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安全教案 |
范文 | 【精选】安全教案模板合集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安全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幼儿在紧急状况下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儿遇到危险时才能听从老师的指挥,作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3、培养教师和幼儿相关的安全意识和保护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知道火灾中自救的基本常识。 2、熟悉本班的逃生路线。 活动过程: 1、警报响起,教师迅速做好准备工作。 2、教师即刻停止一切活动,组织幼儿迅速按规定的疏散线路带领幼儿有序下楼,集中到操场安全地带,再清点人数。 3、在规定的时间内,确保幼儿快速、安全、有序地脱离受灾地点,做到无遗漏、无丢失、无伤害。 《消防演习》反思在上消防安全演习的活动中,幼儿已经积累了有关安全防火的生活经验。让幼儿知道,万一遇到火灾不要盲目乱逃,一定要采用安全的逃生方法,才能避免造成人身伤害,同时也教育幼儿,不仅自己不玩火,也提醒身边的人不玩火,注意用火安全,懂得保护自己。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班进行了火灾中的自救演习方法。一声哨响之后,幼儿立即进入厕所打湿毛巾,捂住口鼻,快速撤离 。 当大火封门不能很快撤离时,在窗口挥舞颜色鲜艳的毛巾求救帮助。 当火烧着衣服,在地上滚动,把火熄灭。 昨日上午9:10分,幼儿在教室里正认真地做着作业。突然,刺耳的消防警铃响起,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我班幼儿在教师紧张有序的组织下急速地从楼梯离开教室,向大门奔去…。在演习完以后孩子们特别兴奋,各自讨论着刚才逃生的情景。 在这次消防演习活动,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让幼儿在活动中增强了自救能力,也加强了对消防安全知识和应急能力。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我觉得在演练时,幼儿没有演习的经验,导致幼儿没有认真地投入扮演角色。 活动一:认识消防队员活动目标1、消防队员是社区中帮助我们救火的人,消防队是停放消防车和消防队员住的地方。 2、消防队员穿着特别的制服,消防车会发出特别的声音。 3、学说:消防队员叔叔真勇敢。 活动准备1、消防中队驻地、消防车、消防队员训练录像片。 2、消防队员救火的模拟工具、制服等。 活动过程1、通过看录像片段,介绍消防队员的工作环境(车库、宿舍等)。看救火片断,学说"消防队员叔叔真勇敢"。 2、展示消防队员救火的图片、模仿用具、制服等给托儿观看。 3、谈谈消防队员的制服、消防车的颜色,谈谈消防队员叔叔的工作。懂得火很危险,不能玩。 活动二:听音乐"军队和老百姓"活动目标1、看消防队员走步的情景表演,听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音乐。 2、能合着节拍随音乐拍手。 3、知道消防队员叔叔很勇敢。 活动准备消防队员操练的照片或教师扮演消防队员。 活动过程1、看消防队员操练的照片或教师演示,知道消防队员操练很有精神。 2、听音乐。 3、边听音乐边拍手。 4、学做消防队员,边听音乐边有精神地走路。 活动三:游戏活动"消防队员手偶"活动目标1、欣赏教师做消防队员手偶。 2、玩消防队员手偶游戏。 活动准备1、教师示范用的大纸袋1个、彩色笔、胶水、剪刀。 2、已做好托儿人手1份的小手偶。 活动过程1、教师示范用纸袋做消防队员手偶。 2、托儿带上手偶,玩"消防队员真勇敢"的游戏。 活动四:游戏活动"消防队员的制服"活动目标1、能分辨高、矮、胖、瘦,并说出这四个形容词。 2、会将高、矮、胖、瘦的消防队员与相应的制服配对。 活动准备1、高、矮、胖;瘦的消防队员的图片若干。 2、高、矮、胖、瘦的制服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不同高、矮、胖、瘦的消防队员图片,引导托儿分辨并说出高、矮、胖、瘦。 2、请托儿选出合适的制服卡片来与消防队员卡片配对。 3、让托儿玩配对游戏。 活动五:粘贴"消防车"活动目标1、能按消防车的形状拼贴消防车。 2、继续巩固粘贴的技能:抹适量的浆糊,粘贴,擦手。 活动准备1、剪好的红色消防车车身、黑色车轮人手一套。 2、浆糊、抹布,每组1筒,油画棒若干盒。 活动过程1、托儿听音乐做开消防车的动作进活动室。 2、教师示范粘贴消防车的步骤:选车身一贴一擦手一选车轮一贴一擦手。 3、托儿挑选图形纸,粘贴消防车。贴好后的孩子可自由添画云梯或火焰等。 安全教案 篇21. 