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美术教案 |
范文 | 【推荐】小学美术教案模板六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美术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美术教案 篇1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上一节课《立线浮雕》的基础上选择厚纸条来进行浮雕造型,别有趣味。其创作方法、造型表现语言基本上与上节课相同的。可以运用有色的纸、废旧的画报、包装盒裁成纸条,以卷、折、贴的方法造型让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体验立纸浮雕创作的乐趣,丰富学生的造型能力。 这一课可以用制作好的作品美化自己的教室或家庭,也可以作为小礼品互相赠送,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既展示自己的才华,又传递了相互间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美化生活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会用纸条进行浮雕造型的创作方法,理解立体构成的表现语言。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1、教具:范作、厚纸条、剪刀、白色乳胶等。 2、学具:彩色的厚纸条、剪刀、胶水等。 3、课时:1课时。 (二)设计 1、教学导入: (1)以由上节课的立线浮雕作品欣赏延伸到本课的范作欣赏来导入。 (2)教师利用纸条当场进行立纸造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出课题。 2、教学新授: (1)先让学生尝试一下一根纸条怎样能立稳在作业纸上,并体验一下卷、折、贴的立纸浮雕造型方法。 (2)让学生们欣赏书上的作品、感觉立纸浮雕造型的形式美和趣味性。 (3)以交流、合作的形式将准备好的彩色条状卡纸进行组合造型,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还可以让学生选择高低不一(即纸条宽度不一)的纸条进行浮雕造型,体验其线条的长短、曲直、深浅所带来的不同效果。 学生结合书上的作品说说立纸浮雕的特点,小组交流自己的创意,寻找可以合作的伙伴。 3、学生作业: (1)如果时间来得及,可以一人独立完成作业。 (2)可以采取几个人合作的形式,在刚才的创意基础上完成一张或两张作业。 4、作业展示: (1)可以把作业作为礼物写上祝福语互相赠送。 (2)可以把学生作业加以展示,互相说说制作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对同学的作品表述自己的看法,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学习建议: 1、能够用口头语言的形式对自己和同学的作业进行评述。 2、是否积极地参与探索性活动。 3、是否积极地动脑,在造型活动中表现己的创意。 小学美术教案 篇2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遵照《美术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第二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对水性颜料、毛笔和宣纸等材料做多种尝试,开展趣味性造型活动。”的教学活动建议,使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与《笔墨游戏-青蛙》是在三年级学习《水墨游戏》和《彩墨游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中国画的用笔、用墨和用色。三年级的两节中国画课重在笔墨情趣,突出趣味性,并无固定的表现对象,而荷花是具体事物,让学生在感悟笔墨情趣的同时提高中国画的造型表现能力。同时为下学期学习《笔墨游戏-猫头鹰》、《笔墨游戏-大熊猫》打基础。 2、学情分析: 学生对中国画接触较少,在三年级虽然已经了解一些执笔方法和墨色变化的基本规律,但是还很不规范,也不深入。对墨色、水分的掌握较差会成为对本课学习的难点问题。但是学生对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特点有较浓厚的兴趣,乐于学习。 3、教学目标: 学习中国画用墨中的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通过表现中国写意画“荷花”,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用笔和用色。体验中国画的笔墨变化,感受笔墨变化所带来的乐趣,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焦、浓、重、淡、清等墨色的调配,中锋、侧锋两种用笔方法,荷花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墨色的调配。 三、教学资源: 教学方式、方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观察法、演示法、实践法, 教学流程:复习旧知识 自主练习 观察分析 讲解演示 欣赏学习 艺术实践 欣赏评价 拓展延伸。 技术准备:PPT演示文稿及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具准备:作品资料、宣纸、墨汁、毛笔、国画颜料、笔洗、画毡等。 学具准备:宣纸、墨汁、毛笔、国画颜料、调色盘、水瓶等。 四、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及摆放。 二、复习旧知 PPT展示三年级学习《水墨游戏》时的一些学生作品。 提问:同学们在三年级学习了哪些中国画知识? 1、欣赏过去的作业,回忆所学过知识。 2、请学生参照28页图片练习墨色变化,中锋、侧锋的用笔方法。 提出并板书课题:笔墨游戏——荷花 三、讲授新课 1、欣赏潘天寿的《晴霞图》 问题:你能在画面里找到不同的墨色吗?在这幅画中哪里用中锋,哪里用侧锋?并说一说。 2、出示真的荷花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与画中的荷花的不同。 3、播放视频——画家画荷花 4、让学生根据所看的自己试着画一幅荷花图。 留心观察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5、展示部分学生作品 提问: ①说一说哪些作品运用了前面所学得知识? ②在画作业时你遇到哪些困难? 6、演示 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边演示边讲解。 ①叶的画法(两种:展开的、还未展开的) 用侧锋大笔铺叶,中锋勾筋(在一幅画中荷叶的画法应有浓有淡) ②花的画法 用淡墨勾勒画法(中锋) 没骨画法(有中锋,有侧锋) ③茎的画法 中锋用笔,墨色有浓有淡。 7、欣赏书P29的学生作品, 说一说作品中笔墨的运用。(简单介绍构图:四角留白、茎不能平行画) 四、作业要求 出示一些画家的作品和范画,提作业要求: 每人完成一幅荷花作品,注意墨色、用笔及构图安排。