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教学设计方案
范文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0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61、62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是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2、知道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除数与余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来和大家做一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出示苹果图)大家来看,屏幕上有很多不同颜色的苹果,每个苹果的下面都有编号,现在老师不看屏幕,我找同学来随便说出一个编号,老师就知道这个编号的苹果是什么颜色,谁先来试试?

生:(活动)

师: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生:想。

师:我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自己一定会探索出来其中的奥秘,而且一定会比老师做的更好。

2、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回顾温习:

师:大家来看,谁来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了。

生:熊大、熊二。

师:是的,熊大和熊二想招待他们的好朋友,熊大拿出6个苹果和好朋友分享,他想给每2个苹果放一个盘子,能分几盘?

生:3盘。

师:你来上来摆一摆。(粘贴)

师:6个苹果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正好摆完,我们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生:6÷2=3 单位(盘)

师:在这个算式中,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呢?

生:6是(被除数),2是(除数),3是(商)。

2、初步认识余数

师:熊二准备了7个苹果也要两个放一个盘子。大家用你们的学具自己摆摆看,你上来给大家摆一摆。(粘贴7个苹果图)。

师:看看这两次摆的有什么不同呢?

生:熊大分了3盘正好分完,熊二分了3盘还剩下一个。

师:那剩下的一个为什么没继续摆呢。

生:因为要每2个分一盘,剩下的1个不够再分成1盘了,所以就剩下了。

师:你真棒。对像这种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我们就能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

师:大家来看看怎样把它用算式表示出来。

师:被除数7表示共7个苹果,除数2表示每2个分一盘,商3表示分了3盘,所以单位要是盘,最后还余下一个大家可千万不要把它给忘记了啊,我们在商的后边加上6个点,把余下的1个写到点的后边,它余下了1个,所以它的单位要是个,这余下来的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

师:我们试着来读读这个算式吧?

生:7除以2等于3盘余1个。

师:读的很好。这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谁能再来说说这个余数表示什么呢?

生:这个余数表示平均分后剩下的数。

3、课堂练习,及时巩固。

师:很棒,现在来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打开课本61页,来看练习1,大家做一做。共圈了8组,还剩1个。一起读出算式。

生:17除以2等于8组余1个。

师:算式中每个数字各表示什么?

生:被除数17表示共有17个五角星,除数2表示每2个圈一组,商8表示平均分了8组,余数1表示还剩下1个。

师:回答的真好,第二题,共圈了7组,还剩2个,一起读出它的算式吧。

生:23除以3等于7组余2个。

师:这个算式的意义呢?

生:共23个圆,每3个分一组,分了7组,还余2个。

师:看来大家都已经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其实啊,有余数的除法中还隐藏了一个小秘密,我们现在一起去探索一下。

? 4、动手操作,深入探究。

师:拿出8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

师:你来汇报一下。

生:每4个摆一个正方形,摆了2个,算式,8除以4等于2个。

师:真棒,现在用9根小棒来摆,看会出现什么情况?你来说说你的结果。

生:摆了2个,还余下一根。

师:为什么会余下1根呢?

生:因为摆一个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余下1根不能再摆一个正方形了。

师:说的太好了,怎样列示呢?

生:9÷4=2(个)······(1)根。

师:那10根、11根、12根呢?都来摆一摆,并列出算式?

师:谁来把他的结果和大家分享一下?同学们那我们不摆小棒,能自己推算出下面的算式吗?13根(13除以4等于3个余1根)、14根(14除以4等于3个余2根)、15根(15除以4等于3个余3根)。

师:现在观察这些算式,看看能发现什么?

生:发现了除数都是4,余数是1、2 3。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余数是4或者比4大的数不行吗?

生:不行,因为如果余数是4就又能摆出一个正方形了。

师:哦,现在你们有没有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那个小秘密呢?

生:余数都比除数小。

师:回答的太好了,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小于除数(板书)现在看看我们用这个秘密武器能不能帮熊二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如果用小棒摆这个图形,它可能余几根?

生:1根或者2根。

师:为什么呢?

生:如果余下3个的话就又能摆一个三角形了。

师:你太聪明了,摆这个图形可能余几个呢?来一起回答。

生:他可能是1—4根。

师:这个余数比除数小的武器不仅能帮我们解决摆小棒问题,还能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来看这个除法算式,如果有余数,余数可能是几?

生:1—5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余数比除数小,除数是6余数只能是1—5.

师:回答的真完整啊,那如果这个算式,只让我们写一个最大的余数,应该写几?

生:5

师:那如果我们知道余数是6,那除数会是谁?

生:8,因为余数要小于除数,除数要大于余数,余数是6,除数8比他大,所以是B.

师:真是个会思考的小朋友,我想写一个最小的除数,应该写几呢?

