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五年级语文《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
范文 | 五年级语文《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语文《海上日出》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年级语文《海上日出》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日出过程中景色变化的生动描写,体会海上日出的伟大奇观,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2、联系全文正确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按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并适当展开想象。 教学难点: 凭借语言文字想象海上日出动态过程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 字典 纸 水彩笔 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从《海上日出》这个题目可知道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什么?“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和“奇观”各指什么,海上日出究竟有什么“奇观”呢? 二、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1、自主读书 要求: (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自主性练习设计(以下四题任做两题) 1、看图,读课文,说说作者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 2、课文最后说"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你同意这说法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3、按课文填空。想象句子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并说说用上所填词语的好处。 (1)太阳像( )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 )地,使劲儿向上升。 [学生活动设计]: 朗读 讨论 作画 背诵 如若逐句讲解,原本蔚为壮观的日出景象会变得支离破碎,而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难以调动。 (2)光透过云缝( )到水面上,( )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3)的光芒给黑云( )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 )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 )紫色或者红色。 4、根据课文的描写,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海上日出的样子。 第二课时 一、品读美文 1、读文作画,感知语言 读文作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还原的过程,即由文字符号还原成图画的过程。通过这一还原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再造事物的形象和课文的意境,从而比较深入地感知课文的语言。 2、评画学文,品味语言 评画的实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咬文嚼字”,从而品味其规范的语言,领悟语言形式是怎样被用来贴切地表情达意的 3、赏画诵文,积累语言 借助图画这一中介帮助学生背诵课文,从而积累规范的语言。 4、看图作文,运用语言 向学生展示一幅日落图,让学生试着描绘日落这一动态的景观。 二、结束语: 课文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光芒四射的红日喷薄而出,这自然界的伟大奇观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他把旅行见闻整理成《海行杂记》39篇,将其中的一篇游记寄给他的哥哥,这就是《海上日出》,是杂记中的第23篇。 板书设计: 张贴学生的画 反馈: “海上日出”蕴含的科学道理为什么“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刚升起的.太阳是红的,是因为早晨海面上有大量的水蒸气,太阳光透过水蒸气发生折射,呈现为七色,而红光穿透力强,所以人们只能看到红色。“没有亮光”是因为太阳刚升起时光量不大,透过海面上饱含水蒸气的空气层,光线被反射、吸收,能量消耗很多,光线透不过来,所以没有亮光。 为什么太阳“使劲向上升”是“一纵一纵”的?早晨海面上大量水蒸气被蒸发上升,水蒸气不断向上运动使阳光产生波动现象,所以看太阳时,就产生“一纵一纵”的感觉。 五年级语文《海上日出》教学设计2一、教学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辨析光x、光芒,会用目不转睛、果然、终于、不仅……连……也……等词语造句。 3、理解作者运用哪些词语、句子把日出的过程和景x生动地描述出来。 4、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并能仿照课文写法写一篇描写日出或日落时晕x的短文。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第三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两段写作者在一般情况下观察到日出的景象和在特殊情况下(多云)观察到日出的不同情况。 难点:课文第5自然段是课文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读1~3句,抓住然而、后来这些词语,理解太阳的动态和云片xx变化,想象当时天空的美景。然后着重理解这一节的最后一句,这时候,不仅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想象这时阳光照亮一切的奇景,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四、学生学习方法: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五、使用媒体: 小黑板、挂图、投影、幻灯。 六、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海上日出》。 二、启发谈话: 本文选自x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杂记》。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几次看到海上日出时所得的总的印象的具体记县,海上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大家读读课文就会明白了。 三、指导自学。 1、要求轻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2、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不理解的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 4、把作者描写日出时最美的句子画下来。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景x? 四、交流自学情况(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1、生字新词:红霞、范围、分辨、奇观,刹那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读得流利、正确。) 3、讨论。 ①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象?(天气晴朗时、有云的情况下) ②课文共分几段?(全文分为四段) 五、读讲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文章,作者向我们交代了什么? 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说明了什么? 3、这一段与全文关系怎样?(结构上有提挚全文的作用--全文总起。)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用卡片检查识字和理解词语的情况。 二、读讲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太阳还没有露面之前,天空的颜x有些什么变化? 2、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这句话中知道是什么意思? 3、个别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课文5句话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描写太阳升起的过程的? 4、文章用了哪些词句分别写出了太阳升出海面时的颜x、形状、光亮、动态的? 5、导读第三自然段。 6、读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与太阳向上升比较哪句好?为什么?好在哪里? 7、齐读第二段。 三、讲读第三段。 1、指名读第4、5自然段。思考:两个有时候各指什么样的情况下的日出景象? 2、当云薄时,海边的臼出是怎样的景象? 板书:水天一x一片灿烂 3、当云很厚时,日出又是怎样的奇观? 4、第5自然段中,你觉得哪几个词用得特别好? 5、齐读第二段。 6、小结:课文二、三两段描写了不同天气里海上日出美丽雄奇的景象。 四、读第三段 1、练读第三段。 2、这句话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教学小结: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作者写这篇《海上日出》有什么特x? 第一、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第二,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方法,把太阳升出海面的过程描写得生动、传神。 第三,课文用词非常确切、传神。) 3、练习有表情地朗读全文,并通过多种形式练习背诵全文。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