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诗歌《送别》赏析及习题 |
范文 | 诗歌《送别》赏析及习题 【原文】: 送 别 范 云 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 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 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 空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 【注释】: 范云(451~503年),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南朝文学家。范缜从弟,子范孝才。 范云六岁时随其姑父袁叔明读《诗》,“日诵九纸”。八岁时遇到宋豫州刺史殷琰,殷琰同他攀谈,范云从容对答,即席作诗,挥笔而成。早年在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幕中,为“竟陵八友”之一。齐武帝永明十年(492年),和萧琛出使北魏,受到魏孝文帝的称赏。从北魏还朝,迁零陵内史,又为始兴内史、广州刺史,皆有政绩。萧衍代齐建梁,任为侍中,迁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再迁尚书右仆射,霄城县侯。居官能直言劝谏,天监二年病故,享年五十三岁。范云病故后,梁武帝闻讯痛哭流涕,即日御驾临殡。死后追赠侍中、卫将军,赐谥曰文。 【翻译】: 在东风袅袅,柳丝绵长的春天,我送别你远行去河梁。 还没有喝完杯中酒,我的泪已落千行 不担心书信难以寄达,只恐怕双鬓将染白霜 心中满怀你我白首之约,我在江边等待你早日归来的航船. 【阅读训练】: (1)“东风柳线长”一句开篇写景,这对后面写离情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表现了“妾”送“郎”时怎样的情感? 答案: (1)①东风袅袅,柳丝飘拂,以暖意融融的.春景来衬托下文的离别之情,使离愁更浓。(2分)②“柳”,留也。“柳线长”,比喻兼双关。表现出对男子离去的“留”恋不舍之情。即景抒情,富有韵味。(2分)(4分。意思对即可) (2)先以酒未尽、泪千行等细节表达离别的愁苦之深、留恋情浓;再以“但恐鬓将霜”传达出时光蹉跎、红颜易老的慨叹和别易见难的担忧;末句则表达了对爱人早日归来的殷切期盼之情。(4分。写出两点可得4分。意思对即可)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