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 |
范文 |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快乐。激发学生热爱大草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牧民的勤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预习要求】 学生课前让学生了解感受牧民们的勤劳,搜集草原的美丽风光的美丽图片。 第 一 教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本课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悠悠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哪里?(板书:草原)(放录音歌曲) 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一起去美丽的大草原,看看那里的早晨是什么样的。(补充课题:的早晨) 2.师板书课题。 3.学习生字“原” (1)读一读生字,教学“厂字头”,与“广字头”有什么区别? (2)怎样记住字形?你会用“原”来组词吗? (3)生描红,仿写。 4.简介草原的有关资料。 5.齐读课题。 二、看图感知 看!你喜欢草原吗?你喜欢草原的早晨吗? 三、初读课文 1.那就翻开书,自己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2.能把课文再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听吗? 要求:请拼音小博士帮好你的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好朋友仔细听好,注意纠正错误的字音。然后两人再交换进行,开始! 3.练读了几遍课文,那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来表示。 4.生按要求自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5.出示生字检查自学效果。 6.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然后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课文。 三、指导看图。 1.小朋友已经把课文读了几遍,谁来说说,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2.(出示多媒体课件)你能按从近到远的顺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 1.这么的生字中,哪些是独体字:(无、民) 2.看课后笔顺表,自学它们的笔顺。 3.“无”的反义词什么?能为它们找朋友吗? 4.让学生质疑。 五、指导写字。 1.师指导: 民:第三笔竖提不能分两笔写,最后一笔斜钩写得要有弹性,钩要小,不能写成竖弯钩。 无: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 2.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板书设计】 5.草原的早晨 第 二 教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通过学文,让学生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激发学生热爱大草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5、草原的早晨(齐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自由表达) 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画面:黎明前的草原 (1)你们看到了什么?(四周都是黑乎乎的,远处的天边泛起了一点点白,一个人也没有,人们在睡梦中。) 小结:这就是黎明前的草原。 (2)你感觉黎明前的草原怎样呢?(很静) 读词:黎明的宁静 2.小朋友闭上眼睛,想想:天慢慢亮起来了,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铺满新绿的草原是什么样子?(先指名说,再看图说。) 小结:小草刚刚长出来,嫩绿嫩绿的,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多可爱的草原呀! 读词:铺满新绿的草原 3.黎明的草原一片宁静,是什么把草原从睡梦中叫醒的?(响亮的鞭声)对,是勤劳的牧民在天刚刚亮的时候用响亮的鞭声叫醒了草原, 出示句子:“啪!啪!”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 谁愿意当一回勤劳的牧民,甩起鞭子将草原唤醒? (抽生读,评价指导,齐读。) 4.铺满新绿的草原被勤劳的牧羊人用鞭声叫醒,草原醒来了,宁静的草原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草原上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一找你是从哪里看出草原热闹的? 2.汇报交流:(第一处) (1) 出示句子:一只只羊儿涌出了圈门,蹦跳着奔向无边的草原。 (指名读。) (2)比较句子: a、羊儿涌出了圈门,奔向草原。 b、一只只羊儿涌出了圈门,蹦跳着奔向无边的草原。 指名读句子,说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从多出的词语看出什么? (交流:第二句话中,“一只只”、“涌”写出了羊儿的多;“蹦跳”“奔”写出了羊儿的欢快,一只只羊儿睡了一夜又要去吃鲜嫩的草了,心里特别高兴,所以他们是蹦跳着走出来的;“无边”写出了草原的大。) (3)羊儿关了一夜,现在终于自由了,还可吃到鲜嫩的草,你觉得羊儿心 情怎样?(板书:羊儿 欢) 真是群自在、欢乐的羊儿!(再读第一句。) 1.汇报交流:(第二处) (1)羊儿欢乐,牧民们更高兴!看图,牧民们在干什么? (出示句子:牧民们骑上骏马,追赶那欢乐的羊群。) (2)小朋友,看了那些骑着骏马,英姿飒爽的牧民,你想说点什么?(真快;骑马技术高;真威风。) (3)想学学牧羊人的样子吗?(边做动作边读第二句。) (4)看到自己的羊儿大口大口地吃着嫩草,心情会怎样? ( 指名学生说,小结;是啊!他们心里乐开了花。) (板书:牧民 乐) 你能把牧民的开心劲给读出来吗?再读第二句。 2.现在,就让我们跨上骏马,随着牧民去追赶那欢乐的羊群吧!(看课件,欣赏草原牧羊风光) 此时的草原是多么得欢快、热闹啊!羊儿欢,人更欢。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段。(再读第二段,读出草原的热闹来。) 过渡:羊儿奔向无边的草原,牧民们追赶着羊群渐渐远去了,远处的草原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听老师读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师范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生交流。 (看到了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看到了一群群羊儿在吃草,看到了牧羊人在放羊,听到了牧羊人在唱歌。) 看视频画面:草原的远景图 教师描述:你们看,这儿一群、那儿一群、这边还有一群、那边又是一群,这一群群的羊儿在草原上慢慢地移动吃草,远远望去像什么? (引读句子: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 3. 听!牧羊人的歌声也传到了我们小朋友的耳朵里! (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说一说 这是什么样的歌声? 、 出示:( )的歌声 (指名说,如:嘹亮的歌声,动听的歌声,响亮的歌声,优美的歌声。) 4.师:这么美,这么响亮的歌声被风吹着,传到很远的地方去,连天上的白云都能听得到呢!书上用了一个词叫—— 生齐答:回荡。 5.听着牧羊人的歌声你觉得他们心情怎样?(高兴) 为什么?(羊儿多、羊儿美……生活幸福) 6.师:多美的景象,多美的歌声啊,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三段,感受草原的美景,分享牧民的喜悦。 (四)总结全文,练习背诵。 这么美的草原,这么美的课文,我们把它印入脑海,好吗? (自由练习背诵:可以一个人背,也可以和边上的小朋友一起背,比比谁最有感情。 ) (五)布置作业。 1.补充阅读《草原》,认真读一读。 2.用不同方式找找漂亮的草原图片和资料,下节课交流介绍。 【板书设计】 5.草原的早晨(美) 羊儿 欢 牧民 乐 第 三 教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真切地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 出示生字词: 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 2. 指名认读,介绍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二、背诵指导 1. 各自朗读课文,准备口头填空练习 (1)()的(),打破了()。()的草原醒来了。 (2)()羊儿()圈门,()奔向()。牧民们(),追赶那()。 (3)()羊儿像()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 2. 结合口头填空,理清文章结构。 3. 读了课文,我们又懂得了什么? 4. 练习背诵。 三、写字指导 1. 出示生字:原、打、宁、羊、门、无、牧、民、处、动、 2. 指名认读。 3. 仔细看生字书写笔顺,比较每个生字的结构安排。 指导:“无、民”都是独体字。“无”最后一笔是竖弯钩,沿竖中线往下写,“民”的最后一笔是斜钩,幅度较大。 “处、原”是半包围结构。“处”第三笔是平撇,“原”里面是“白、小”。 四、作业 1. 练习描红。 2. 各自练习书写生字,觉得难写难记的多写几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5.草原的早晨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