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及教学反思 |
范文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7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及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生动的。 2.知道常见动物“家”的称谓。 3.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4.积累有关秋天的谚语。 【过程与方法】 熟读成诵,辨析领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常见动物“家”的称谓,理解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积累有关秋天的谚语。 难点:培养如何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生动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秋天的谚语。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 2.分角色进行对话朗读,发现作者描写的细腻之处。 3.思考: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蟋蟀以及它的住址写得这么细致、具体? 4.读文中旁批的话。 5.在此基础上要求联系自己的习作情况,想想有什么好的经验。 二、词句段运用 (一)连一连,为下面的动物找到家。 1.出示文中上下两组字,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厩”的字音。 2.读完后告诉学生动物的家的称谓,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3.生自己连一连。 4.教师订正。 (二)读下面两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词语,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1.教师出示例句,学生自由读。 2.分角色进行对话朗读 3.比较一下每组里前后两句都有什么变化,体会加点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不同。 4.师生交流,体会不同。 5.小结:这二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准确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6.请学生说说类似的例子。 三、日积月累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中的语句,要求读正确。 2.指名学生读语句,纠正字音。 3.你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4.交流自己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立了秋,把扇丢:指立秋后,气温降低,炎热的天气就会逐渐凉下来。 二八月,乱穿衣:形容初春和初秋时人们乱穿衣服的情况。 夏雨少,秋霜早:指夏季降水少的话,秋天打霜会到的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到了农历八月,大雁就要开始南飞迁徙,大雁一旦南飞,就要下霜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到了秋天,每下一次雨就要注意保暖,加衣服,直到冬天穿上棉袄。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指北方一些地区,农历八九月很暖和,十月里还像春天一样温暖。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2学习目标 1、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2、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的诗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课前准备 1、课件(童话片段)、音乐。 2、课前有关童话的资料。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1、《神笔马良》、《哈利波特》、《指环王》的片段。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都是些什么电影吗? 3、是的,这些精彩的电影都是根据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其实,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话天地,一起去感受他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八面来风 1、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现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吗? 2、交流 3、老师也从网上下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发现 1、师:这么多美妙的童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其实呀,童话故事的编写是有一定规律的,小林和小东就发现了一些,我们来看看吧。 2、男女生分读书上的“我的发现” 3、说说小林和小东经过本组童话故事的学习后发现了什么? 4、回顾读过的童话书,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5、全班交流。 日积月累 幻想、夸张、拟人凑成了可爱的童话故事,读起它,心也会随它飞扬。正如在诗中漫步一般!你听—— 1、配乐朗诵《雨中的树林》 2、喜欢这首诗吗? 3、用心、用情的朗读。 4、指名朗读——点评——再读 5、教师小结: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所说,童话是小精灵,童话市滚动的雨珠,是串串项链,是青蛙击鼓跳舞,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术的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用情的朗读这首诗,用多彩新奇的童话用驻人间。 6、感情朗读。 7、教师总结: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象为船,夸张为桨,拟人为帆,让你们的“童话号”驶向幸福的彼岸。 展示台 1、过渡: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组织参观学习成果展。 4、评价,然后把评价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 课后作业 《童话天地》即将组稿,希望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写童话、演童话、办童话墙报、读童话、合作编写童话——精心准备,走进下节课的“大看台”。