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
范文 |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方案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方案1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有重点的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创作一副以蜻蜓为主体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有重点的观察蜻蜓。 2.能否将观察到的蜻蜓特征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 3.是否能够运用与众不同的表现方法。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教室准备蜻蜓标本,图片,有关作品。 (2)学生准备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10月20日 活动一: 通过实物投影观察蜻蜓标本。城市里的学生对于蜻蜓的记忆往往是模糊的、概念化的,农村的孩子虽然常看到蜻蜓但仔细观察的不多。因此,通过不同的手段让学生仔细的观察显得非常重要。蜻蜓的色彩、姿态、样子,玲珑剔透的翅膀,都能引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活动二: 描述蜻蜓的外形特点,说说这些特点与它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在交流中,了解对称对飞翔的重要性。 欣赏书上绘画蜻蜓的作业,谈谈哪些画的精细、写实、哪些写意但又抓住了蜻蜓的特点。说说自己喜欢哪种画法。 谈谈自己认为绘画的蜻蜓周围可以添加哪些背景。 活动三: 运用线条来描绘蜻蜓的身体和翅膀的细部。 以组为单位将画好的蜻蜓剪下来,贴到一张大纸上,共同添画背景。 第二节 施教时间:10月21日——10月24日 活动一: 出示折纸的蜻蜓,引起学生兴趣。 每一组发两只折好的蜻蜓请学生们拆拆看,自己研究一下该怎样折,同以前学过的`“千纸鹤”的折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学生起来交流自己研究的折法。 学生随老师的演示学折蜻蜓。 活动二: 教师在教师的展板上布置一朵油菜卡纸画好的荷花,制作一只立体的蜻蜓停在上面。蜻蜓翅膀上花纹用彩色笔描述出来。告诉大家这只蜻蜓希望有更多的朋友来陪她玩,鼓励学生制作各种不同的蜻蜓铁道展板上。 蜻蜓可以用对折剪,再装饰的方法。鼓励学生制作与众不同的样式。 提醒孩子选择制作蜻蜓,需要强调它的翅膀的对称性。给学生多一点时间思考,并完成作业。 活动三: 用学生们的纸折蜻蜓布置展板,鼓励做得快的学生再制作莲蓬和蝌蚪,充实池塘中的景色。最后教师为展板题词:荷塘秋色。师生共同体会创造的快乐。 札记: 上这一课时正赶上我们学校“班班创特色”艺术类二课小组成果展示。学校要求各班将成果展示在自己班的展板上。而二年级这三个班当中一个班是“折纸特色”一个班是“我爱大自然”另一个班是“诗情画意”。我充分利用了本节学的蜻蜓来布置展板:一班的折纸作品展中有各种不同质感、颜色的纸折的蜻蜓;二班直接将课堂作业展“荷塘秋色”利用了起来;三班的“诗情画意”中就有两幅画有蜻蜓的诗意图。学生高兴得说:“老师,我们这节课学的东西可真有用!”是呀,“学以致用”不正是我门这些美术教育者一直在追求的吗?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方案2课题:蔬果变变变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与应用 教学目标: 1.能够按照学习要求收集所需的蔬果材料。 2.充分展开想象,将收集到的蔬果想象成动物身体的某个部分。 3.用拼接的方法将蔬果制作出各种立体的动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按学习要求收集所需物品。 2.能否积极参与整个活动的全过程。 3.能否与同学好友合作。 4.是否有与众不同的想象。 5.是否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 提前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下课本,看看需要收集哪些材料。让学生和妈妈一起逛菜市场,收集一些可用于这堂课的蔬果。布置学生带一把比较快但能合起来或有刀鞘的刀子,牙签。教师制作提供多件范作的幻灯片,多媒体教学系统,示范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4月12日——4月13日 活动一: 教师出示范作“蔬果娃娃”向学生打招呼,引起学生兴趣。 请学生拆一拆,研究一下这个小娃娃是用什么做的。 学生讨论、回答。 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来利用“蔬果变变变”做成各种东西。(板书课题) 活动二: 教师播放幻灯片,展示多种用蔬果做的作品。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这件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形象?是以什么蔬果为主体制作的?这件蔬果与这个形象有什么相似之处?