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年级语文下册《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 |
范文 | 关于三年级语文下册《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三年级语文下册《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语文下册《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1一、 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出示杨梅的图片)师:同学们,老师课前让你们查阅了杨梅的资料,谁愿意起来分享一下你的查阅成果。(生分享) 师:同学们查阅的非常仔细,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家王彦鲁一起,走进如诗如画的江南,一同去品味他的故乡的杨梅。一起学习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 初读感知,归纳文意 1、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故乡的杨梅的? (生读课文) 2、生汇报,师板书:杨梅树,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 三、精读课文,习得方法 1、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杨梅树的,(出示杨梅树的图片)谁起来读一读。(指名读) 通过作者的描写,你体会到这是一颗怎样的杨梅树?(旺盛,生机勃勃) 是啊,在作者眼里,杨梅树多像一个树娃娃啊,让我们带着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一起再来读一读,注意要读出杨梅树旺盛的生命力。 2、我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杨梅树在快乐的成长,充满了生命力,那如此旺盛的杨梅树结出来的杨梅果是什么样的呢,我们通过最开始的总结知道作者是从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这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的 现在请大家赶紧读一读课文4—6自然段,看看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分别是什么样的,小组合作,找出你们小组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小组交流(出示课件) 生读课文,小组交流。 3、小组交流 ①、那个小组起来说一说你们喜欢哪个自然段(生汇报第五自然段) 师:杨梅的颜色有什么样的特点?(由生到熟,颜色由浅到深) 作者是用什么方式知道这些特点的?(观察和品尝) 是啊,这诱人的杨梅惹得我们也好想去品尝一下,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②、还有哪个小组起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成果?(生汇报第六自然段) 师:杨梅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又酸又甜,甜津津) 吃多了还会倒牙,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品尝一下这又酸又甜的杨梅吧(生齐读) 哪个小组再来汇报? ③、小组汇报第四自然段 杨梅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长着小刺) 找的特别准确,这是从整体上描写杨梅的大小,接下来作者还详细写了杨梅的什么?(刺) 对,谁起来读一读,杨梅的刺是什么样的?(生读) 刺是杨梅的一部分,这是从局部写杨梅的'外形特点。 为了把杨梅的外形写清楚,作者运用了从整体到部分的写作方法来描写,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生齐读) 同学们,你是否也有自己特别喜爱的水果,你的家乡盛产哪种水果?(生回答) 相信同学们也有自己特别喜爱的水果,你能像作者一样运用这样的方法来描写一下你故乡的,或者你喜欢的水果的外形特点吗? (生练笔)练笔结束,指名读。 同学们描写的都特别细致,跟作者一样,面对故乡的水果,我们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情,正因为作者热爱着自己的故乡,所以才写出了这么优美的词句,你看,老师创作了一首课文感怀诗。 四、 感怀创作,抒发情感 杨梅果,在江南,长满刺,圆又圆,颜色变,酸又甜,尝一口,回忆现,爱故乡,永难忘。 同学们,相信你们也可以像老师一样,用这样的语言写一写你的水果。 三年级语文下册《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2一、导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2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并学习了本课的生字。下面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生字的情况。(接力赛读卡片) 二、同学们读得非常好,现在谁来告诉老师这篇课文主要给我们介绍了什么?谁还愿意说一说? (生:介绍了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 三、你们想看看美丽的杨梅树吗?(生:想) (1)请同学们看老师出示的这幅图,想一想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给我们介绍了美丽的杨梅树? (2)请同学们自读这一段,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①狭长、四季长绿) 你还读懂了什么? (②甘露就是春天的雨水,③春天的雨轻轻地、④细细地) 作者把杨梅树当作人来写,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贪婪、吮吸)(伸展、欢笑) A、谁来说说贪婪是什么意思? (不知满足) B、婪吸呢?(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吮吸甜甜的果冻) 杨梅树像小朋友一样不知满足的吸取春天的雨水,它就会长得很茁壮,旺旺的。从哪一个词语中你体会到的:(欢笑) 作者把杨梅树写得很美,俨然一个可爱的孩子。 C、通过这一自然段的学习,杨梅树勃勃的生机和亲切可爱的形态仿佛现在就在我们面前,老师要把这种感觉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你们听听老师用什么语气来读。(喜欢,赞美) 谁敢跟老师比一比? 四、同学们读得很好,现在请同学们接着看这幅图 (课件挂梅) 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杨梅果又可爱在哪儿呢?请同学们默读4、5、6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杨梅果的可爱的。板书:(形、状、颜色、味道) (1)那么你们想先了解杨梅果的哪一方面 (形状) 大家都想知道杨梅果什么样?请姓齐读第四自然段,男生找答案,说说你们听懂了什么? (男答:圆圆的、小刺)(成熟前杨梅没小刺、又尖、又硬)师:杨梅没熟时遍身长满小刺,长熟以后那小刺让人感到细腻而柔软。