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秋水》的公开课教案 |
范文 | 《秋水》的公开课教案 学生活动设计 1.组识学生进行三次诵读:第一次,正音正字,疏通文句;第二次,理清思路,领会主旨;第三次,背诵,领会庄子的风格。 2.组织学生制作文言知识卡片,以养良好习惯。 3.组织学生讨论庄子形象化的比喻,分析河伯慨叹的内容,深入把握主旨。 教具准备:投影仪课件 一、明确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其人 2.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3.当堂背诵,领会主旨,鉴赏语言及表达技巧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 著名学者南怀瑾这样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倒,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千百年来,道家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者人物便是庄子,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这样评价过他:“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今天我们就来感受其文章魅力。 (二)介绍庄子.(师生共同完成)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庄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建议该部分换用一些感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对庄子的兴趣和喜爱,不要让人误以为你对庄子有厌恶之感)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 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听录音磁带 2.组织学生诵读课文,制作文言知识卡片 第一次诵读,正音正字,疏通文字。 ①正音: 涘(sì)渚(zhǔ)少(shǎo)殆(dài) ②制作文言知识卡片(不是完全详尽的) 卡片一:古今异义 至于北海(至:动词“到”,于:介词) 望洋向若(联绵词,仰视的样子) 大方之家(修养高,明白事理) 秋水时至(时令,季节) 卡片二:通假 不辩牛马(辩,通“辨”) 泾流之大(泾,通“径”) 卡片三:词类活用 顺流而东行(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少仲尼之闻(形容词作动词,小看,也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为少)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