知道不能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 了解一些求救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挂图三张(内容:故事《聪明的明明》) 2.事先和一名幼儿不熟悉的男校工联系,请他配合教育活动,并准备一些幼儿喜欢的糖果、玩具。 活动过程 一、看图讲述 1.教师出示第一张挂图,介绍图中的孩子明明,引导幼儿说一说图上还有谁,陌生人在对明明说什么。 2. 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 二、情景模拟 1.教师借故离开教室。 2.男校工扮演陌生人出场。“陌生人”通过各种方式,例如给糖果吃、有好玩的玩具等,引诱孩子离开教室。 陌生人与幼儿的对话: 陌生人:小朋友你们老师呢?(幼:老师出去了) 陌生人:老师不在,我带你们去玩吧!(幼:老师说不能和陌生人走) 陌生人:我是好人,不是坏蛋。你们看我还给你们带糖果来了。(幼:老师说不能吃陌生人的糖果) 陌生人:不能吃糖果,那玩玩具可以吧?你们看这是麦当劳的玩具。(幼儿开始有些动摇了,有的开始要玩具了) 陌生人:麦当劳玩具好玩吗?(幼:好玩) 陌生人;那我带你们去麦当劳玩吧,那里有更多玩具,还有薯条可以吃。(大部分幼儿高兴地鼓掌并一一跟着“陌生人’’走出教室,小部分幼儿还坐在位置上) 3.教师在幼儿即将离开教室时出现,陌生人离开。 师:刚才你们想去什么地方(幼:麦当劳) 师:那位叔叔你们认识吗?(幼:不认识) 师:那你们为什么要跟他走呢?(请几位幼儿回答) 师:你为什么不跟陌生人走呢?(请一位幼儿回答) 师:你们觉得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和陌生人走了会怎样? 三、讨论求救方法 1.教师告诉幼儿“没有告诉大人就跟陌生人走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小结和陌生人走的危险性。 2. 讨论:和陌生人在一起时有什么自我保护的方法。 3.教师出示第二、三张挂图,向幼儿介绍明明在陌牛生人要带自己走时的自救方法。 小班安全教案反思三:小班安全活动教案及反思《红绿灯》(666字) 目标:1、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2、能较灵敏地根据信号做动作。 3、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准备:1、拟人化的红灯、绿灯各一个,行人信号牌一个。 2、录音磁带《小汽车》。 3、小汽车出门背景图 过程:一、小汽车出门 1、 在背景图上边说表演: 有辆小汽车刚从汽车制造厂里出来,对一切都觉得奇怪。它看到马路上、大街上这么热闹,开心得“嘀嘀”直叫。它一会开到东,一会开到西,可自由了!忽然,它看到大街上有样东西总是不停地眨眼睛,觉得非常奇怪。你们能告诉小汽车这是什么吗? 2、 红灯眨眼睛是告诉我们什么?绿灯眨眼睛又是告诉我们什么呢? 3、 如果没有红绿灯会怎么样? 4、 小汽车不认识红绿灯这样在马路上开行不行啊? 二、小汽车懂规则 1、多谢小朋友的帮助,小汽车现在懂得红绿灯的作用了。 2、它啊还念了一首很好听的儿歌呢。(教师朗诵儿歌一遍)。 3、小汽车看到“红灯”是怎么做的?看到“绿灯”是怎么做的?看到“行人”是怎么做的? 4、 教师分别出示“红灯”、“绿灯”、“行人”的信号牌,请幼儿在座位上分别做出“停车”、“开车”、“按喇叭”的动作。 5、 幼儿学念儿歌,教师在相应的地方逐一出示“红灯”、“绿灯”、“行人”的信号牌,以帮助幼儿记忆。 三、小汽车行驶 1、 幼儿根据教师发出的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如:红灯红灯眨眼睛、绿灯绿灯眨眼睛、行人行人走过来。 2、 请幼儿做开车状,教师交替出示“红灯”、“绿灯”“行人”的信号牌,幼儿据此做出相应的动作。 3、 小汽车开了一天它累了要回家了。我们听到音乐小汽车就开动了,音乐停就开到自己的座位上我们家就了。 安全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产生的原因。 2、如何躲避地震的方法。 3、地震的预防。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过程: 一、地震的由来 我们的地球是个大大的圆球,(师实物演示)我们生活在这个球的表面,为什么人不掉下来呢?因为地球中心有很强的地心引力.那么在这个球的中心有些什么呢?有岩石和岩浆有厚厚的地层.这些东西一直都在运动一刻不停.为了让他们正常运动不爆发出来引起地平面的一些才难,人类就想了个好办法,到处种树.我们都知道树有很长很密的根须,这些根须就像许许多多的手一样把泥土岩石牢牢抓住.这样就安全多了. 可是现在许多人因为要盖高楼大厦,为了要开采石油和矿产都把树拔了,把山开了.这样地球表面就受伤了,所以就会产生了地震.所以会发生地震都是人类破坏环境造成的. 