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 学习目标 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童话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童话的兴趣。 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好自编故事、合作表演的童话及童话故事。 表演所需的道具、音乐。 教学过程 引言 浓浓的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 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的、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给我们的快乐吧! 走进“大看台” 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童话、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一试身手。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 学生准备 1、一进“大看台” a、读自编故事,忠实的听众发表建议。要求:通顺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b、讲童话,悉心的听众品评哪个最好。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听众要认真听,评价要说出理由。 c、演童话,热情的观众谈谈观后感。要求:有合作意识,表演大方,抓住童话的主要情节。 d、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教师指导。 2、二近大看台 a创设情景:同学们,“童话大看台”现在开始了,请你用最热烈的掌声请出第一位表演者。 b有感情的读自编故事。 c用情的讲童话故事。 d出色的演童话故事 交流收获 教学反思: 本组教材围绕“中外童话”这一专题编排,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安排了以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也围绕这个专题安排,整组教材形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教学系统。学生对童话并不陌生,本组课文是为了让学生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这一组的教学具有总结、提升的性质,教学时不仅让学生阅读一篇篇童话,而且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教学时综合考虑整组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每篇童话的教学和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教学时,既充分利用好教材中提供的优秀童话,也有效利用学生已经阅读过的童话,还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并在大量阅读、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的特点。 在进行本组课文第一课《巨人的花园》的教学开始,我就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童话教育,引导学生去了解和认识什么是童话。为语文园地三的写童话进行教学铺垫。 《巨人的花园》中,作者通过巨人细节的描写来表现巨人心里的变化。通过对巨人细节的讲解,引导学生去体会和理解巨人的心里变化。也在这个过程中,教导学生学习从一个人某个细节去表现这个人的心理变化。将作文的教学融入到平常的阅读教学当中。 本组课文中的《去年的树》,通过对话的方式展开文章。这样的写作方式是学生很少接触的,这里面也涉及到很多标点符号的使用。在教学这篇课文中,我一直很注重教导学生如何使用对话这种方式去将自己编的故事写出来。但是在教学当中,我以为学生已经学会了标点符号的使用,尤其是冒号和双引号的使用。在之后的学生作文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标点符号的使用仍然迷迷糊糊,不知道应该怎么在作文格子里面书写标点符号。 教完这个单元的课文,我发现如果想要编写出好的童话,学生的阅读量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而现在,学生普遍都不喜欢读书,因而阅读量也不够,在编写童话的时候,常常出现故事瞎编,没有内容,很空洞。对此,我真的很措手无策,可是为了让学生还是能够写出童话来,也只能够借助于作文书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3教学目标: 1.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同学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同学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话能力。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把自身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画成图画。 3.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老师可根据同学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画或挂图(可以是前面课文的挂图,也可生画的)。 师: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俺们大家带来很多的来的快乐,是吗? 板书:秋天的快乐 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身在秋天做事时高兴的心情。 2.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a、请同学说说自身在金秋时节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让同学自身先说说。 b、具体说说自身在秋天所做的事,各自准备。要求: (1)把做的事儿说清楚。 (2)说出自身的快乐。 (3)可以边说边演,可以请同桌一起说说演演。 3.讲评结合,促进交流。 a、指名同学上台口述,师生结合要求评点。 b、以示范为例,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互述,并优秀出让自身感受最快乐的同桌上大堂交流。 c、师生评选最佳同学。 4.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小结同学交际的情况(以肯定为主的缺乏,以指导同学生活实践。) 5.拓展活动 画一画秋天的图画或所做的快乐的事。 习作: 一、 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上节课,你们描述了在秋天所做的事,又画了美丽的画,那你们能把画面上的内容写下来吗? 二、 写前指导 1. 请同学们把画展示给同桌看,并说说画上的内容。 要求:说话完整、清楚,尽量用上好词 2. 