有能力的同学可进行创作,临摹的同学可在构图上有变化。 五、学生实践 巡视指导: 1、对笔墨掌握较好的学生,提示对构图的安排。 2、指导学生对墨色浓淡的调配荷花瓣色的浓淡表现。 3、重点关注练习时出现问题较多的学生,必要时单独示范。 六、作业讲评 1、组织学生组内展示互评选出一副优秀作业。 2、展示每组选出的作业,师生共同评价。 七、课堂延伸 请学生欣赏几幅有特色的画家作品,了解其设色及其技法特点。 八、布置任务 下节课依然准备国画用具,学习《笔墨游戏-青蛙》 小学美术教案 篇3第1课 神奇的小画册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3、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对比激趣,了解特点 1、教师出示两本小画册,一本为普通的画册,另一本为今天要学习的类型。 2、让学生对比欣赏,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鼓励学生质疑。 二、读短文,提高兴趣 自由读短文,理解“荒唐”的意思。 小兔变个大灰狼,你说荒唐不荒唐。 你也做个小画册,画一画,翻一翻。 三、自学并操作 1、自学教材中的步骤,尝试折剪制作画册。 2、教师讲述重点:可以剪一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几刀,但不能剪断。 3、学生尝试添画。教师制作一些卡片,上面绘有半截动物或植物或人物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作画提供参考。 4、添画完毕后用胶水粘贴或用订书机装订。 四、学生相互欣赏翻阅作品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翻给同学看,并讲讲其中的故事。 2、自评、互评。 3、学生交流制作小画册的.感受,体会学习的乐趣。 第2课三个小伙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游戏使学生了解三原色的组成红、黄、蓝以及由红黄蓝相互调节变成不同的橙绿紫。学生通过吹画三原色使其互相混合自然变成三间色。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过程与习惯。 教学重点:三原色的认识以及吹画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画面表现完整,三原色与三间色相互协调变化自然 教具准备:彩色墨水、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小伙伴,你们看它们是不是很可爱?这三个小伙伴分别叫红红、黄黄和蓝蓝,他们想和我们做朋友,大家欢迎吗?红红黄黄和蓝蓝可要好了他们经常抱在一起创造出了许多美丽的图画同学们看:这就是他们的杰作。 2、吹画作品欣赏 二、上新课 1、请同学们请出三个小伙伴红红黄黄和蓝蓝,把他们摆在桌子上 2、提问:红红是什么颜色?大红黄黄是什么颜色?柠檬黄蓝蓝是什么颜色呢?湖蓝。 3、刚才大家尝试游戏的时候有没有发现红黄蓝三种颜色相互重叠会出现什么颜色?对了,橙绿紫。 4、简单的概念: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在色彩知识中叫做三原色,他们可以调出许多许多的橙绿紫,三原色是调不出来的。 5、如果红黄蓝同时在一起,那么会出现什么颜色呢?——黑色 三、根据不同的纸张进行作业 1、在普通白纸上进行吹画练习,注意不同的两种颜色或三种颜色的互相混合所产生的色彩效果 2、在生宣纸滴上红黄蓝三种颜色看他们互相混合浸染出现的效果是不是色彩绚丽 四、作业展示 1、互相观赏互相评价 2、三原色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三原色的组成,能用三原色画一幅想象画。感受三原色带给自己的冲击力。 教学重点:三原色的巩固和使用 教学难点:三原色的交替使用和色块比例 教具准备:学生范画、自制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提问:小朋友上节课用哪三种颜色吹画和浸染?效果好吗?三原色互相调和能变成什么颜色呢?你们玩得有趣吗? 2、小结:三原色分别是柠檬黄、大红、湖蓝,它们互相调和以后就变成了橙绿紫,画面效果很鲜艳,很好看。 二、欣赏范画 1、出示范画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从形到颜色的使用或者构图与感受这方面来谈谈)2、这些颜色和生活中的颜色一致吗?为什么还是这么漂亮呢?因为我们使用了三原色,三原色会让画面亮丽起来 三、学生作业 1、大胆的运用红黄蓝三色,自由的画一幅想象画 2、请小朋友将三原色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3、可以使用黑色勾线,也可以不勾线 四、老师巡回指导 五、给自己的画取一个美丽有趣的名字 六、总结欣赏下课 第3课 五彩树 一、教学目标 1、以描画小手的形式来表现树的基本特征——树干。 2、大胆涂色,培养学生作画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作品范例教师示范材料白纸水彩笔蜡笔 三、教学过程 (一)以手指游戏引出课题。 1、教师带领学生做手指游戏。(手指谣) “让我们能干的小手来变个魔术吧!??小手小手变变,变棵树来种种。 2、出示范例欣赏。 (二)教师引导创作。 1、欣赏五彩树,教师引导说出小手与树的关系。 手掌是树干,手指是树枝。 2、教师与学生共同演示。 步骤:(描画小手)将小手放在纸上(强调不能移动)——描下手形——添画小树枝——画上五彩的叶子——给树干涂上棕色 (三)学生创作。 1、提醒学生仔细小心地描画小手,注意画笔不要太靠近小手。 2、鼓励大胆作画,将树枝、叶子画得多,涂色鲜艳,将树打扮得更茂盛、更漂亮。 3、要求将画面保持干净。 (四)欣赏作品。 让大家的五彩树都种到一起,变成一片五彩的树林。 第4课顶天立地 教学目标: 1.尝试用简单线条和夸张构图表现快乐小人。 2.探究造型变化与画纸中折线的关系。 3.感受“快乐小人”造型变化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快乐小人范画、记号笔、粉红、黄色、绿色纸各16张。 教学过程: 一、观察快乐小人,尝试画出“小人”。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你们画人,而且是顶天立地的人。你们知道“顶天立地”是什么意思吗? 2.出示范例“快乐小人”并观察。 师:就像他一样头顶天,画到纸的最上边,脚踩到地上,画到纸的最下边,这样就叫顶天立地。 师:你觉得他心情怎么样?从哪里能看出来?引导观察小人的表情和动作。 3.第一次作画。 4.交流,对照、比较自己所画的小人是否是顶天立地,提醒后面画时可要注意。 二、探索“快乐小人”的快乐造型与纸的折线的关系。 1.师:这次我们用黄颜色的纸来画,有两个要求:第一小人要画得顶天立地,第二画时不要打开这张纸。 2.第二次作画,教师观察。 3.展开画纸,通过比较不同作品断的点,发现折线与断点的关系。 小学美术教案 篇4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无论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出抽象的雕塑。