二、地震的躲避方法 地震时地面会晃动,严重时墙面会倒塌,但是我们也不要害怕,只要安静地听从大人的话,记住躲避的方法就好了. 如果在家里发生了地震我们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地晃动的厉害时我们不能朝外面跑,因该要先把门打开,然后找坚固的家具底下,并且要保护好头部.怎么保护呢?用书包顶在头上,用被子坐垫盖上,实在没有软的东西保护时,可以用手护住脑后部.然后蹲下紧缩身体,这样你的膝盖就能保护好肚子了. 如果地震时我们在马路上行走,那就尽量跑到开阔的地方去,电线杆玻璃窗招牌等都是危险物品,一定要远离. 地震时不能做电梯,不能搭乘任何工具. 地震一般时间很短,震动时不能转移,要等地震过后才能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 学习地震自我保护姿势 三、地震的预防 我们要多留心广播电视,一旦有预报就要马上转移.平时我们要保护大自然,多种树,不乱砍乱伐.让我们人类和大自然和平共处. 四、我们能为地震地区的朋友做什么 讨论如何尽自己的力为灾区的朋友做什么。 安全教案 篇4根据 《幼儿园体育工作条例》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根据体育课教学的实际特点,为尽量避免幼儿在参加体育活动及活动课上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为尽量减小因伤害事故造成的损失,幼儿园特做如下规定: 一、幼儿园组织幼儿参加体育活动及上体育课必须坚持"幼儿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天气、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尽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幼儿园每位教职工都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发现幼儿有不安全行为,要立刻给予制止和教育,如果遇到幼儿出现伤害事故,要及时给予救助。 三、 幼儿到园外参加体育考试、体育比赛或其它体育活动,视具体活动内容,必须有幼儿园领导、班主任等相关人员带队,并事先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四、 安检组每学期对幼儿园的体育设施、器材进行一次安全检查,若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幼儿园,幼儿园要及时对体育设备、器材进行维修或更新。 五、教师上体育课要做到: 1 、上课集合整队,记录考勤;切实加强责任心,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2 、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关注体质较弱幼儿、特异体质 幼儿和特体幼儿。不能上体育课的特质幼儿必须和班主任沟通。 3 、室外活动课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对服装、鞋不符合上课要求的幼儿要求其予以更换。 4 、讲明动作要领,做出动作示范,提出具体要求、注意事项等,并加强安全保护。 5 、发现有幼儿打闹或做出危险动作,要马上纠正或制止。 6 、下课集合整队,做简单讲评;若发现幼儿身体有强烈的不良反应,要及时通知班主任。 7、不能出现在课堂上体罚幼儿现象。 六、 如果课上,发生幼儿呕吐、晕倒、受伤等突发情况 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置措施: 1 、迅速通知班主任(相关领导)和幼儿园领导,。 2 、及时对病(伤)幼儿做出初步诊断及必要的处置,事后要及时做好幼儿病(伤)情及临时处置情况的记录,并上报幼儿园。 3 、如果幼儿病(伤)情况较为严重,要立即拨打120急救,并且送往就近医院进行诊治或抢救。 4 、 班主任(相关领导)要及时将幼儿病(伤)情况通知到幼儿家长,幼儿园领导视具体情况上报教委相关部门。 5 、教师事后及时写出现场情况书面报告,并上交幼儿园。 七、幼儿园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对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善后处理。 安全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知道离开成人的视线会发生很多危险。 2.外出时能够紧随成人、不乱跑。 活动准备: 1.体教学资源《离开大人真危险》。 2.用书第34—37页。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唤起经验。 请小朋友们说一说,最喜欢爸爸、妈妈带自己到什么地方去玩?