都认识了哪些位置,并用手指一指?(让小朋友们自主发言,想一想说一说,今天都学了些什么知识,便于总结也可以及时反馈信息。)

四、板书设计:

认位置

上下、左右、前后

五、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玩具坦克在小男孩的()边,小狗在小男孩的()边,剪刀在小狗的()面,小狗在剪刀的()面。

六、教学反思

《认位置》这一单元教学原以为很简单,学生在生活中早就接触过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也能分清楚这些方向,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

小学数学《认位置》的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课堂常规,学会在教师组织下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教学难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出示谜题: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能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谜底:手。)

二、知识新授

教学左、右

1、区分左手、右手

提问:你还用右手做什么事情?你用左手做什么事?

生回答后总结区分左右的方法。

2、找一找、说一说身体上还有哪些部位有左右之分。

3、由身体中的左右引出课题:认位置(板书课题:认位置)

4、出示书上主题图,请生观察。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5、学生用左、右来描述数学书和练习册、四位小朋友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说出区分方法。

教学前、后、上、下、

1、学生体会上、下、前、后四个方向,并且用上下、前后来描述图中物体的位置关系。

2、说一说班级里物体的位置关系。

三、巩固新知

1、小游戏:小小机器人

2、想想做做

四、课堂小结

请学生来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并在回家以后找出家里各种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说给家长听。

亮点:

1、刘老师的课前热身方法挺好,通过一首小儿歌,让学生明白规矩。

2、刘老师的语言亲切,教态自然大方。课堂习惯的养成,训练到位。如:小小手,叠叠放;小嘴巴,闭上它;小眼睛,看老师等,老师的口令一出,孩子们反应积极迅速。

3、体会位置的相对性是本节课的难点。刘老师在解决难点时,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让孩子们区分位置,借助身体的器官进一步感知位置的相对性。

4、整节课的学与玩相结合,在玩中既放松了,又巩固了本节课的重点。

小学数学《认位置》的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

《认一认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6个汉字,读准字音。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理解本课汉字的字义。

教学重难点:

本课所要认识的汉字中大部分是孩子不太常见的',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引导孩子理解其意思并认识其字型显得较为重要。

教学准备:

课件、汉字卡片。学生准备小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刀戈弓矢牛马车舟”八个汉字。

2、理解汉字的意思,尤其是“戈”和“失”。

一、教学“刀戈弓矢”

1、放一段古时候打仗的视频。你看到了什么?

古时候,战士们打仗需要用到很多兵器,瞧,你认识吗?

(出图)

2、这些武器的名字你会读吗?自己借助拼音认一认,读一读。

强调“矢”是翘舌音

3、你知道每一种武器在战场上都有什么作用吗?

刀:你还知道什么刀?

戈:同学们看,这也是一种兵器,叫做“戈”,是用青铜制成的,突出的这部分上下都有刃,可以横着用,也可以钩杀。

弓箭:大家看,这两种兵器是同时使用的,你知道它们怎么用吗?

(可以拓展“杯弓蛇影”“惊弓之鸟”“离弦之箭”等成语)

4、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武器?

矛、盾、枪、剑、镖等(认识图片和文字)

二、教学“牛马车舟”

1、离开战场,来到生活中,如果你想出门,会乘坐哪些交通工具?

古时候的人怎么出门呢?(出示:图)

我的十分钟:

1、认图,识字

2、说一说在哪里见过?有什么作用。

3、汉字组词

三、认读8个汉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羽角齿革瓜果麦豆”八个汉字

2、理解汉字的意思,知道这些动物身体的部分由什么用,及农作物的特点。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授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八个汉字朋友,还记得吗?(出示)

多种形式认读。

2、今天我们要认识8个汉字,[出示:图和字]仔细看一看,读一读

二、互学:认识汉字

1、谁会读?做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2——3组)

2、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小组活动:

1、学习“羽角齿革”。

读一读:读准字音

说一说:说一说在哪里见过,或有什么作用。

想一想:给汉字找到词语朋友

2、“学习瓜果麦豆”

读一读:读准字音

说一说:瓜有哪些种类,果实有什么,豆有那几种,有什么用。

想一想:给汉字找到词语朋友

3、游戏:“谁的眼睛快”老师指字,学生抢读

3、齐读

四、总结

1、16个汉字一起出示

读一读,读出韵味

2、学生拓展阅读

板书设计:

认一认5

刀戈弓矢

牛马车舟

羽角齿革

瓜果麦豆

小学数学《认位置》的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方位。

2.使学生能够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小朋友们,请举起你的右手和左手。同桌互相检查一下,举得对不对。

提问:生活中你的两只手能够做什么呢?(学生议论、交流)

(1)上课发言要举手,(教师示范)应该举哪只手呀?