作者又利用了哪些蔬果做的装饰使作品更接近原型?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给予评价与指导。 活动三: 分小组,将收集到的物品展示出来,一起说一说,这些蔬果等物品分别像动物身上的哪一部分,然后进行交流。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 每个学生挑一件自己喜欢的蔬果作为作品的主体,(建议学生选大一点的`)根据这件蔬果的外形再一次展开想象,然后交流:你收集到的这一蔬果的外形有什么特征,你准备将它变成什么,怎么变?(正着看不出像什么时可以倒着看、侧着看或转动着调整角度看) 活动四: 小组合作试一试,运用手头的材料,以一个大件蔬果为主,将几个蔬果连接起来,做成一个小动物。 展示作品,每组派一名代表将自己的作品拿到实物投影仪下展示,并作介绍。 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布置学生回去了解食品雕刻以及食品工艺的有关知识。下节课带好相关材料。 第二节 施教时间:4月14日——4月16日 活动一: 观看课件,精美的食品工艺为我们的餐桌增添了美好的情趣,增进了人们的食欲,使饮食成为一种享受。 学生说说自己见过和了解到的食品雕刻以及食品工艺。 出示课题。 活动二: 课件展示食品工艺作品“门泊东吴万里船”,渐渐放大,请学生观察它是由什么蔬果做成的,怎么改造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操作课件将作品进行分解并总结:这是将一只较长的苦瓜剖去四分之一外皮,去瓤,做成一只小船,再将红色和黄色的圣女果用牙签串成一个个小人并固定到小船上,将一片萝卜叶子插到船上做帆,这样一件充满意境的作品就诞生了。 活动三: 各小组根据自己搜集到的材料想一想:你们准备利用哪几样材料进行改造,将它做成一件工艺食品。准备分几步、利用那些技法、怎样改造和组合。 小组讨论,选一到两组同学代表起来介绍创意。 教师对学生的创意给予肯定和指导建议,鼓励各组将自己的创意制作出来。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注意协调各组合理分工,尽量利用好蔬果的原型进行改造。使用材料注意安全。 活动四: “满汉全席”食品工艺大赛。各组将作品摆到教室中心的餐桌上,每组派出两位“美食家”当评委,评出“最上镜作品”“最佳色彩奖”、“最佳创意奖” “最佳制作奖”等奖项并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回家多帮妈妈做饭,在家长面前露一手。 收拾与整理。布置下节课工具材料。 札记: 备课时,我从网上下载了“常熟市义庄中心小学三年级六班”的“蔬菜的联想”网页,上课时通过浏览网页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们可喜欢这个网页了,因为照片上那些同龄人正忙活着合作蔬果小动物的情景让他们感到相当亲切。孩子们的作品丝毫不比人家的差,于是我举起了数码相机,把他们正在制作的情景和作品拍了下来,并通过电脑直接放了出来。这下可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孩子们纷纷要求把他们的作品也制成网页,我借机把这个难题推向了班里参加网页制作培训小组的同学,“请他们来帮我们制做好不好?把制作好的网页发到校园网上,让全校同学都来看看我们的作品!”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方案3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飞行器、宇航服等有关太空的知识。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设计创作能力。3.让学生在设计创作飞行器遨游太空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太空、向往未来的情感。 教材分析: 自古以来,太空对于人类总是神秘莫测的,人类渴望探索太空的奥秘,却苦于没有方法,直到1961年前苏联的航天员加加林第一次登月成功,终于为人类揭开了太空的神秘面纱。美国也随后实现了多次登月计划。而中国,作为一个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泱泱大国,同样热切盼望着在太空中的某个星球上留下中国的国旗,烙下中国人的脚印。20__年10月15日,宇航员杨利伟驾我国自行设计的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升入太空,成功地完成了我国第一次载人宇宙航行,为我国探索太空书写了历史新篇章。本课以《我驾神舟游太空》为题,通过了解太空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在设计创作飞行器神游太空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及动手创造能力。教材选了杨利伟驾神舟五号宇宙飞船航行太空的图片及其他飞船、卫星图片等,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科学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亲近科学的情感及了解太空的欲望;另外,教材也选择了一些学生作品,更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触动学生创作(可以用手工或绘画的.