为什么喜欢去这些地方?引导幼儿描述超市、商场或公园里热闹的场景。 2、阅读幼儿用书第34—35页,或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离开大人也真危险》。组织幼儿讨论,了解离开成人实现的危险。 观看图片1,提问:妈妈在银行取钱的时候,乐乐离开妈妈跑到了哪里?在银行门口他捡到了什么放到嘴里?这样做有什么危险? 观看图片2,提问:爸爸打电话时,乐乐跑到一边和谁玩?这样做有什么危险? 观看图片3,提问:爸爸在买报纸的时候,乐乐跑到了哪里?独自跑到马路上玩会发生什么危险? 观看图片4,提问:乐乐离开妈妈做了什么?这样做危险吗? 小结:外出时,如果离开爸爸、妈妈的视线会发生很多危险,所以要拉着大人的手,紧紧跟在他们身边。想去自己喜欢的地方时,不要独自离开,一定要有大人的陪伴。 3、结合幼儿用书讲故事:《我和妈妈一起走》。 提问:丫丫跟妈妈去超市时看到了什么?他有没有离开妈妈自己去看娃娃?妈妈让丫丫自己先去玩一回时,丫丫是怎样说,又是怎样做的?我们在外出时,能不能做得和丫丫一样好? 相关内容 小班安全教案《小心门》 活动目标: 1、认识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样式的门,了解其使用方法。 2、了解关门的安全使用是想。 3、提高幼儿使用门的安全意识。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游戏“找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①教师:小朋友,请你找一找我们班级的门在哪里? ②教师:他们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③教师:想一想,家里的门是什么样子的?和幼儿园里的门一样吗? (2)观看DVD,引导幼儿观察片中小朋友使用门时的各种行为。 ①教师:大家要仔细看看片中都出现了什么样式的门? ②教师:小朋友是怎么关门的?手放在了哪里?发生了什么事? ③教师:片中的小男孩在玩什么?你觉得这样做对吗?玩着玩着,小男孩发生了什么危险? (3)交流讨论,引发幼儿思考并讨论使用门的注意事项。 ①教师:开关门的时候,手放在门缝处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②教师:随便推拉摆弄门玩对不对?这样可能会发生什么危险? 2.基本部分 (1)观看动画,了解使用门时一些安全与不安全的行为。 教师:使用门时,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来看一段动画吧。 (2)交流并学习安全使用门的方法,知道不安全地使用门将会出现严重后果。 ①教师:用力地开关玻璃门,会发生什么危险?A ②教师:开门时要注意什么? ③教师:为什么不能爬到门上或把自己挂在门上玩? ④教师:大家再想一想,除了这些,使用门的时候还有那些安全要注意?(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说出其他关于门的使用安全,教师可及时提示,如:不在门后玩耍等。) 3.结束部分 开关门动作轻,慢推拉静无声,不攀爬不掉挂,不在门后玩游戏。家里的门有很多不同的式样,在使用这些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这样才不会让自己受伤,也不会伤害到别人。 安全教案 篇6【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什么是有毒,了解有毒的危害。 2、远离有毒有参与宣传有毒危害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1、有关有毒等有毒的相关宣传图片及视频、香烟盒1只; 2、绘画纸、蜡笔、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教师出示PPT图片。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要请你们看一张图片请你们说一说,你看完了这几张图片之后,有什么感觉,或者是有什么想要说的。要说不一样的,别人说过的我们就不说了。 幼:很美丽,让人感觉很舒服,五颜六色的真漂亮。 师:它的名字叫“有毒花”。你们都觉得它很好看对吧。可是,你们知道吗?就是这么漂亮的花,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喜欢它。你们想想看,有可能是什么原因? 幼:因为它上面有刺的,还有很臭的味道;它很容易死掉、枯萎…… 老师:小朋友们都吃过蘑菇的对吧,往往那种很漂亮的蘑菇呢,其实是不能食用的,因为有毒,这个我们小朋友都知道了。同样,“有毒花”虽然漂亮,但是今天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其实它是一种“有危害的花”。 二、幼儿观看视频资料,了解有毒的危害。 