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望岳》同步练习 |
范文 | 小学语文《望岳》同步练习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岱宗( ) 决眦( ) 溅泪( ) 簪( ) 逾墙( ) 戍守( ) 老妪( ) 幽咽( ) 2. 杜甫是_________朝伟大的_________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_________,称他的诗为_________。另外,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又称他为_________。他著有“三吏”,另外两篇分别是 和 。“三别”是 、 、 。 3.①《望岳》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其《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________、西岳________、南岳________。 ②《石壕吏》按体裁分,为________古风,按表达方式分,是________诗。 4.填写: ⑴《望岳》一诗中表现诗人登临泰山极顶的决心和坚毅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 ⑵《石壕吏》一诗中反映官吏残暴对待百姓的句子是 。 ⑶《春望》一诗中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妻子儿女强烈思念的诗句是 。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反映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6.对《春望》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自己。作者看到的是战乱中的春景,一片苍凉,感伤国事,见花落泪,闻鸟而惊心。 B、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的妻子,在这战乱连绵的日子,期盼外出游览的丈夫早写信来。簪,妇女束发的首饰。 C、作者所经历的这场战乱,是指唐代的藩镇割据。 D、“烽火连三月”,意指战争接连打了三个月,入侵者是吐蕃人。 7.《石壕吏》中流露出的诗人感情是( ) A、诗人对老妇一家的同情。B、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关注。C、诗人对老妇一家的.痛苦感到悲哀。D、诗人对官吏暴虐的愤怒。 8.对《望岳》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A、“齐鲁青未了”是说泰山广大,青青之色,绵延不绝,齐鲁大地都能望见。 B、“造化钟神秀”中的“造化”指大自然、天地,“钟”是聚集的意思。 C、“阴阳割昏晓”中的阴阳指山的南面和北面,这句是说泰山高大,使山高山北景色有别,判若昏晓。 D、这首诗首联写远望,颔联写近观,颈联从小处着笔细看,尾联写望岳产生的联想。 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0、解释诗句中的词语。 一男附书至(书: )二男新战死(新: ) 死者长已矣(已: )室中更无人(更: ) 11、对这首诗开头四句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句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句交代了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3、4句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3、4句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12、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 。 13、描写战争之惨烈的句子是: 。 14、“妇人”致词分三层,这三层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① ② ③ 附:1.文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写作背景是“______之乱”,这是指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人发动的叛乱。 3.《石壕吏》的姊妹篇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4.翻译句子。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5.“老妪”被抓走了吗?何以为证? 6.有人说唐军镇压“安史之乱”是正义的,老翁逃走是不爱国的表现。你是怎么看的?请谈谈你的理由。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