这都是作者亲身感受到的,作者把这种感受写得很真切,在以后的写作中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方法。 (2)下面请同学小组学习5、6自然段,把学懂的问题讲给同学听,不懂的问题讲给老师听。 (生:杨梅的颜色先是淡红,然后深红,最后几乎黑了)出示句子请同学观察去掉几乎行吗?为什么不行?(生:因为杨梅果不是黑色)谁能证明杨梅果不是黑色?(因为请轻轻咬开它)现在请同学再看句子这样换行吗?(去掉先是、随后、最后)(没有把杨梅颜色慢慢变化的过程描写出来) (3)刚才的讨论你们还学懂了什么呢?(味道:甜中带酸)( 生:我们小时侯一次吃杨梅吃得太多,连豆腐也咬不动了。)作者把这种感受写得很真切,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谁来说说? (4)刚才是你们学懂的问题,你们不懂什么? (生:作者为什么要写杨梅树,他想说明什么?)作者的故乡在哪儿?杨梅是自己故乡盛产的水果,通过写杨梅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 五、同学们再看看我们还有哪个自然段没有学习?(第三段)齐读 这一段和上下文有什么联系?(联系上下文的作用)我们把这样的段落叫做过渡段。再看看这一自然段又和4、5、6、自然段有什么关系?(总分关系) 六、谁能按照这种总分的方法说说你喜欢的水果? 七、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的故乡在江南,通过写杨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同时学会了用先总后分的方法说说自己故乡的水果。 三年级语文下册《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学会11个生字并理解带有生字的新词。 (2)能力目标 继续培养学生概括语言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继续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价值观 了解故乡杨梅的美,通过对杨梅的喜爱,提升学生对热故乡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了解作者所写的杨梅的可爱,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的方法。 (2)难点 作者是怎样通过“可爱”来描写杨梅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文磁带,多媒体,以及各种水果图片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出示水果图片,请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如果有说到杨梅,直接要导入:没有提到的话,则教师自己指出自己喜欢的水果—杨梅。并且简要介绍杨梅:杨梅的产地,在我国的江南盛产一种水果——杨梅(投影出示杨梅果图)。这是一种圆圆的小果子,遍身生着小刺,果子是紫红色的,味道又酸又甜。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写杨梅的文章。(板书课题) 一、熟悉课文,认识生字词。 学生任务:认真朗读课文,朗读时,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本文的生字词:贪婪 吮吸 细腻 嘴唇 汁水 豆腐等,学生不但要学会认字,还要会写。通过熟悉课文的情况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些生字词,并且运用其中一些词语来组词造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字词,从而理解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课文的第几自然段是描写杨梅树的,第几自然段是描写杨梅的果实的? 生:第二自然段是描写杨梅树的,第四、五、六自然段是描写杨梅的果实的。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杨梅的? 按杨梅的各个方面来描写的。 根据这样的顺序可以将课文分成哪几个部分? 1//2//3456 四、再次品读课文,归纳段落大意。(重点讲4、5、6) 1、讲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开门见山地点出我的故乡所在地及我爱故乡的杨梅,在全文起强调、突出的作用)。在讲述作者“我爱故乡”、“我爱杨梅”和“我爱故乡的杨梅”,写出作者对故乡的热爱,通过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引申到学生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并且要激发学生的热爱故乡之情。 2、自学课文第二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指名读。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故乡的杨梅树是什么样子的?从文中勾画出有关的语句并理解。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一段写出了杨梅的结果时间,在全文中起到了桥梁的连接作用。) 4、自学课文四至六自然段(重点、难点) 出示自学提示:课文是怎样把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具体描写出来的? 课文第一自然段主要说作者的故乡在哪,也间接告诉我们杨梅的故乡在江南。 第二自然段主要描写杨梅树。在修辞手法上,这里描写杨梅树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比喻的手法更加形象的突出雨中的杨梅树的美。 第四自然段主要写杨梅的形状,这段把杨梅和桂圆做对比,生动形象地说明杨梅的圆是有独自特色的,浑身有小刺的。 第五自然段主要写杨梅的颜色。主要写了杨梅从结果到成熟的各个阶段的颜色变化:浅红——深红——变黑。从这个颜色的变化过程来看,从视觉的角度突出杨梅的颜色不是一直一尘不变的。 第六自然段主要写杨梅的味道,又酸又甜。本段是从味觉的方面来描写杨梅果实的,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告诉读者,杨梅的味道是又酸又甜的,不是其他别的什么味道。 总结,课文的中心句可以概括成: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惹人喜爱。 五、学习课文中的习作方法,仿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从课文中提取描写杨梅颜色变化的句子,我们大家一起来仿写一下我们家乡的橘子是怎么样的? 杨梅: 如: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用这句话来描写杨梅从结果到成熟过程中的颜色变化(出示变化图片)。 橘子:先绿色——黄中有绿——金黄色 …… (出示橘子从结果到成熟过程的颜色变化图片,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便于仿写) 总结:描写事物的关键首先要留心观察事物。 课后作业 1、仿写故乡的橘子 2、背诵课文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