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并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抽象的基本特点。 2、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 教具学具: 各种线材、板材、块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抽象雕塑 师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 2、导入课题:《抽象雕塑》 二、发展阶段: 1、抽象的特点:几何形体 2、《抽象雕塑》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欣赏雕塑作品等。 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学生讨论) 师小结:想象空间很大 抽象雕塑基本结构。 由几何形体构成(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几何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作品3、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七、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八、教学延伸与拓展: 抽象雕塑作品可以运用在哪些地方、环境中。观察、收集我们的城市有哪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 小学美术教案 篇5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资源的知识,初步学习招贴设计的基本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综合应用活动,提高对水资源的危机感的认识,知道用美术的方式关注生活。 3.初步学习利用招贴画宣传节约水资源,唤起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水资源知识,能设计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 难点:巧妙地设计并进行一次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美术宣传活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课前准备。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名画家笔下水姿态的欣赏体会,完成第一次练习:用合适的线条画某一种水的姿态。 3.展示学生用线条描绘的各种水姿态的作业,师生共同进行简单的评价。 4.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水资源被破坏前后的现状对比,启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水资源。 5.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调查了解家乡水资源的现状,总结保护水 资源的方法,制定针对该办法的宣传活动方案。 6.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观赏并进行价。 8.启发学生观察、研究中国国家节水标志的设计手法,教师介绍其他地区先进的水资源保护方法。 9.拓展:要求学生课后寻找关于水的各种知识的材料。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招贴画实物等。 二、教学过程 1.请学生展示第一课时学习后搜集的关于水的各种知识的资料。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根据课本的图片欣赏,讨论以下2个问题: (1)什么是招贴画? (2)招贴画的特点是什么? 3.教师在学生小组代表汇报之后进行小结:招贴画通常包括创意图形和标题两个部分:创意图形可以用各种手法来表现;标题可大可小,要与图形协调地编排设计在一起。 4.欣赏各种爱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学习招貼设计的多种方法。 5.提出本课时作业要求:设计一幅爱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画。 6.学生完成招贴设计,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招贴画,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8.教师小结本课内容的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水资源,进行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活动。 小学美术教案 篇6《我们身边的线条》 教学目标 1、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孩子从生活中表现美、体验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初步培养孩子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孩子的观察习惯及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 教学重点 发现生活中、艺术品中线条的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线的组织及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认识线的种类 1、折线,反应心情,吸引孩子兴趣。 2、做找线游戏并揭题 二、授新课——线的美感及表现力 1、感受生活中的线 2、看课件:自然物和人造物中的线 3、线的情感性 小组讨论、记录,回答。 4、线的运用和表现 (1) 欣赏课件中中外画家的几幅线造型艺术,感受美感 (2) 赏析赖利的《洪流》和克利的《奔流》 (3)赏析线画《缅甸仰光大金塔》 (4)赏析李公麟白描人物画 三、课堂作业 1、讲述“我的梦”(语言描述)引导孩子们回忆自己的梦,请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讲述自己记忆最深最感兴趣的梦。 2、请大家把最感兴趣的部分用线画出来,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3、作业 要求:可自己创作,也可自由组合共同完成。选择适合自己所画内容的纸、笔把它通过不同种类、不同粗细、不同疏密变化的线表现出来。 四、学生作画 五、作品评价,课外延伸 作业布置 用各种各样的线画一幅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可自己想象,要求表现出线的疏密变化又有秩序。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