生:7。

6、课堂总结,课后思考

师:看来同学们对有余数的除法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不仅知道了余数的意义,还知道了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一定小于除数。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老师在上课前做的那个小游戏,希望同学们课后一起交流能够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探索出它的奥秘,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好,下课。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余数<除数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根据刚入学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段训练的重点,在教学本课时,要教学生认识11个生字,

会写4个汉字,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联系朗读。及理解诗意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头饰、图画、胶水(或磁石)。

教学过程:

总()电()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由学生已知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课文,同时又为本课猜出谜底作了铺垫。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多媒体课件映出山水画,引导学生引导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教师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方法多样,学习生字。首先,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画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在此基础上,用同位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最后来一个拼字游戏,四人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这首诗,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既巩固了生字的认读,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三、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

这一步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及动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感受画的美,语言文字的美。

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位听,这里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诗。

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

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此时,让学生猜出谜底:画。

引导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幅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表演这首诗。最后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四、趣味练习,书写生字,课外延伸

画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1、找朋友游戏,把我会说中的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了朋友就用头饰上的词说一两句话。

2、指导书写人、火、文、六

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谜语,课间玩谜语竞猜游戏。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活动目的: 1、了解百合花的含义。

2、能够运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百合花。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重、难点:

了解百合花的意义并能制作百合花。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刀、彩纸、卡纸等工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百合花图片让学生欣赏

你们认识这些花吗?这些花漂亮吗?

指名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制作百合花。

2、板书课题:百合花

二、讲授新课

1、教师讲解怎样制作百合花。

2、教师演示制作过程:? 1)、准备一张正方形卡纸 2)、在正方形卡纸上先画个像扒开的香蕉皮 3)、再在两个分叉上画上三个叉,像花朵了。 4)、花朵中间画天线,接着画花梗两个竖线 5)、最后画上长长的叶子 6)、用剪刀把画好的花朵剪下来粘贴到卡纸上。 7 )、再在卡纸上装饰些其它的小制作,这样一幅完整的小制作就做好了?

3、小组讨论制作方法。

三、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要求:1、制作新颖、独特。

2、保持地面干净、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3、作品展示、点评

将做好的作品放到讲台上,大家互相点评,选出最佳奖。

4、教师总结? 百合花表示伟大的爱,希望今天咱们把自己制作的百合花送给你们亲爱的妈妈。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设计意图】

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通过同学们给她的鼓励的掌声,从一个内心自卑的人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间的鼓励和关爱。文章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饱含着充沛的情感。整篇课文教学我从英子掌声前和掌声后的“变化”为突破口,以课文中提到的两次“掌声”为线索,展开教学。同时,紧扣文本,指导学生运用抓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阅读方法。动心去学,动情去读。围绕一个“爱”字进行言语与思维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课文

通过上节课的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英子在后来的日子中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她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让我们走进英子的故事。

二、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思考:

⑴ 课文中写了几次掌声,把带有“掌声”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这两次掌声有什么不同?

⑵ 圈画出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词句。想一想这些变化说明什么?

2、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3、紧扣文本,抓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⑴ 一位新来的老师让同学们干什么?她知道英子的情况吗?轮到英子了,她怎么样?(出示: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齐读这句。你从“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这些词中体会到了什么?英子当时是怎样一种心情?为什么?

⑵ 可是英子终于一摇一晃走上了讲台,这时,教室里响起了掌声,热烈而持久。

出示: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① 读句子。

② 你从“注视”一词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认为大家注视的目光中包含了什么?

③ 你从“终于”一词中体会到了什么?理解“骤然”。如果你是英子,当时面对同学们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你会怎样?英子又怎样?

④ 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

⑶ 出示:

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读句子。这第二次的掌声里又包含了什么?这时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从谈英子的变化入手,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学习和尝试运用抓人物的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阅读方法,洞察英子内心的变化,领悟同学们的掌声的作用,从同学们的鼓励、信任与关爱使一个自卑的残疾女孩和生活、命运发生根本转变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启发和教育。

三、讨论、畅谈、提升

1、两次掌声后,让我们用欢快的语气来读一读课文第四、五两个自然段。

2、从两次掌声后,从英子的变化中,你想到了什么?让我们再次用欢快的语气来读这两段,来感受英子微笑着面对生活吧!

3、在哪些情况下,你会送给别人掌声?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掌声”献给别人;而当你身处困境的时候,也要珍惜别人的“掌声”。这些掌声就是人和人之间送出的“爱”。(出示:爱是什么?爱是碰到老师同学时的一声问候;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爱是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的一双温暖的手;爱是……)播放《爱的奉献》,学生畅谈。适当让音乐延续,让课堂保持静寂。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畅谈对“爱”的理解与感悟,将课文教育主题上升。适当的静,让学生回味,促其思考。

四、延展性综合实践活动

1、交流搜集到的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迹。

2、关心媒体报道,小组合作确立关爱、帮助的对象。制定出帮扶计划,行动起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随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帮扶过程和自己的感想。

【板书设计】

29、掌声

第一次:鼓励、信任……

英子(微笑着面对生活)

第二次:鼓励、赞扬……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介绍的也是一种小动物,它是谁呢?别着急,它来了(用多媒体播放“松鼠”),看完之后,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刚认识的这位朋友,说说你最喜欢它什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8: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