(2)我们写字时一般用的是哪只手呀?

(3)你注意过没有,解放军和警察叔叔敬礼时举的是什么手? 组织学生模仿敬军礼。

讨论:我们的右手还能做哪些事情?(学生讨论并交流)

提问:另一只手我们叫做什么?(左手)

谈话:我们都有两只手,左手右手有分工,双手协调齐 动作,相互帮助好朋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物体的位置关系。(板书课题:认位置)

二、观察情境,认识位置

1.认识左右。

(1)提问:把书翻到第9页,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举起的手是哪只手?

(2)提问:第一张课桌坐的是小明和小红,谁能说说小红在小明的哪面?小明又在小红的哪面呢?

追问:第二张课桌上放着练习本和数学书,说一说: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哪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哪面?

(3)讨论:你还能看图说一说吗?

学生可能说出:

①小刚在小芳的左面,小芳在小刚的右面;

②小明在小刚的前面,小刚在小明的后面;(如果学生 说不出来,可以直接提问:看图想一想,小明和小刚的位置 是什么关系?)

③小红在小芳的前面,小芳在小红的后面;

④国旗在黑板的上面,黑板在国旗的下面。 学生发言时,注意指导学生说清楚谁在谁的哪一面。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做游戏。

(1)讨论:在我们的身体中,还有像左右手这样的好 朋友吗?

(通过讨论并汇报,进一步认识左耳、右耳,左眼、右 眼,左脚、右脚。)

小结:我们身体右手的方位,就叫做左面;左手的方位,就叫做左面。

(2)谈论:人的手、脚、耳、眼都有左右之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要求听老师下达的口令,做动作。

①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

②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

③左手摸左耳,左手摸右耳;左手拍右肩,右手拍左肩。

小结:我们在描述位置关系时,一定要说清楚在谁的哪一面。

2.说一说。

(1)坐在你左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你右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你前面、后面的小朋友分别是谁?

(2)(请两位小朋友站在讲台前)谁在谁的左面?谁在谁的右面?

(3)(三位小朋友站成一横排)谁在谁的左面?谁在谁的右面?

再次强调说清谁在谁的哪一面。

3.看图说一说。

学生可能更多地用上、下描述物品之间的关系,要提示还可以用左、右来描述面包和牛奶的关系。

4.摆一摆。

(1) 把数学书摆在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后面,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面。

(2) 把文具盒摆在中间,把数学书摆在文具盒的左面,把学具盒摆在文具盒的右面,最后把尺子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5.排一排。

请一个小组6个学生上讲台,侧面对着底下的学生。

(1)提问:(指第二个同学)XX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请第三个同学照样子说一说。

(2)底下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排一排,说一说。

6.看图说一说。

(1)说说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 (2)月季花的左边有几朵花?右边呢?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略)

小学数学《认位置》的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2、使学生能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关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会到空间方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教学难点]

体会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比出来的,是相对的。

[教学过程]

一、儿歌引入,激发兴趣

1.以左、右手引入,初步感知自身的左右。

(1)谈话:我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知道了很多课堂纪律。老师问问大家,当我们在课堂上想发言的时候应该先怎么样?(指名回答)大家举手看一看?(学生在座位上举手)

提问:大家举的是哪只手?没有举起来的这只手是——(左手)谁来说说怎样区分左、右手?

(2)谈话: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在我们的身上你还能找出这样的好朋友吗?谁来说说?(要求学生摸着说)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想想做做”第1题)。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

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2儿歌教学,体会上下与前后

教学儿歌,学生边说边做:

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手摸后脑勺。

3谈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上下、前后、左右这几个位置(揭示课题:认位置)。

【设计说明:一年级学生中有不少学生对左右往往不太容易分清。用儿歌导游戏入富于生活气息,容易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认识左右的欲望,并初步对左右获得感知。】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题,出示情境图——教室。

(1)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里有些什么?(指名回答)

(2)说明:图中的四个小朋友分别叫小明,小红,小刚,小芳,你瞧他们上课坐得多整齐啊!你能用我们刚才学习的左和右来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3)同桌讨论,交流反馈,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

提问:有同学说“小刚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小结: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4)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提醒学生把话说完整。

______在______的前面。

______在______的后面。

______在______的上面。

______在______的下面。

小结:在描述物体间或者人和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前面、后面或者谁在谁的上面、下面。

2.小游戏(“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说说各是什么。(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8 20: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