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美术教案 |
范文 |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汇编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美术教案 篇1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面具的制作,使学生懂得面具是用图案、色彩对脸部、五官作装饰造型,学习用对印法制作面具。 作业要求 用对印法制作一件在化装晚会上用的面具。 课前准备 一、教师示范用品(面具范品两三件,设计稿一件)。 二、学生作业用品:水粉画用品。 教学过程 一、复3l日课:根据前一课纸浮雕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情况,表扬大胆想象的学生,引导学生回忆《脸谱》(美术欣赏)课讲授的知识,并让学生再观赏。 二、讲新课: 1,朗读课文。 2.提问:本课的面具与脸谱、纸浮雕面具有什么相近之处?(答案:都是在脸部作装饰,本课的面具是游戏的道具,其余两种是观赏品。) 3.讲解左上图及右上图少数民族艺人在制作面具时的照片内容。 4.指导学生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加深理解装饰造型的方法。 三、讲解对印法的特点及制作步骤,教师讲演结合,用事先准备好的设计稿演示。 1.特点: ①对印法适用于对称纹样的制作。 ⑨画稿及涂色只需画一半。 ②涂色时用色要饱和而浓烈。 ④有些线和点可直接将软管颜料挤到纸 ⑥大色块上的点或线应等色块颜色大致干了之后才加印上去。 ⑧对印时色块印得不满意可重印多次,直至达到满意效果为止。 2.对印法制作步骤(按课本的六个步骤讲演)。 3.教师展示范品,并与堂上示范制作的作品一并挂在黑板上。师生共同小结面设 计制作的步骤。让学生在其中体会到创造美的乐趣,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讲究卫生,不弄脏环境,养成美好的习惯。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设计制作一件有特色的面具。 五、讲评:以小组为单位,戴上自制的面具站到讲台上,让全班同学评价优劣。 小学美术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伞型,并能大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装饰伞面。 2、能快速、光滑地剪下自己设计的伞,并粘贴在画面的合适位置上,注意合理布局。 3、知道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关心。 活动准备: 1、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伞型,并能大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装饰伞面。 2、能快速、光滑地剪下自己设计的伞,并粘贴在画面的合适位置上,注意合理布局。 3、知道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关心。 活动准备: 1、背景图(粘贴好上一次画好的雨中的路人),2、音乐,录音机,3、 粗细黑笔,蜡笔、粘纸,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 1、律动入座 2、音乐情境导入 3、教师小结 二、说一说 1、你见过什么样的伞? 2、你喜欢什么样的伞? 三、画一画 1、请画下你喜欢的`伞的轮廓 四、剪一剪 1、请剪下小伞 2、请撑伞走一走 五、穿新衣 1、认识操作标记: 第一组是黑白线条装饰; 第二组是黑白线条与蜡笔结合装饰; 第三组是黑白线条与剪贴结合装饰。 2、自由选择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布局 3、撑伞走一走 六、去送伞 1、展现故事情境境,移情想象 2、送伞活动 (粘贴好上一次画好的雨中的路人),2、音乐,录音机,3、 粗细黑笔,蜡笔、粘纸,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下雨啦》 1、律动入座 2、音乐情境导入 3、教师小结 :下雨啦,人们都撑起了雨伞! 二、说一说 1、你见过什么样的伞? 2、你喜欢什么样的伞? 三、画一画 1、请画下你喜欢的伞的轮廓 四、剪一剪 1、请剪下小伞 2、请撑伞走一走 五、穿新衣 1、认识操作标记: 第一组是黑白线条装饰; 第二组是黑白线条与蜡笔结合装饰; 第三组是黑白线条与剪贴结合装饰。 2、自由选择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布局 3、撑伞走一走 六、出示背景图,引导幼儿去送伞 1、展现故事情境境,移情想象 2、送伞活动 小学美术教案 篇3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 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2、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教具学具:彩纸、挂历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 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它们归类吗?为什么? 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 二、发展阶段: 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展示各种形状。 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 师小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点、线、形状、色彩等) 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 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 有规则:几何形、几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 无规则:不规则形、自由直线形、自由曲线形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 师小结: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 2、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设计、制作一幅画。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 1、小组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用各种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或运用装饰像框等方面。 小学美术教案 篇4教学目标:1.培养想象力 2.学习在制作中发展创造性的思维并运用各种造形的技巧表现。 重点:学会立体造形并发展发散思维。 难点:运用造形的技巧表现自己的设计 教具:范例实物、图片 教学活动: 一、导入: 我做的乐器,不一定是为演奏乐曲。 主要是做出想象中的造型,学会享受创作的乐趣。 二、板示课题 同学们,老师请你欣赏当代设计师的设计。 请你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每个小朋友的感受都是不同的, 你一定有自己新的想法吧? 制作的材料有纸、黏土、竹┄┄ 分小组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三、出示范例 你想看一看别的小朋友的设计吗? 你觉得怎样? 想不想也来试一试? 四、作业选择: 可以用某一种材料来做个乐器,也可以用多种材料综合起来做。 即可做某一种已有的乐器,也可以自己设计的乐器。 小学美术教案 篇5教学目的: 1、认识重叠图案的艺术特点,增强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2、发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力。 教学重点:学习多种形式的重叠排列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处理重叠的遮挡关系。 教学具准备:课件、彩纸、剪刀、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展示课题)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见物体互相重叠排列的现象,今天我们来试试看物体互相重叠会产生什么效果。 三、授课 1、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通过欣赏这些重叠的图形你有什么感觉? 师归纳:通过把大小、形状相同或不同的图案运用多种排列方式进行重叠排列,能产生不同的美感。 2、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你们在生活中看见什么物体重叠排列,具有什么美感? 3、师示范步骤:先构思设计好图形后画出或剪出图形再进行重叠排列。 4、启发学生进行创作设计。 5、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 四、作业要求:画出或剪刀动物、人物重叠排列。 五、教师巡视辅导。 六、作品展示。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