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品德与生活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学反思 |
范文 | 品德与生活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学反思 一、教材方面: 1.教师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塑造。要让学生达到上述目标,仅靠课本是不够的,需要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不强,大部分教师不知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二、课堂教学方面: 1.《品德与社会》中历史课、地理课的教学目标不好把握。 《品德与社会》中涉及到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许多知识,这需要教师有充分地知识储备,对教学内容有全面、整体的地把握,但是受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师水平的限制,教师对《品德与社会》中历史课、地理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 2.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时,组内的交流如何达到最佳效果? 学生小组内交流的方法不明确,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欠缺,交流的问题有时过于简单,有时交流过后,问题还是达不成一致等问题,导致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形式化问题突出,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3.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不高。 ①学生课前调查体验不到位,对课前调查体验活动重视程度不高。 ②教师大部分是兼职,受精力、知识的局限性,对课上的.活动准备不充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③学生的课后践行活动,由于没有一定的评价机制做保障,活动开展的不到位。 三、教学常规方面: 1.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评价?考试的形式有哪些? 传统的方式是出一张试卷来考查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效果,但是学生的答案和学生课下的行为不符,学生课上形成的道德认识和课下的道德行为脱节。有没有更好地、行之有效地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辅资料方面: 1.一、二年级的学生做基础训练存在一定的难度。 ①由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基础训练的题量大,学生做起来很困难。 ②每一课都有“课前体验”和“实践天地”活动内容,由于学生语文、数学学习任务重,学生完成活动的时间上得不到保证。 ③基础训练上的个别题目和课本上的留白内容重复,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 ④基础训练每个单元活动中都有“反思回顾”内容,由于出现的次数太多,个别学生做题时存在应付现象。 五、学生资源方面: 1.学生的课前调查体验不足,导致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成为“看客”。 ①学生的家庭条件的限制。如无电脑、无图书。对于农村小学,学生没有资料的来源途径。 ②家长对学生课前调查体验不支持。家长忙于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不到位,对于学生的调查体验内容不予支持。 ③学生搜集调查资料的能力弱。 ④学生课前调查体验的兴趣不高,思想意识上认为不重要。 ⑤课本上离学生生活很远的、操作性很难的调查体验、实地考察等,如《走进车间》一课,学生更是无从体验,教师也很茫然。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