形式)灵感,使学生在激情昂扬中想象自己驾神舟游太空的情景。 重点、难点: 重点:能绘画或制作出一幅太空遨游图。 难点:有创意地进行飞行器的设计。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创作小组内商讨创作方案(教师)有关绘画和手工的材料工具 教学过程:强调要点。事先商量好分工情况。各小组在30分钟内创作一幅作品。把大家对遨游太空的感受在创作中具体地表现出来学生制作。 主题:体验太空。 准备:交流2分钟,安排好分工。 建议:①注意安全;②要有创新;③结合未来发展方向;④体现出科学性和艺术性。教师指导。教师在构思、构图、技法及学生的合作方面作指导。 展示作品。让各组代表上台发言,并互相评价作品。 课外拓展。要求各班进行作品展评。(2)举办有关太空知识的讲座.(3)鼓励对太空有兴趣的同学继续深入探究太空的奥秘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方案4教学目标: 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3、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教学难点: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个人教研专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完成任务的措施: 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1、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2、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教学效果。 三年级美术教学进度表 时间 授课内容 3.2 教学准备、 3.3-3.6 第1课《色彩的纯度渐变》 3.9-3.13 第2课《漂亮的灯》第3课《风》 3.16-3.20 第4课《风筝》第5课《飞机》(一二) 3.23-3.27 第6课《我设计的动漫形象》 3.30-4.3 第7课《换一种工具》第8课《动起来动起来》 4.7-4.10 第9课《厨房》第10课《干干家务活》 4.13-4.17 第11课《装饰瓶》 4.20-4.24 第12课《纸版画》 4.27-4.30 第13课《远古的朋友》 5.4-5.8 第14课《怪兽奇想》 5.11-5.15 第15课《动物面具》 5.18-5.22 第16课《水墨情趣》 5.25-5.30 第17课《重复的形》 6.1-6.5 第18课《渐变的形》 6.8-6.12 第19课《渐变的形》 6.15-6.19 第20课《小泥人》 6.23-6.26 复习 6.29 复习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方案5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指导机器人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应会:能用绘画的方法画一个机器人。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特点和功能,利用多种绘画用具进行绘画创作,或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 难点:生动地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 三、教学准备: 课件、绘画工具和多种制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 1、欣赏?感悟?畅想: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调节学生情绪。 找学生装扮成机器人与大家见面交流。 讲授新课: 2体验?表现?创新 (1)展示机器人文字资料。 (2)展示机器人图片资料。 (3)展示表现机器人的优秀作品。 (引发学生观察机器人的种类和特征,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1)为什么叫机器人? (2)机器人能做什么? (3)机器人必须是人的样子吗? (4)机器人是使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展示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机器人的科学知识,体会机器人与人的关系。) 提出问题:机器人都有哪些功能和作用? 师概括,在各行各业中(农业、工业、服务行业、军事等)都用到了机器人,它的种类非常多。能帮助人们做好多的事情。 出示课件:讲解机器人制作的基本方法。(手工制作和绘画的方法) 手工制作:巧妙使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机器人。 绘画法:用水彩笔或水粉染料完成。 3、展示?交流?评价 (1)分析生活中有哪些废旧物品可以再利用?课本上都用了哪些废旧物品制作的? (2)绘画作品中,画的'是什么内容,她是怎么样表现机器人的功能的? 4、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用绘画或者手工制作的方法,完成一组帮助人们做事的机器人。(也可以设计一个多功能的机器人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