师:现在,你还觉得”有毒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吗? 幼:不觉得了。 师:刚才,我们都知道了有毒的果实是做有毒的原料,危害我们身体健康。一吃就上瘾,对身体有害。 师:那小朋友再想想看,在我们的周围,除了我们刚才说的有毒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危害的,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危害我们身体健康的,但有的人已经上瘾了,戒不掉了? 师:比如,你想想看,爸爸们喜欢抽什么啊?喝什么啊?(出示香烟盒,并引导孩子观察烟盒上的一排小字)。 幼:抽烟,喝酒。 师:对,你看这上面还有你们不认识的字呢:“吸烟有害健康”。 (这里,孩子们争论的很厉害,于是我给孩子们讨论的时间,同时为接下来的“宣传海报”设计,做一个思路上的开阔。) 师:都想说的,对吧?那好,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和你身边的好朋友聊一聊你所看到的不好的生活习惯。聊的时候,再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怎么帮助这些人。 幼:告诉爸爸,吸烟、喝酒对身体不好;让他看新闻(了解有毒的危害)让妈妈骂爸爸不许吸烟。 三、设计“远离有毒”的宣传海报。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开动了自己的小脑经,想了很多的好办法,帮助身边的人。老师呢,这里有纸和笔,请你把刚才的好办法画下来,我们再一起把它装饰到这张“远离有毒”的宣传海报上,帮助更多的人了解有毒的危害、远离有毒。 【活动反思】 通过这节活动,重点引导孩子们初步认识什么是有毒,以及它的危害。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幼儿园的小孩子整天生活在家长和老师的保护圈里,有毒离孩子的现实生活还很远。不知道什么是有毒,孩子们不一样开开心心地成长着吗???不一样。对于孩子来说,从小了解有毒的危害,知道要远离有毒,对他们总归是有好处的。尽管只是简单、粗浅的认识。跟孩子现在、将来的生活有关的,跟生命相连的,那就是天大的事。 难道,孩子的成长环境就真的那么纯洁吗?烟、酒不就是隐性的有毒吗? 在活动的过程中,有一个字,孩子经常说的,那就是面对父亲的不良生活习惯,烟、酒之类,妈妈经常会“骂”爸爸的。 可见,孩子已经在母亲反面的说教中,妈妈不喜欢爸爸抽烟、喝酒。至于是什么原因,我们大人往往会解释:对身体不好,会咳嗽。但是如果说的严重一点,那就是在“饮”毒。 安全教案 篇7活动设计背景 很多孩子不爱护环境,纸屑乱丢,吃了水果的水果皮也不扔在垃圾桶里,有时候教室里乱糟糟的,卫生习惯很差。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能简单的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正确的游园规则。 2:通过评价和体验,形成正确的爱护环境的行为。 活动准备 小树模型、树叶剪纸、苹果卡片、花朵、模拟鱼池、模拟商店、各种零食模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秋天来了,带孩子们到公园游玩。 2、先让孩子们自由游玩。(有的孩子把苹果摘下来,有的孩子把花朵掐了,有的孩子把手伸进鱼池逮鱼,有的孩子用小手扯树叶,有的孩子买零食吃,但把零食吃了后的袋子到处乱扔。) 3、让孩子们看看现在的公园什么样了?(树上没有苹果了,树叶也少了好多,花儿没有了,鱼儿奄奄一息,地上零食袋子到处都是。) 二、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和别人行为的对错。 1、这样的公园还有人来玩儿吗?你喜欢这样的公园吗? 2、那么孩子们说一说自己错在哪里?学习评价他人和自己的做法,应该怎样做? 3、纠正错误,恢复公园原貌,在老师的带领下,再游一次公园。(孩子们不摘苹果,不扯树叶,把开始摘的苹果和扯的树叶粘在树上,不掐花,不逮鱼,吃的零食袋子都放在自己的包包里。有的孩子还把地上的垃圾主动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有的孩子还把弯了的小树扶正。) 三、引导孩子回忆自己平时上公园是怎么玩儿的?怎么做的?自己有没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如果别人做的不好的行为该怎么办? 四、加深体验:我和妈妈上公园 由老师扮演妈妈,一些小朋友扮演游客,妈妈带着几个孩子上公园玩儿,游客故意做出一些折树,采花,扔纸屑的行为,让幼儿来判断对错,并培养幼儿大胆制止这种不良的行为。从而加深幼儿印象,自觉自发的爱护环境,达到活动的目的。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