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范文 |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模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模板1[学习目标] 1、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2、意识到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验用的大试管、植物油、纱布、水果刀、小烧杯、记录纸。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生命离不开水的资料;蔬菜、水果、鸡蛋等食物;橡皮泥、小尺、彩笔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朗读小诗:“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 2.学生猜这首诗是赞美谁的?为什么呢? 3.揭示单元主题:“生命之源——水” (二)自主学习: 1.生命离不开水。 (1)师生讨论:水有些什么用途? (2)引导学生认识动物、植物和人都离不开水。 2.哪些地方有水。 (1)师生讨论:哪些地方有水? (2)认识植物体内有水。 (3)学生想办法把带来的植物体内的水挤出来,看看它们含有多少水?比一比,谁想的办法好。比如手挤、刀拍、捣碎、压汁机等等。 (4)让学生感受植物体内有水。 (5)让学生比较哪种植物体内含的水多?哪种植物体内含的水少? (6)我们在吃食物时也补充了大量的水。还补充了大量的维生素等等营养。 (7)注意事项:注意安全。小刀不要伤着手、损坏桌子等。 3.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三)课后作业: 课后观察比较哪些动植物体的含有水分多?哪些含有的水分少?(可以让家长帮忙)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模板2教学目标 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3、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 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 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 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学生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 分组材料 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 教师准备 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教学过程 一、统计收集到的树叶 课前大家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的。是呀,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摘树叶。现在把树叶放在桌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我捡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二、观察比较树叶 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 2、讨论: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 3、比较:同时观察所有完整的叶,我们能发现不同种叶有什么相同的结构吗?是呀,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 三、观察叶的生命特征 1、观察: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思考:长在树上的新鲜叶与落叶的的不同表现在哪里?是呀,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 2、描述:观察一种植物的叶,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能找到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的生长阶段的'树叶吗?(如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等)能从几张叶的不同生长阶段去推测一片叶的生长过程吗? 板书: 搜集树叶 生命特征 作业: 寻找不同的树叶进行观察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模板3教学目标 1、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2、情感、态度、价值观: 3、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 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常见的小草 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 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 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 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四、作业 1.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叉位置中。 2.全班讨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交叉框内。 五、板书 大树 小草 区别 常见的植物 根 茎 叶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模板4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观察的方法,解决观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 教学准备: 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纸、放大镜、小盆子、小瓶盖或小木块,搭"桥"用的小纸条,记录用的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观察过蚂蚁吗?蚂蚁是怎样的?能画一只大蚂蚁吗?让我们仔细观察观察蚂蚁吧! 二、观察哪一只蚂蚁。 1.选择观察瓶里的蚂蚁,还是放在白纸上的蚂蚁? 2.选择瓶里的蚂蚁观察,有利与不利的地方;选择白纸上爬的蚂蚁观察,有利与不利的地方; 三、把蚂蚁放在什么地方好一些? 1.把蚂蚁放在什么地方观察,既能看清楚,又不会到处乱爬? 2.用什么办法可以看得更清楚?用什么办法可以使蚂蚁不乱爬? 3.在盆子里倒一点水,水中央放一个小瓶盖或小木块,让一只蚂蚁爬到瓶盖上。蚂蚁只能停留在瓶盖上,不能到处乱爬了。不过,用什么办法让蚂蚁爬到瓶盖上去呢? 四、用放大镜观察蚂蚁。 1.小组内交流一下,怎样观察蚂蚁的身体。 2.分发放大镜观察蚂蚁。注意控制观察时的呼吸,别吹走了蚂蚁。 五、讨论蚂蚁身体的特点。 1.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 2.和蜗牛比较,蚂蚁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3.和蝗虫比较,蚂蚁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六、试一试。 1.看看瓶盖上的蚂蚁的行动,试着解释蚂蚁怎么不到处乱爬了。 2.如果再放一个瓶盖,在两个瓶盖上搭一座"桥",猜猜蚂蚁会怎样? 3.试一试。 4.怎么解释蚂蚁的反应呢?蚂蚁想家了吧?如果把蚂蚁放在教室地面上,蚂蚁能找回自己的家吗? 七、送蚂蚁回家。 这些蚂蚁原来住在什么地方,我们就把它们送回什么地方吧。在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中,请别忘了送小动物们回家,让它们回到各自的生活环境中去。在送小动物回家的过程中,我们还可能会有新的观察发现呢!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模板5教学目标 1、能从两块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中,归纳出关于磁极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2、能设计实验验证关于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教学重点 1、将自己制作小磁针的方法告诉别人;同时,能学习别人的方法。 2、能说出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用自己的话解释在地球上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原理。 教具准备: 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玩具小汽车、缝衣针、大头针、曲别针、指南针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你能使缝衣针吸起曲别针吗? 二、活动:磁极的相互作用 1、确定教室里的南北方向 2、学生判断磁铁的S极与N极的指向。 3、提出问题:把两个磁铁的两极相互靠近,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讨论、猜想。并提出注意事项:实验时,周围不能有其它磁铁的干扰。 4、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小组实验:把两个条形磁铁分别放在两个玩具小汽车上,多次变换磁极相对的方向 (1)观察发生什么现象? (2)讨论: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5、尝试用其他方法验证刚才得出的结论(水浮法、悬挂法)。 6、全班交流,汇报实验结果, 7、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指导填写实验记录。 8、组织学习“科学在线”。 板书设计: 磁铁的正负极 磁极的相互作用 出现的现象 作业: 总结观察现象 课后反思: 通过磁极小游戏,吸引孩子们观察磁铁正负极原理,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探究,在课堂上通过动手实验,课堂气氛活跃。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