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五年级下册《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
范文 | 五年级下册《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27页的例3、例4和“练一练”,练习五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它们的公因数。 2、使学生学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 掌握在100以内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边长6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经历操作活动,认识公因数 1、操作活动。 ⑴先让学生用边长6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分别铺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再提问:哪种纸片能将长方形正好铺满? ⑵交流: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 ⑶1、2、3、6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⑷4为什么不是12和18的公因数? 揭示: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是12和18的公因数。 二、自主探索,用列举的方法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自主探索。提问:8和12的公因数有哪些?最大的公因数是几?你能试着找一找吗?学生自主活动,在小组里交流。可能的方法有: ①先找出8的因数,再从8的因数中找出12的因数。 ②先找出12的因数,再从12的因数中找出8的因数。 2、明确8和12的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是4,指出:就是8和12的最大公因数。 3、用集合图表示。出示相交的集合圈,让学生把8和12的因数分别填在集合图中的`合适部分,再看图说说各自的想法。 4、完成“练一练”重点让学生操作与填空。 三、巩固练习,加深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认识 1、练习五第1题。 填好后让学生看图说说15和20的因数分别有哪些,公因数有哪些,最大公因数是几? 2、练习五第2题。 3、练习五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具体说说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4、练习五第4题。 先出示第1组数,让学生判断,并说说是怎样判断的。然后完成先面几组。 5、练习五第5题。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并说说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 四、全课小结 提问: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怎样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引导:你还有什么疑问?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