抽生上台展示、交流,评价。 3. 交流好词好句。 三、 写作 1. 根据自身的画和描述写一段话。要求:事情叙述清楚、完整,语句通顺,用上了好词。 2. 同桌相互交流所写的,并相互提出意见。 3. 自行修改 四、 交流、欣赏 1. 抽生上台读,大家评价 2. 佳作欣赏,大家点评写得好的地方。 3. 自身再次修改。 4. 把话读给你喜欢的同学或老师听。 五、 作业 1. 誊写 2. 家长写出评价。 3. 把画和话贴在教室的墙上。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4[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熟读识字中的词语。 2、会区分形近字,根据偏旁,猜测字义。 3、学会部首查字法,看到汉字会分析汉字的部首。 4、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传统文化。 5、培养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根据汉字偏旁分析字义,掌握部首查字法。 2、初步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认读生字,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图片(各种食物图片),观察图片,说说你看到了哪些食物。 3、(示例:葡萄)说说看,你吃到葡萄之后是什么感受?是酸的还是甜的? (出示词语:甜津津、酸溜溜)教师引导说句子:我吃到的葡萄是的,我吃过的葡萄。 4、(出示其他图片)请仿照老师刚刚说话的句式来说一说你吃过哪些食物。 5、(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认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6、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与食物有关的词语吗?(示例:热腾腾、凉丝丝、黏糊糊) 二、我会认偏旁 1、出示两组字:“霄、宵、削”“赔、陪、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组字,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有相同的偏旁,分别是“肖”和“咅”) 2、出示“我的发现”中的三组字,小组讨论这些字又有什么特点。 3、猜一猜,这些汉字都与什么有关?是什么意思?(与偏旁有关,偏旁表意) 火字旁、四点底:与火和水有关。 心字底、竖心旁:与人的心情、感觉有关。 利刀边、刀字旁:与武器有关;表示切割、分离。 4、出示课本中的题目,完成课堂练习。(对于错得集中的题目做重点讲解) 5、出示“字词句运用”中的8组汉字,说说这些汉字的偏旁部首。 6、复习部首查字法。 三、我爱传统文化 1、观察与认读。 (1)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 (2)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2、了解十二生肖。 (1)让学生知道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2)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肖的传说。 (3)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4)学生说说自己的属相是什么。 3、读读与背背。 (1)学生读词语,注意按十二生肖的.顺序朗读。 (2)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咱们班来了两位朋友,它们分别是——小枣树和小柳树(生看图片回答),我们跟它们打声招呼好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展示读课文,请8名同学一人读一段。 三、品读1~4自然段 1、教师引读课文题目和第1自然段,学生分小组读2~4自然段。 2、用“——”画出写小柳树外形的句子,用“”画出写小枣树外形的句子。 3、逐段交流反馈,并进行朗读指导。 4、读第2自然段,在文中画出描写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句子。 四、学习5~8自然段 1、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猜一猜这是什么季节。(秋季)提问:秋天的小枣树发生了哪些变化? 2、默读5~7自然段,回答问题。 小枣树结出了又大又红的枣子,小柳树没有结果子。小枣树嘲笑小柳树了吗?(生:没有)小枣树不仅没有嘲笑小柳树,还怎样跟她说话?(生:温和地说话) 3、反复读第7自然段。 4、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各自的优点。 小柳树:好看、能乘凉;小枣树:宽宏大量,能看到别人的长处。 5、读第5自然段填空:秋天的时候,小枣树结了。 6、读一读第7自然段中小枣树说的话,从中可以看出小枣树的品质。 7、说说你从文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教学反思] 先从教学目标的实施看,我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即通过举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部首与词意的联系,能通过部首猜词意。通过对十二生肖的认读,初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其次,从教学重点难点的教授来看,我基本上在这节课中解决了重点和难点,通过联系生活,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5教学要求: 1.在交流平台上锻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 2.了解本课新学生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3.在词句段运用中扩大见识、开阔视野。 4.在背诵中积累,增长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围绕一句话,写一段话。 2.加深对偏旁相同的生字的理解。 3.学习ABB式词语,根据词语写句子。学会围绕一句话写一段话。 4.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照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几个偏旁相同的生字词语:蝌蚪、飞蛾、螃蟹…… 2.生自由轻声读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二、引导学生。 1.请几个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发现。 2.老师点评。 3.揭示发现: 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偏旁相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三、导入。 1.课件播放ABB式词语。 2.生自由轻声读词语,让学生思考。 3.让学生自由朗读课件上面的词语。 4.指名读。 四、引导学生。 1.生自由选择两个词语造句。 2.师指名讲述。 3.老师点评。 4.齐读巩固。 五、扩展知识。 1.课件展示句子开头,让学生自由发挥说一段话。 2.老师点名,根据开头说一段话。 3.老师点评。 六、日积月累 1.师范读古诗。 2.师引导。 3.生模仿读。 4.比赛读。 5.师生合作、表演。 6.竞赛背诵。 教学重难点: 本次在教学识字加油站时我特地把带有“虫”和“鱼”的生字的动物图片放出来给同学们看,让他们自己说说这些图片都有哪些动物,同桌间互相交流,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自己体会学习的快乐。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6教学要求: 1.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2.知道哪些词语形容哪些季节。用正确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3.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4.积累一些描写季节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1.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2.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组内交流一下,当我们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应该怎么做? 2.班里讨论一下有哪些形容季节的词语。 3.使用钢笔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二、词句段运用。 1.(出示一些春天的图片) 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春天的词语。 2.(出示一些夏天的图片) 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夏天的词语。 3.(出示一些秋天的图片) 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秋天的词语。 4.(出示一些冬天的图片) 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冬天的词语。 5.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学生相互交流。各自说说自己理解词义的方法。 6.教师在一旁点拨。 三、书写提示。 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要想写好看的钢笔字,就要注意执笔的姿势和坐姿。 1.观察钢笔字,你从中学到什么? 2.怎样才能把钢笔字写得规范、端正? 横画要写的平稳,竖画要写的端正,横平竖直,字就会平稳端正。 3.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 4.书写练习,老师边走边看,指出错误。 5.展示、交流、评价。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课本上的9个词语。 2.学生看课件和老师一起诵读。 3.小组讨论一下还有什么类似的词语。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先通过给同学们出一个之前他们不理解的词语来引入新课,然后和他们一起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接着让同学们通过PPT看到一些关于四季的图片等,让同学们真实感受四季的变化,把同学们带入到教材中,并且让同学们自己小组内思考有什么形容季节的词语,随后全班一起讨论。最后练习正确的使用钢笔,注意执笔的姿势和坐姿。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7【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心世界大事,增加对其他国家的了解。 2、给学生一次更为自由表达的机会,把自己最近特别想写的内容写下来。 3、培养学生“自能作文,自能修改”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口语交际《丰富多彩的世界》 1、世界真奇妙,不说不知道,这次口语交际,我们就来说一说我们了解的世界。板书课题。 2、我们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呢?请同学们自读要求,勾画下来。 3、指名汇报过程中,师板书归类:外国资料介绍、中国资料介绍、故事等。 4、举办“世界博览会”“活动,通过图片、实物展览引发学生的交际愿望。首先分组进行,再进行集体交流。 二、习作指导 1、自由阅读习作要求,勾画重点内容,指名汇报交流。 2、自己说说最想写什么,想怎样写,对构思不一般、有个性的学生要鼓励。 3、师:自由表达,写真人真事,写真情实感。大胆地写,把内容写具体,句子写通顺。 4、学生独立习作。 第二课时 习作评改 1、说说自己写的是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读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集体评议。 3、同桌互评。 4、个人修改。 第三课时 一、我的发现AABC式的成语 1、自由读一读成语,说说自己的发现。 2、多种形式读成语,加强记忆。 3、让学生用这些成语试着说句子。 4、说说自己积累的同类成语: 如:“比比皆是”“斤斤计较”“心心相印”“欣欣向荣”“咄咄怪事”。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熟字增加偏旁认识生字: ⑴ 读一读这些字词。 ⑵ 说一说是采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和其他同学交流识记的方法。引导学生组更多的词语。 ⑶ 同桌抽测生字条。 2、“读读背背”五句表现友谊的名句。 ⑴ 学生自读。 ⑵ 引导学生熟读成诵。说说自己的理解。 ⑶ 拓展资料: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战国)庄子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汉书》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唐)张九龄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 ──《雁门集》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选·争报恩》 三、趣味语文“说‘言’” 1、一个普通的“言”字,可以构成许多的词语来表达不同的含义,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2、各种形式多读几遍,说一说文中对“言”的概括是否恰当。 3、启发学生拓展一下,由“言”构成的词语还有哪些。 (“美言、谎言、箴言”)。 5、仿编,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如“说‘笑’”,模仿短文的形式,用一句话说明各种不同的笑(微笑、讪笑、嘲笑、欢笑、苦笑、嬉笑等)。 【课后反思】 本次习作是不限题材随意写,学生却不知道些什么好了,还不如平时限定内容发挥得好,看来学生们对写作还是不能发自内心的去写,不能做到怎样想的就怎样写,还得训练。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